各有各的算盤 歐盟預算擱淺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2月11日訊】(新紀元週刊304期,記者嚴海報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拖延未決,一直是世界經濟的觀盤重點。面臨財政撙節與經濟增長的矛盾,歐盟各成員國為維護本國的利益,互不相讓,導致此次峰會預算議而未決,再度透露出歐盟共同體脆弱的理念與運作。

如果美國預算協定不能得出結論,美國經濟可能會因財政懸崖(FiscalCliff)而大幅受挫,而放眼歐洲,歐盟也正飛速衝向一個預算懸崖。

經過兩天的峰會之後,歐盟各國對歐盟未來融資情況未能達成財政協定,11月22日和2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峰會,終以失敗收場。

歐洲各國領導人於11月22日在布魯塞爾會聚一堂,同歐盟高階官員們進行一系列雙邊會談。峰會的目標是為2014年至2020年預算達成協定。不過,誠如一位法國官員所形容的:在某些問題上,與會各國各不相讓,無法達成協定;但在另一些問題上,立場則有所改變。

撙節與增長的矛盾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持續三年,財政緊縮逐漸成為主要氣候。然而,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及一些歐盟國家堅持認為,歐債危機下新增預算能夠進一步拉動經濟成長和就業。歐盟及成員國的基本共識是既要緊縮也要成長,但在預算這一具體問題上的態度卻一分為二。

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提出約1.25兆美元備選預算案,德國希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削減1660億美元,英國則堅持應至少減低2580億美元,將預算降低至與目前相同的水平,法國同意應進一步削減范龍佩備選預算案,但其削減目標要比英德兩國少許多。

成員國之間爭搶利益

這次預算談判是成員國之間爭搶利益的體現。一方面,英國、丹麥、法國、德國、荷蘭等預算淨貢獻國要求預算緊縮,而波蘭、葡萄牙、西班牙、希臘、捷克、立陶宛等預算淨受益國要求保持或新增預算,這是歐洲「富國」和「窮國」為維護自身國家利益作出的選擇。

舉例來說, 法國、西班牙等國是共同農業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款項的主要受益國,因此激烈反對減少農業補預算,而許多東歐及南歐國家主要受益於區域融合政策(cohesion),因此反對減少落後地區補貼方面的預算。

法國早已不滿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 農業撥款在新提議中從5390億美元被降至4940億美元。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曾發誓要拒絕共同農業政策資金的進一步降低。

法國並不是唯一一個將自己國家利益優先考慮的與會國。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也斷然拒絕徵收新稅作為未來歐盟永久性收入,原因是英國對一個許多歐盟成員國已正式採納的新金融交易級別持有敵意。英國認為此級別會破壞倫敦金融城(the City)商業活動。

英國對歐盟的強硬與疏離

卡梅倫也拒絕修訂英國從歐盟獲得的特殊返款,這筆款項每年高達35億美元。這是1984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以獲得農業補貼過少為由為英國爭取到的。但如今英國的對手們抗議此返款不再合理。他們認為,英國給予歐盟的款項少於返款額。卡梅倫的強硬,以及英國政府發出警告將斷然拒絕任何不履行英國其他要求的歐盟預算,導致法國在《世界報》(Le Monde)頭版刊登一篇標題為「歐洲成為英國的人質」(Europe, Hostage to the British)的文章。

此外, 法國及其支持者也因瑞典、奧地利、荷蘭和德國從英國退稅中獲得退款而憤怒。法國政府每年支付這些國家所得102.5億美元退款的一半左右。不出所料,德國由金融利益所驅,強硬反對修訂或廢除返款計畫,讓自己和英國因此變為尷尬盟友。

近幾個月來,英國國內有關歐盟成員身份對英國弊大於利的辯論呼聲漸長,卡梅倫充分利用其來呼籲英國脫離歐盟。他與試圖推動更高度整合聯邦歐洲的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立場南轅北轍。

英國日益高漲的反歐盟情緒支持了卡梅倫對歐盟預算方針。此舉也讓默克爾被夾在對歐洲警覺的英國和對歐盟充滿熱情的法國之間。她認為法國是一個即使在債務危機中也揮霍無度的國家。因此,默克爾在預算戰鬥中的手法是宣導英國所要求的財政撙節政策,而同時也不疏遠其鄰國、貨幣合作夥伴和同樣支持歐盟的法國。德國已將財政撙節政策強加於債務纍纍的歐元區國家。

歐洲共同化進程中的矛盾

這次預算談判突顯出危機背景下歐洲共同化進程中的矛盾。大多數歐盟領導人認為歐債危機的根本解決辦法還在於更深層次的一體化,還需要成員國團結致力於歐洲共同利益,然而在預算這樣的現實問題面前,大多數成員國又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鑑於上述原因,范龍佩之前提出的預算規劃草案難以取悅大部分成員國,涉及農業補貼的750億預算裁減引起不少爭議。對此范龍佩感到左右為難,甚至沮喪地說「還好這樣的預算談判每七年才舉行一次。」本次峰會上讓他和27國領導人單獨會談也是從未有過的特殊安排。

倘若本次峰會談判失敗,歐盟首腦還有一年的時間繼續協商,倘若直到2013年底還未能達成一致,2014年的預算只能參照上一年的標準,附加2%的通貨膨脹率。

法國總統奧朗德峰會後仍表樂觀。他表示:「雖然這次的預算案未能獲得共識,但至少會議已取得『進步』的過程。會中沒有出現威脅和最後通牒的言論,我和默克爾總理都同意, 這樣的會議結果更好,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在未來取得大家想要的協議。」

與美國不同的是,歐盟即使不能達成預算協定,也不會被推下財政懸崖。如果沒有2014年至2020年預算,2013年預算額將以每年2%的通脹率進行增長。但此備份選項不會使任何歐盟成員國滿意,並且只會讓它們的國家立場變得更強硬。更糟糕的是,這表示歐盟無法執行最基本的集體運作程序之一,或許這會將歐洲聯盟這個理念推下懸崖。◇

本文轉自第304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歐盟峰會通過ECB監管銀行
歐盟峰會未談援西 歐股下挫
歐盟高峰會前 歐元漲
歐盟預算峰會拉開戰線 意見分歧待整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