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五大特質

人氣 17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成功絕非一蹴可幾,也不只是簡單的辛勤工作而已,應該還有其它許多意想不到的人格特質。

美國venturebeat網站最近與全球成功人士訪談後歸納出如下五個成功者的特質。

1.打破成規的勇氣

暢銷書《一週工作4小時》作者蒂姆.費理斯(Tim Ferriss)經營一家線上運動營養公司,他了解到如果他依循產品出貨後12個月才能拿到現金的行規,他的公司可能就會有生存的問題。

他說:「每個人都遵守這個行規,我了解我這麼做將會引來災難和財務的困窘,因此我堅持預付。沒有人做過預付。我想這是我的運動營養公司能存活下來,而許多其他公司在初創時期就倒閉的原因。」

對於很多人來說,脫離常規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在學校和家裡的教育都說要遵守規矩。這需要認知上的轉變:許多事情都是可被挑戰的。

您必須自問:為何要遵守行規?如果答案是「大家都這麼做」時,不妨參考費理斯的做法。

2.非理性水平的承諾

榮獲六次世界拳王頭銜的舒格‧雷‧倫納德(Sugar Ray Leonard)在小時候上學時,他的手足和朋友都會搭承黃色的校車,但他拒絕搭車。當校車駛離後,他換上球鞋,一路跟在校車的後面跑著上學。

倫納德說:「其他的小孩認為我瘋了,因為我會在下雨和下雪時跑步,我一點也不在意。我這麼做只是想要比下一個傢伙更好,我想要比所有的傢伙更好。」

在他那個年代,大家都習慣於及時行樂。但倫納德卻展現出了長跑的毅力,願意接受長年付出但可能沒有回報的投資。

是的,若要成功,您必須在看不到隧道盡頭曙光前仍然熱情地承諾和付出。要記得,倫納德現在是史上最強的拳王,當他追著校車跑時可能還沒有想到「拳擊」這個玩意兒呢!

倫納德的故事告訴我們:別人認為我們不理性的時候仍要堅持。不理性的承諾才會產生不理性的成功。

讀者不妨自問:您所從事的工作會讓您興奮到激起願意做出不理性的承諾嗎?如果您也願意像倫納德一樣追著校車跑,您已經向成功之路邁進一步了。

3.渴求解決問題

索尼影業娛樂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前執行長彼得.古柏(Peter Guber)在20多歲時受雇於哥倫比亞影業公司,他當時了解到製片廠的老闆選擇導演的方式很古板──聽從耳語,而不從真實的資料中篩選。

他找到一個跟辦公室牆壁一樣大小的布告板,將好萊塢所有導演的相關訊息以矩陣的方式貼到布告板上,做法類似現在的維基百科。

然後,他的布告板消息傳開了:古柏這位年輕小伙子的牆上裝滿了每一個導演的消息。

古柏說:「它成了一個讓人們知道我願意求新求變的工具。它讓我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也讓我擁有更多的現金做更多的選擇,」

「我是在一個總是需要解決問題的行業。這就是它奏效的地方。」這個特質也讓古柏在短短三年的時間爬到了哥倫比亞影業公司製片部總經理的位置。

古柏的例子啟示我們:只要願意接受風險、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並創造附加價值,您將在職場生涯中獲得巨大的回報。

4.想做更多事情的幹勁

微軟中國線上服務總經理齊魯(Qi Lu)說:「上大學時期,在睡眠上所花的時間真的開始困擾我,我想看的書這麼多,想做的事這麼多。我感到,就好像對人類來說,我們20%的時間都浪費(在睡覺上)了。」

為此,他透過適時地用冷水淋浴和每天跑步3英里,來調整自己身體的功能,讓他每天只睡4個小時,如此一來,他每年多出了兩個月的工作時間。

5.強烈聚焦於人際遊戲

美國知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在高中畢業不久後,他花在大學的時間減少,和好萊塢圈內人士交往的時間增加了。

他的好友沙爾(Don Shull)說:「他總是常去桑尼(Sonny)和雪兒(Cher)的地方。」斯皮爾伯格在寫給沙爾的信中說,他可在片廠直接接觸到導演和好萊塢的明星,然後邀請他們去午餐。當時,他還是一個19歲的青年。

麥克布萊德(Joseph McBride)在斯皮爾伯格的自傳中寫道:「斯皮爾伯格安排他的上課時間表,好讓他每週在大學只呆三天,其它的時間去觀賞電影拍攝,並試圖做一些有用的接觸,」「他經常晚上在片廠辦公室過夜,他在那裏留了兩套西裝,讓他隔天清晨看起來不像是在辦公室睡過覺。」

製片林可(William Link)說:「史蒂文很早就知道拍片不只是拍攝──它是一個人際的遊戲。而他遊戲玩的很好。」斯皮爾伯格的故事告訴我們:建立人際關係與「網絡」無關,而是要結交朋友和聚焦人群。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吳敦義:公關成功政策才能成功
成功之道 臉書女營運長:眼淚
成功人士的9個行動法則
加首位華裔總督:我能成功 其他移民也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