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26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周日的《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我是林雲。
據美國商務部9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申請美國簽證到美國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猛增了48%。美國商務部甚至為此在中國增加超過50名簽證官的職位。面對著美國向中國日益敞開的大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要走出國門來美國看一看。
那麼除了來看一看美國的這些風景名勝、人文景觀,來休閒、購物之外,您還能夠看到哪些中美之間的差異?如何能讓自己的美國遊不虛此行?除此之外,如果您有更進一步的考慮,比如說考慮到孩子的留學問題,在美國投資、移民的問題,甚至是在海外買房地產這樣的問題,那麼來美國旅遊是否能得到這方面的幫助呢?
我們將在今天這一小時裡邀請資深的業內專業人士、評論員跟您共同探討這一話題,如果您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有任何的疑問和問題,歡迎您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646-519-2879,如果您是剛剛來過美國旅遊的,也歡迎您打我們的電話和我們的觀眾朋友一起分享您來美國的一些觀感。
我們先來介紹今天的兩位現場嘉賓,他們是大家熟悉的資深評論員杰森博士和竹學葉博士,二位好。今天還有一位在線上的嘉賓,他是加州的高端旅遊服務業者David先生,David您好。
David: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知道隨著今年初奧巴馬調整了一個關於簽證的行政命令之後,來美國旅遊的國際遊客今年大幅增加,特別是中國大陸,剛剛公布的數字是不是上半年就增加了,還是預計比前年會增加48%的遊客量?是不是美國政府剛好看到中國有這種需求,中國人都想出來美國看看,而美國奧巴馬政府剛好抓住了這個機會來刺激經濟。
杰森:是,畢竟美國旅遊業是美國現在少有的幾個上升的工業,美國旅遊業每年大概會帶來1萬億的產值,解決了大概700多萬人的就業,而且這樣的產業每年還以7%的速度在增長,所以在製造業還不能完全承擔未來美國發展引擎這樣作用的時候,旅遊業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主持人:它起步比較快是不是?
杰森:不是,它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而且是無煙工業,而中國現在是美國旅遊業發展最主要的動力之一。大家知道歷史上中國人到美國簽證非常難,從去年開始整個放寬簽證政策,不管是北京、上海當地居民,你只要是旅遊,個人旅遊,隨便都可以來美國,不需要邀請信等等。
而且現在出來一個政策,你只要來過一次美國,連續4年都免簽證,可以再到美國。所以2011年中國人來美國旅遊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10萬,今年又超過預期的增長了48%,預計到2016年人數遠遠會突破300萬這樣的數字。
主持人:這個人數肯定還會上升。我們知道現在中國有錢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了解來美國一趟一般的旅費在2-3萬之間不等,就說能夠消費的起的人數到底有多大?之前奢侈品的消費,中國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這個比例到底有多大?
竹學葉:這個比例我想很難說,但是從我自己觀察的情況,華爾街附近也好,中午的時候中國人的面孔非常多。
主持人:您是在附近上班?
竹學葉:對,我在附近,所以經常看到,就很感概,在我們大學畢業和工作的時候,那時候去美國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需要很多錢嘛,這是一個。還有就是說你簽證很難,那時候最困難的就是你來不了,有的人有錢也來不了;現在你能來了,但是我發現那些人就是匆匆忙忙拍一張照片就走。
有一次我在商店買東西,我前面站了一位女士,我覺得就一位我就排隊,她花了40分鐘結帳居然都沒有結完,我排了40分鐘我也不好意思,想換,我覺得總要完了總要完了,她就一會兒加一點,一會兒加一點,我覺得那個卡花好幾萬都不得了。就是這些人買東西不論價錢,所以很多旁邊的人都側目以視,這個人怎麼這麼有錢啊!
所以我的感覺就是現在你跟美國的一些朋友談起來就是中國人有錢,中國人太有錢了,買房子、買地、買奢侈品,當地人是不敢買的,很少人買的起的,這些人就是不眨眼。
杰森:當然這個事我們是這樣看這個問題,最近西南財經大學出了一個中國家庭財政報告,這個報告提到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雖然宏觀說中國人個人收入的20%是存到銀行,但是事實上有55%的家庭是入不敷出;但是高端的,就是10%的家庭他的收入60%存到銀行,而銀行裡頭75%的錢是上面10%這個家庭的,這個是官方的自願調查,貪官肯定不算進去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個什麼現象?從這個調查你可以非常清楚,官方門面上的收入可以看到,大約有10%的中國人現在錢花的出去,或者說有足夠的錢。
主持人:錢太多了。
杰森:這個數量多不多呢?其實是很畸形的數量。
主持人:10%,對中國這個基數是10比1。
杰森:但是1億的人就是很大的數字了,基數很大。
主持人:所以美國的奧巴馬很高興。
竹學葉:最近就是中國官方統計出來的,那個旅遊局長公布出來的數據,來美國旅遊的中國人平均在美國的消費是7000多美金,所以這個數據你要把它放大到平均數的話,這個確實是不得了的數字。
杰森:平均國際上,美國平均是4000多,歐洲的話大概只有3000多,亞洲占比較多,但是中國幾乎在最高的那個人群裡頭。
主持人:我們有個問題來問一下David先生,就是您作為在旅遊業的資深人士,就是中國遊客現在大量的湧入美國,像你們的感受一定非常的深刻,那麼您覺得中國來的這些遊客當中,他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他們一般都分為那幾類?
David:根據我們的經驗,目前的話,從過去5、6年開始中國旅客到美國來,就像杰森還有竹學葉博士講的一樣,那麼按照我們的分類分那麼幾類,一類,他在中國大陸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相關的景點,那叫散兵團,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全國各地,那麼出於某一個興趣,選擇某一個點,叫散兵團。那麼還有一個就是屬於這種商務團、考察團或者參展團,這屬於大規模團。
主持人:屬於公務的。
David:對,公務的。對於比較有經驗的,在美國或者其它國家已經有過旅行經驗的客人,他們可能選擇美國的參團遊,是到美國來之後直接參加美國當地旅行社深度的參團遊,這個就跟中國的不太一樣。
主持人:那這個在中國是不是叫作自由行,還是自由行的概念嗎?自由遊。
David:這個算是自由行的概念,屬於一種自由行的概念。對於那些比如更有檔次的,經濟能力上更寬裕一些的遊客,他們願意選擇比如跟當地的一些旅行同業者,或旅行公司談一個個性化的旅遊,這樣的話屬於更自由的行程了。
主持人:他們的目標更明確,而且可能更有實力一些,是吧?那對於一般的遊客來講,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就說都有些什麼樣的目的?
David:對一般的中國人,很多時候是第一次到美國來,因為美國跟中國畢竟是有很大的差距,那麼很多人抱著各種心態到美國來的話,感覺很新奇、很激動,那麼他們很多人是想去觀察、去了解,到底中國跟美國有什麼區別?他們很多人抱著這種心態,不管他們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他們都覺得美國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國家。
儘管目前整個信息的開放,互聯網也好,書籍也好,或者電視、電影也好。但是美國畢竟是另外一個國度,跟中國很多的體制,文化也不太一樣的,很多人他們還是想了解生活、文化、制度、經濟、商業等各方面。
主持人:那實際上他們參加了這種旅遊團,甚至在中國就報名參加一直跟團,領著轉一圈。這樣子的話,他們能夠滿足這種好奇心嗎?真正能夠了解到中美之間的差異嗎?
David:這就是一個心態的失落,他們一開始的話他們懷著期待過來,那麼最後走完比如說15天或21天的行程之後,很多時候他們獲得的並不是他們想要獲得的這種文化的了解,他們更多獲得的只是景點的照相或者是購物,這個是大多數遊客心態的落差。
杰森:目前就是我自己也觀察到,包括我自己的親戚最近這一段時間他們來的很多,有些是參加中國的旅遊團,直接就從中國帶團過來美國。因為中國人現在通常有偏多、偏便宜這樣的概念,國內旅遊團就迎合這樣子,我帶你20天帶你遊三個國家,幾十個地方,類似於這樣的承諾。
主持人:覺得很超值。
杰森:他說這太好了,太超值了!幾萬塊錢。其結果就是所有的時間都在上廁所,有人開玩笑說目前國內帶團到美國這兒的經歷是什麼呢?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小便,然後景點照相,回頭什麼也不知道。基本上他說的二十多天,其實大概十幾天是在車上跑來跑去的,這是一個現實。
主持人:而且體力付出非常大。
杰森:他說的,唯一的收獲就是對自己體力是個挑戰。
竹學葉: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和中國我們長期以來這種消費文化有關係,就是說大家都擔心我被騙了,所以我儘量多允諾一些,那我就是能得多少我就得多少,這樣就省得吃虧,所以多的一些地方,至少去了嘛!不然的話我連知道都不知道。
所以我想可能對於國際上正當的旅遊業應該是什麼樣,或者說我去旅遊應該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應該怎麼樣能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是說允諾一下去看了就能達到的。
所以剛才David講的,可能作為這個行業應該有它自己的特點,而很多中國人可能對旅遊應該規範的一些東西並不是很清醒或者清楚,所以有可能落差這麼大,我去了美國好像我把美國就了解了,結果回來以後就發現只有幾張照片,還不記得在哪兒拍的!
主持人:我們再來請教一下David先生,就是說您是作為旅遊業者,您對現在這種現狀肯定是非常了解的。但是我看您是屬於從事高端旅遊服務這樣的一個業者,可能區別一般的導遊啊、旅行社呀,就是說您覺得這種情況從您的角度來講,您作為導遊您會怎麼來做?
David:作為導遊的話,剛才我聽到竹博士講的挺有同感。我覺得我們實際上跟國際上的旅遊標準我們是有差距的,一般來講的話,作為一個旅遊有放鬆的旅遊跟文化的旅遊。放鬆的旅遊一般就是說以個人行為,以一種放鬆心境親近山水啊,比較放鬆的。
另一種旅遊是,一個遊客應該獲得的是對當地的人文、環境、歷史、自然,對它的文化、它的政治有一些比較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夠起到說我到一個國家、新的國度,我能夠了解一些新的,我在國內不知道的東西,這個應該是一個遊客獲得的東西。
對於我來講的話,要是我們的導遊都應該對美國有深入的了解,甚至在美國獲得過學位,對美國的文化、歷史、政治都能夠侃侃而談,能夠讓客戶在很短的時間內能夠了解美國的差異,不管是文化的差異、風俗的差異,還是政治的差異,理念差異等等,這樣的話他們不只是來這邊拍照、購物,甚至獲得很多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收獲,這是我在我這個圈子內或者我的公司內能夠獲得的。
主持人:但是一般的導遊,我知道他們也許有一個標準的,就是到了哪個景點應該介紹些什麼內容,但是他們通常所介紹的內容,作為遊客來講,他們可能之前在網上搜尋一下,做一些研究,他可能都能獲得這樣的知識,這就是一般的標準了。那其實可能對遊客來講,是不是也就滿足了?他就是到哪去這些也就夠了?
杰森:其實我自己旅遊的感覺是什麼呢?事實上看這個地方的人文景觀,這個當然是旅遊的目的之一,但是現在互聯網有這個Google Map等等這樣的軟件,其實僅僅那個照片那個樣子,你在中國也能看得到。我倒感覺這個旅遊實際上能帶給你最有意義的東西就是你真正的深入了解這個社會。
某種意義上講的話,當然你來美國你可以看到美國的天是藍的,但是除此之外,美國人是如何生活的這樣的一個方式,其實我覺得對於我去一個地方旅遊我印象更深。比如我到歐洲各個地方,我更喜歡我自己能有機會到街上去走一走,甚至到各地的小店去買一點東西,去了解一下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這是我認為更有意義的一個旅遊方式。
主持人:可是對於很多跟團的來講很難實現。
杰森:這個就是看團怎麼做的問題了。因為由消費者決定市場,如果消費者有這樣一個需求,這個市場它會調整到那個需求。但是如果消費者普遍的都只是說,我跟你拼我去了幾個地方,我去了20個地方花了3萬塊錢,你去了15個地方花了3萬塊錢,雖然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我還是賺了。如果是這樣的心態,這樣的客戶,這樣的消費者,那當然會把整個中國到美國旅遊的這種現象侷限到這樣一個情況。
竹學葉:我覺得中國的旅遊消費本身可能還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時候,就像我開始從農村到城市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我要到城市裡邊去了解什麼?我就是去看一看那有高樓嗎?高樓有多高?對吧?很多人到美國就看,他就覺得這地方是什麼樣,我就看看什麼樣,可能他是最基本的一個想法。但是其實完了之後,他可能覺得這好像跟中國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我就碰到很多我這個朋友親戚說,到了美國覺得跟中國沒什麼區別,還甚至沒有中國那個大樓高、新,所以美國好像顯得不那麼先進。就是說他這個東西就是看了僅僅是外貌。所以我自己的理解,和真正旅遊的目的其實是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旅遊本身不是說去跋山涉水,我看到東西就回家了,你在這個地方了解到什麼,對吧?和你在家裡面是想像不到的。
主持人:所以說對於旅遊業來講也都有一個慢慢走向成熟的過程,所以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叫「有深度的美國遊如何實現?」那麼可能也想在這方面給大家有一些建議,歡迎您對我們這個話題如果有任何的興趣,和任何的疑問和問題,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646-519-2879,加入我們的討論。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視頻:【熱點互動】有深度的美國遊如何實現?(上)
視頻:【熱點互動】有深度的美國遊如何實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