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統計處涉嫌數字造假把部份失業人口隱形化

人氣 10

【大紀元2013年01月08日訊】 (法廣,香港特約記者 鄭漢良)廣受港府本身及國際機構援用的香港統計處的統計數字,根據明報獨家消息踢爆,居然涉及造假,特別在失業人口的數字上,涉嫌大規模造假,變相把大批失業人士「隱形化」,而且造假的做法在回歸後已經開始,持續了10多年。

曾多次發表報告質疑官方失業統計數據不準確、尤其低估婦女失業率的中大社會科學系教授黃洪估計,僅被隱埋的失業婦女可能有1萬人。

明報的記者過去半年訪問了統計處3名前線統計員,她們均表示,統計處每月做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大約有多達一半前線統計員涉嫌大規模造假,透過刻意「少問問題」以節省時間來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調查失業人士時,每每私自在問卷中,訛稱失業人士無意重返勞動市場,變相把大批失業人士視作「隱形」。

針對有關的造假報導,統計處指出,處方會按既定程序抽出至少5%的完成個案復檢,以確保數據質素,但未有提到過去的復檢中,有否揭發調查員造假。但接受訪問的港大、中大及城大3名學者,則對失業率數據的準確度有不同程度的懷疑。

報導指,統計處在香港設有多個辦事處,分別位於北角、灣仔、紅磡、新蒲崗等地,過去半年該報先後5次訪問了共3名統計員,她們來自其中3個不同辦事處,這3名不願披露真實姓名的統計員(化名A、B、C小姐),當中兩人明確承認試過「吹數」,也即透過造假,刻意減少提問來節省時間,原因是其他統計員都吹數,若她們不吹數,按每日須填寫的「工作記錄表」系統(time-log sheet),她們的工作表現便會遜色於人,年終評核會受影響。

報導引述A、B、C小姐表示,「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工作快慢,會影響「工作記錄表系統」中的表現,簡言之,問卷訪問時間愈短,愈有利本身的工作表現。她們表示,超過一半統計員會在調查時造假,「剩下不造假的,都是比較膽小或不求升職的同事」,造假問題並已持續了10多年。事實上,該報記者發現早於2010年已有統計員在網上論壇炮轟,聲言許多統計員都「瘋狂跑數」,甚至「吹數」。

A小姐稱,處方相當重視失業數據,故問卷有很大篇幅涉及失業問題,如受訪者是失業人士,上司必定會復檢,所以變相令調查員有誘因避開失業的問題,節省時間和避開復檢。她說,要隱瞞受訪失業者無意重返勞動市場,關鍵是在「不能在7日內隨時返工」這條問題上造假,「如果要吹數,統計員便會私自填寫這失業者未來7日『不能「返工」(上班)』,然後訛稱受訪失業者因只想當家庭主婦,或因生病、退休等原因而脫離勞動市場」,便可大幅減少追問問題,因為失業者若表示未來7日「能夠返工」,繼續留在勞動市場,便要再問多12條問題,會很花時間。

報導引述中大社會科學系教授黃洪表示,真實的女性失業人口,許多都沒包含在官方數字內,其實「學術界個個都知,都有懷疑」,而統計處員工如果集體造假,則印證了學者們的判斷,「很多失業人口變成家庭主婦,的確會令失業人數看起來少了」,他估計僅被隱埋的失業婦女可能有1萬人。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認為,調查員上述的反映,極有可能是事實,對處方的專業操守感震驚,因政府制訂扶貧、人口等政策,以至學者研究社會問題,均依賴統計處數據。他續稱,國際組織亦有賴統計處數據分析本港情況,加入造假屬實,是國際層面問題,政府有必要徹查。

(責任編輯:沈玉清)

相關新聞
香港失業率驟降至4.3% 惟青少年失業續惡化
香港失業率連3季維持4.2%
經濟改善 香港失業率降
失業率回升 香港青年求職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