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民眾熱議海歸教授被非正常政變式解聘

【大紀元2013年12月24日訊】聖誕節前夕,中國蘇州大學特聘教授、企業創新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潔林博士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海歸教授被浙大非正常解聘,一場微型政變?引起海內外科技人員的極大關注,人們發現,誰要是相信了中共,誰就會受騙,因為中共從來就不講法制,也從來不遵守承諾。中共從上到下都把自身利益放在民眾利益之上,哪怕是那些想對國家、民族做貢獻的人,一旦觸及到中共特權階層的關係網,也同樣會淪為犧牲品。

下面是文章的節錄:

  最近,和朋友們在飯桌上談的熱門話題是中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管敏鑫教授被浙江大學非正常解除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職務的新聞。中國青年報對此事有過兩篇詳盡的報導,故事的梗概基本上是這樣的:

  管敏鑫教授於2011年1月受聘為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任期四年,他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也作為首席科學家成功獲得國家「973」重大科研專項。歸國之前,管教授是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根據管教授於2013年10月26發佈的述職報告,他在浙大任期的近三年時間之中,在學科建設、引進高端人才、學院科研經費增長和科研成果產出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在2013年11月他被突然中止院長職務。據報導,他突然去職是由於學院部份人向上級遞交了「舉報信」並推動非正常程序,這部份人似乎在管教授擔任院長的這幾年有被邊緣化的跡象。

  從目前管教授的非正常去職,大家又談到了2009年從美國西北大學回國、加入浙江大學任教的塗序新博士自殺的事件,在座「海歸」「海鷗」們的不安全感顯著升高。一位海歸學者說:這種有明確聘書的國家級專家與學校的契約都不算數,那麼一般人的權利就無法保障了。一位目前在中國和美國都任職的「海鷗」說:本來我還在考慮是不是全職回國,眼見發生這種事,我肯定不會回來了,準備回國的人要慎之又慎,回國前要把後路留好了,萬一被耍了,還可以「歸海」。還有一位與管教授熟悉的「千人計劃」教授說,管教授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回國後在團隊建設和科研方面做得很出色,浙江大學在這個事件中表現出的傲慢和不公正讓人心寒。

  我就此事打電話詢問了新聞主角管敏鑫教授,他所陳述的該事件始末與中國青年報所報導的內容差不多。他還說,學校相關領導對他這幾年的工作成果是肯定的,校方解釋說這個去職決定是為了維持學院「穩定」,而無關「是非」。這種做法和邏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方面他認為學校的正式聘書應該是一份法定合約,但居然一文不值;二是高校裡居然有人靠「鬧」就可以讓一個機構癱瘓,而上級卻被這些鬧騰的人牽著鼻子走,把做實事的人無情地趕走。

  一位歸國超過十年、目前在高校擔任行政職務的學者(他不認識管教授)認為,事情演化到這個局面與新海歸水土不服也有關係,歸國不久的人對中國複雜的人事關係缺少瞭解,如果立刻擔任行政職務,大部份人都可能力不從心。他說,中國高校的院長、系主任權力比國外的高校要大,同時上級、下級和同事對他的期望也更高,再加上那些在這個交替過程中權力旁落或利益失去者的不斷挑戰,日子不好過。一些海歸的誤區是太注重硬指標,而忽略與同事的溝通,急於推動國際化而忽略原有規章制度背後各方的利益牽制以及人們的心裏承受力。國內每個地方都是圈子裡有圈子,錯綜複雜,要改變很難,一不小心就捅了馬蜂窩。學校比較明智的辦法應該是為新團隊搭建新平台,而不應該讓新老幾撥人混在一起纏鬥不休,耽誤大事。

    「那您現在打算怎麼辦呢?」我問電話那頭的管教授。「我從美國連根拔起回到中國,這事發生後讓我對這些人的任何承諾都不敢再信,現在還沒想好怎麼辦……」他的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透過短暫寂靜的無線電波,我感受到一份茫然和沉重。管教授加入浙江大學不是單純的職業聘用,是一位懷著報答母校之情的校友的回歸。學子們對母校的情感類似「初戀」,帶著純情和衝動去愛校園、愛老師,愛曾經的小夥伴們以及已經逝去的青春歲月,而渾然不覺物是人非,因此這樣的事發生也格外令他們震驚和受傷。

  放下電話,我在想:中國能否從圈子社會過渡到契約社會?科學的幽靈已經來到中國幾百年了,它會真正在中國扎根常駐嗎?我們的科學家除了接著玩祖傳的權力鬥爭遊戲,能否也掀起一場真正的科學革命推動人類進步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