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友憶逝去的海歸博士涂序新

人氣 111
標籤:

【大紀元11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健美國南加州採訪報道)目前在美國西岸某知名大學做博士後的高山(化名)和不久前跳樓自殺的浙大海歸博士涂序新是清華大學的先後同學,在清華校園裏曾經有過一面之交。對於涂博士的死,高山表示十分惋惜。

雖然和涂序新並不十分熟悉,可是高山肯定的說:「這個人很聰明。」「他當時在他們年級至少排前幾名,讀了法律系的雙學位。」高山說,當時水利系的一些同學很想再讀一個其它更熱門的專業的學位,但成績不好是沒有機會的,只有成績最好的幾個同學才能在其它系再讀一個學位。涂序新能讀法律系雙學位至少說明他是他們年級的前幾名。「一般人學工科就累得夠嗆了,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從網上看到涂序新自殺的消息,高山覺得十分可惜。「這個人很聰明,在美國又是名校,博士和博士後都是名校。」高山說,涂博士發表的文章雖然不多,但做得很好,是這個領域最新的研究方向,國內估計也沒有人能做。「所以無論是科研水準啊還是背景,都應該是很適合做研究、很有潛力的一個人。我覺得很可惜!」

對於涂序新自殺事件和國內學術環境的關係,高山審慎的說:「不知道,太複雜了。」「每個大學都不一樣,只有到大學裏面有親身經歷才能懂,否則的話,潛規則你是不清楚的。」

2008年拿到博士學位的高山曾經考慮過回國發展,也曾經嘗試過聯繫了幾所學校。可是他發現,就他的個人經歷而言,國內目前的學術環境似乎並沒有像宣傳的那樣歡迎歸國留學生。「他們當時還算熱情,可是後來就不行了。具體操作起來的困難和阻力很多。」

這似乎和他出國前的情形大不相同。「那時候,回國的人少,國內學術界發現和西方學術界存在差距,還比較看重『海歸』的學術水準。」「現在一個是回去的人多,再一個是他們搞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和國外不同,更注重實際工程效益,畢竟每個人都要賺錢嘛。」

有人認為,海歸受重視程度降低說明大陸高校的學術水準和國際領先水準的差距在縮小。對這種說法,高博士持保留態度。「我自己感覺差距依然很大。因為你不能看文章數,有些很牛的人就幾篇文章,有些人寫了一、二十篇也不行。國內的人按照文章數來衡量,認為(和國外的學術水準)差不多了,甚至已經超過了。我覺得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
中國副教授:國內學術界和國外大不一樣

【大紀元記者李健採訪報道】曾在美國訪學一年的中國南方某高校副教授陸方(化名)接受了本報的書面採訪。下面是陸方對涂博士事件的看法:

陸方說:「涂博士之死,推遲一個月才見諸媒體,死因是個謎。現在來看,把它歸諸某一個具體單一的原因,恐怕都不合適,這是整體的不適應。」

「作為一位年輕的大學教師,並在美國呆過一年,我推己及人,認為,中國的社會環境並沒有給一心向學的年輕人創造好的發展環境。我的學生那一輩,他們如出身貧寒的話,將很難生存與發展。中國公共資源的配置,包括學術界和教育界,受權力太多的干預,如無門道,實在難有所獲。」

陸方說:「我不想把涂之死完全歸結於浙大,或完全歸結於學術環境,但涂在遺書中對中國學術界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我等在其門,體會很深!職稱評定有硬槓槓,文章、課題、專案、著作都有硬性的要求,但學術刊物掌握在人手中;課題、專案掌握在官員和所謂專家手裏;出書要錢,錢也掌握在人手裏,評審的時候也要評審委員會成員首肯——總之,「人」說了算,這些人構成一個圈子,學與官勾結,任人唯徒,唯親,走關係,跑後門,所謂的學術標準和規範,只是掛在嘴邊的說辭。整個社會道德淪喪,人心散失,唯利是圖,這是問題的根本,學術界亦不能倖免。涂博士之死,不僅顯學術環境之一斑,也顯中國道德風尚之一斑!」

對於記者的問題,美國學術界和國內學術界最大不同是什麼,陸方說:「最大的不同是,美國按規矩辦事!遵守遊戲規則!美國學術界的立法者是專家,行政權力侵佔學術界的空間極其有限,專家無需趨附於權力,因而能堅守自己的原則。中國行政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得以到各個領域尋租,尤其在社會普遍信仰闕失的時候,這種尋租又進一步使社會環境惡化,摧毀人心。」

陸方最後說:「中國的經濟日益發達,老百姓生活也有大的提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單靠經濟的發展未必能建構一個健康的社會。經濟發展所滋生出來的拜金主義,如果沒有民主和平等的社會制度進行制約,將會扼殺很多美好的東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什麼「病」使浙大海歸跳樓?
海歸還是不歸  中國留學生熱議
涉殺害曼哈頓女屋主 兩占屋者被控謀殺
親哈馬斯學生扎營抗議 哥大校長要求警察進校園清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