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陳德霖警告港人負債高

熱錢短期續進出香港恐釀通脹及資產升壓 憂樓市過熱 不排除有新招

【大紀元2013年02月06日訊】導言: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分析師哈茲尤斯(Jan Hatzius)5日表示,部分新興市場及亞洲國家的經濟有過熱跡象,例如香港及中南美洲地區,存在資產泡沫風險。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4 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會議時表示,全球投資者看好亞洲市場,相信資金短期仍會繼續進出香港。他表示,如果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及鄰近地區,將會造成通貨膨脹及資產價格上升的壓力。金管局會在適當的時候推出新一輪收緊措施。

自去年10月開始,資金持續流入香港,累計金額已超過1,000 億元港元,港匯僅錄得輕微回落,但實際上港元依然偏強。

繼前財政司長梁錦松警告樓市上升之勢隨時逆轉兩天後, 陳德霖再次預警,近月樓市重燃升勢,香港家庭負債去年底已升至生產總值(GDP)59%,接近2002年60%的歷史高位,意味市民負債偏高,一旦利率回升、樓價下跌,屆時就難以還債,造成金融風險。他說,金管局會在適當時候推出新一輪收緊措施。

港人負責高 資產泡沫風險大

陳德霖4日在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說,香港樓市過熱仍是金融穩定最大風險。他表示,現時本港極低息環境是受政策影響,不少市民兩三年前以低息承造按揭(房貸),負擔較小,但在長達30年的還款期內,利率不可能長期處於低位,提醒市民借錢置業千萬要謹慎。

據金管局的數字,在1.2兆元的總負債中,房屋貸款占8,889億元(74%),其餘為信用卡及其他貸款。1997年樓市高峰期時,香港家庭負債也只占GDP的48%。

他指出,目前本港樓價與市民收入脫節,成為本港金融市場的風險。若樓市上升周期逆轉,有關比率或會上升,因此呼籲小心樓市風險。

有專家表示,家庭債務占GDP比率逾五成,已屬偏高水平。有銀行貸款部主管表示,目前與2002年時期不同,當時處於高利率時期,而目前處於低利率水平,未來利率只會上漲,客戶還款能力會更吃緊。

傳言週五出手打壓樓市

近日地產代理界廣泛流傳港府將於本星期五宣布再出招壓抑樓市。但金管局尚未出招,由外滙基金全資擁有的按揭證券公司已率先出手,決定收緊按揭保險計劃,對個別被認為風險高的樓盤,主要是一手樓,不再提供按揭保險,令買家可借的按揭成數減低,增加入市難度。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則不評論星期五出招的傳言。傳言包括上調買家印花稅(BSD)至30%、購買第二套房額外徵稅5%、800萬元以上樓宇按揭成數減一成、第三套房停做按揭,及第一季推出一萬伙居屋超長樓花等。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柏志高星期一(4日)在立法會解釋去年10月推出的額外印花稅(SSD)時,指稅率5%已不足以抵消樓價升勢,因此有需要調高稅率及延長措施期限,此一說法被外界詮釋為可能會再出手。

但有地產界人士表示,若港府再度收緊按揭或加強印花稅等措施,短期對樓市會有一定打擊,但由於整體供應仍然不足,故措施最終難阻樓價上升。

從去年中開始,在環球量寬政策作用下熱錢氾濫,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金融市場屢創新高,資產泡沫日益膨脹。擔心歐債危機重燃,5日港股跟隨外圍急跌超過500點,是七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陳德霖表示,歐美日的財政及經濟結構失衡至今仍未解決。美國需解決公債問題及大幅削減開支的兩難局面,以中短期而言,將對經濟構成不少影響,令前景變得不樂觀。◇

相關新聞
熱錢湧入香港 金管局持續抑止港元升值
香港金管局:5000億熱錢流入香港炒作
熱錢湧入 香港未來一年樓價將再升10-15%
港金管局要銀行做壓力測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