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美媒:中共央行和銀監會就影子借貸內訌

【大紀元2014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遏制脫韁的信貸的努力受到央行跟銀監會之間內鬥的掣肘,這兩個機構尤其對於到底要對所謂的影子銀行進行多嚴厲的打壓而爭吵不休。《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共內部消息說,央行擔憂銀行找到辦法將貸款從賬本上移除,並且對於銀監會不願意嚴厲監管銀行跟影子機構之間的交易而深感挫折。

央行跟銀監會之間的利益競爭

《華爾街日報》1月14日報導說,這種分歧凸顯了央行跟銀監會之間的利益競爭。央行負責整體金融穩定,而銀監會負責銀行領域。它們都沒有被清晰的指定權力管轄影子借貸,影子借貸是中國金融領域增長最快的部份,它們常常借錢給那些被傳統銀行視為太高風險的借款人,包括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和揹負著產能過剩的大公司。

銀行串通影子銀行炮製複雜的安排來規避借貸限制,使得中國經濟更加依賴於債務並威脅到它的金融穩定,中外經濟學家警告。

兩個監管機構之間的分歧在上個秋天加劇。銀監會準備宣佈一個嚴厲的新規,所謂九號條例。這個規定將通過嚴格限制銀行的表外借貸活動來嚴格控制影子銀行。但是在十月份在銀監會總部會議之後,銀監會大幅縮減了它的計劃,因為銀行家,包括一些國家最大金融機構的代表,抱怨新規將降低他們的資本水平和壓縮盈利,根據銀行高管透露。

央行欲收回銀監會權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央行官員擔憂,銀監會太過保護銀行,不願意採取足夠嚴厲的措施來規管它們。結果,央行在尋求收回某些它割讓給銀監會的監管權力。銀監會在十年前成立,分割了央行的某些職能。

「央行在作出一個強烈的推動,儘可能多的收回它的監管能力。」康內爾大學中國問題學者Eswar Prasad說。「央行強烈感到,如果監管事務僅僅由銀監會主宰,它可能不會被嚴肅對待。」

銀監會官員說,他們需要權衡銀行使用影子銀行機構逃避監管的潛在威脅跟嚴厲損害銀行盈利和減少它們的資本而造成銀行危機之間的利弊。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債務增長的速度堪比美國,韓國,歐洲和其他經濟體曾經的步伐,這些國家曾經發生借貸膨脹,然後泡沫破裂,產生大衰退。

借貸飆升的最快部份是影子銀行,它包括銀行的表外借貸分支,信託公司,借貸公司,保險公司,典當行和其他非正式借貸機構。據摩根大通估計,從2010年到2012年間,傳統銀行縮減了借貸規模,而影子借貸翻番達到36萬億元,或者說中國2012年GDP的69%。

重蹈日本覆轍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濱表示,「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將重蹈日本在90年代的覆轍。」 「風險不斷上升。政府不斷推遲結構改革。債務不斷滾動。這製造了一個個殭屍銀行和殭屍企業。最終它造成GDP疲弱,金融領域惡化。」

中共領導人完全意識到有太多的基礎設施支出,有太少的消費支出,他們試圖通過舒緩利率和增添存款保險來「再平衡」經濟。

央行沒有多少直接工具來對付影子銀行。相反,自從六月份以來,它推高了銀行在銀行間市場收取彼此的利率,這個策略是為了表外借貸活動和其他影子機構無法獲得信貸。但是央行的努力被廣泛批評為將市場拋入漩渦,利率飆升,就像六月份所作的那樣,當時利率短時間飆升到30%。利率在十月份和十二月份再次飆升。

緊縮式警告未對影子銀行產生效果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但是這些努力對於影子銀行並沒有產生太多效果。根據瑞銀數據,從2013年六月份到十一月份,新的表外借貸增長的速度跟2012年同期月份一樣。央行的策略「沒有效果」,清華大學經濟學家李稻葵說。「現實是,在過去幾年,貨幣政策相對緊縮,但是影子銀行已經變得更加流行。」

央行尋求通過領導所謂「金融穩定協調委員會」來剝奪銀監會的某些權力,根據接近央行的知情人透露。該委員會於八月份成立,用於對付影子銀行問題。

根據銀行高管和央行官員透露,上個月,國務院發佈107號文件,制定了一個監管框架對付影子銀行,並且要求該委員會在規管影子銀行領域方面扮演一個活躍的角色。同時,國務院在開會考慮建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這將賦予央行在監管銀行行為方面一個直接的角色。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