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六尺巷、仁義胡同

安徽桐城有一長百餘米寬兩米的小巷, 名叫「六尺巷」。據《桐城縣誌略》記載:清代名臣張文端公,桐城人,官至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

他在安徽桐城老家旁有空地,後來空地被鄰居吳氏砌牆占用,為此,兩家爭執不下。張家人於是傳書到京城,張公批詩於後寄回,云: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得書後,就撤讓了三尺,吳氏感其義,也禮讓了三尺,「六尺巷」便成了這條小巷的名稱。

無獨有偶,遼寧省的遼陽也有個「仁義胡同」,講的也是類似的故事。清代乾隆年間,遼東才子王爾烈在京城為官,曾任翰林院編修、內閣侍讀學士等。一天,王爾烈忽接到老家書信,拆開一看,方知鄰居趁他不在家,強占兩家中間的院牆。家中因此與鄰人發生爭執,就捎書來請他出面說話,讓鄰人退讓。

不久,家人收到盼望已久的回信,裏邊卻只有一首打油詩:

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主動往後退讓一丈遠,鄰人也不甘落後,也往後退讓一丈,於是中間出現了一條兩丈寬的胡同,成為來往行人的過道,這條過道就是現今遼陽城裏翰林府旁邊的仁義胡同。

「六尺巷」、「仁義胡同」不僅故事類似,連詩句都幾乎相同。類似的故事,不僅發生在東北、安徽。在京東平谷老城,也有條仁義胡同。故事的內容與遼陽「仁義胡同」相仿,而故事的主角,是倪尚書的親戚。倪尚書就是嘉靖丙辰進士、官至工部尚書的倪光薦。如果仔細考證各地方誌、民間傳說,肯定還會發現更多類似的故事。

在今天講究競爭、崇拜強者的中國社會,這種得理還讓人的寬容與謙讓,恐怕已經不為現代人所熟悉--尤其當人們已經熟悉,中共高官們為謀私利而靠強權拆毀無辜民眾的住房,隨意打壓民間信仰的時候。

其實,在中國正統文化被系統破壞之前,寬容與忍讓在幾千年的文化承傳中早已是中國人生命的一部分,它是「仁」、「義」、「禮」的一部分。這些故事簡單的說就是「仁義重於利」。

不過,要說「仁義重於利」,現代人可能都覺得很難相信,我們不妨簡單的說一說。古人講究「形神」,通俗的說「形」就是「形神」的「形」;「形體」的「形」, 下面我們都簡單說是「形」。

這個「形」是我們可以看見的這一切表面的事物形體,物質的表現狀態,物質的本身。我們的身體、樹木、太陽、大地、水、河流等。而「神」是內在,是事物能夠存在的根本和秉持。做為人,那就是人的德行、修養、道德、境界。所以,古人的學問也多重內在,如何修養等。

即便是認識事物、格物致知,或古代的科學、醫學,從「形」入手,但終究是探其內在根本,《易經》、五行莫不如此。對生命、事物的理解,也都重其內在和根本。

現代科學給我們帶來豐富多彩、讓人炫目的物質財富,其實也免不了對傳統文化全方面的衝擊和顛覆。現代科學本身就是在「形」上不斷地表面認識,從認識方法、工具都是這樣,都是在一切物體的表面物質上去鑽研、研究這個「形」的本身。

這就導致一個最根本的弊端,即人們變得只相信能看見的這個表面、「形」,眼見為實,看不見的當然就不相信了,只在這個表面物質中鑽研,技術、技巧也變的非常高超。

但也就使我們更加相信現實的東西、利益了,既然一切都是這麼現實,而道德、精神又都是虛無縹緲,有什麼重要呢?所以,現代人才變成這樣,也就是本末倒置的結果。古人重根本內在,所以古人更接近天理,這才是正途,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