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造敦煌(十)

從敦煌石窟看信仰與文化(3)

作者︰林潔心
font print 人氣: 166
【字號】    
   標籤: tags:

(三)神傳文化

莫高窟中那些刻畫神佛的雕像和壁畫,也反映了神傳的文化。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誡弟子,不但要傳播佛法,還要傳播文化知識。歷史上大多數宗教都認同神造人的觀點,只有近代的科學讓人相信人是從猴子變來的。

崇尚神佛的古人自然相信人是神造的,遵循生死輪迴。人要脫離苦海,必須修行,才能重回神的世界。

如果人是神造的,那人類的文化,有許多東西可能都是神傳下來的。人要信神,神才會給人展現奇跡。敦煌石窟的佛教藝術文化起源於一個修行者對佛的信仰,文化中自然帶有神傳的因素了。

敦煌佛教藝術其實是一部信仰和修煉的文化,佛教的傳入,對中國古老的道、儒半神文化影響很大,更加豐富了中國人的內涵。語言最直接體現文化的承傳,至今一些中文的成語和日常用語中,如果追其根源,都能找到佛教中神傳文化的痕跡。

(1)視死如歸

中國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帝王都非常相信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不是真實的生命。死後才進入另一個漫長的世界,考古發現的巨大地下陵墓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古人並不懼怕死亡。

榆林窟第25窟北壁《彌勒經變》中的「老人入墓圖」,描繪了老人在臨終前即進入事先已修好的墳墓,在這裡與世隔絕,安心修持,直至逝世,這樣就可以升入極樂世界。

《彌勒成佛經》中說:「若年衰老,自然行詣山林樹下,安然淡泊,念佛取盡,命終多生大梵天及諸佛前。」

現代的人由於受無神論的影響,已不信神佛,很忌諱死亡,提到死字都認為不吉利,所以會有對死亡的恐懼。

(2)天堂、地獄、輪迴

莫高窟的許多經變壁畫中,向人展現了美妙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許多中國人思想中天堂的來源,來自於佛經中的描述。

敦煌壁畫中僅有的一幅《寶雨經變》描繪了地獄的場面。作惡者死後入地獄,閻羅王據案審問,旁邊的差吏捧著文書,牛頭持棒押著惡人,前面有刀山、獄城,城兩角有狼,周圍有劍樹。此外,在敦煌壁畫保存的一幅《目連變相》中,也描繪了很多地獄的慘像。

佛教中的輪迴理念體現在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和生平故事中。佛陀前世的故事稱為本生故事,佛陀生平故事稱為佛傳故事。敦煌壁畫中最著名的本生故事有捨身飼虎、割肉貿鴿、九色鹿等等,佛傳故事有太子釋達多投胎、出家、修行、涅槃的故事。

中國人現在思維中的天堂、地獄、輪迴的概念都來自於佛教文化。

(3)音樂、歌舞、小說、戲曲

敦煌壁畫中保存了大量的樂舞、樂器圖像資料,吹、打、拉、彈及各種舞蹈,非常豐富。壁畫中的樂舞多用於禮佛,很多出現在佛的說法圖中,雖然聽不見聲,但卻能讓人感到場面的莊嚴神聖。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深遠。為了讓人理解深奧的佛理,佛經中記載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生動的比喻。為了傳播佛教,往往把佛經的故事演變為彈唱文學,或繪成書畫。

中國小說、戲曲的源起都與彈唱佛經有關。如流行戲曲「目連救母」的故事就來自於《佛說盂蘭盆經》。許多唐詩中都有佛教影響的印記,有的在詩中直接講佛理,如「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有起皆有滅,無暌不暫同」(白居易〈觀幻〉)。

從佛經演變來的變文眾多,彈唱也越來越世俗化,漸漸失去了神聖的內涵,人們也不再重視佛理的傳播。現代的音樂、歌舞蛻變成了人們享受、娛樂,小說、戲曲也變成了人們的業餘消遣。

(4)佛教語言和修煉文化

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修煉文化。現在寺院中「方丈」一詞,出自於唐代出使印度的王玄策,跑到維摩詰居士的故居丈量他的坐處,從而引進「方丈」一詞。

由於從魏晉南北朝佛教的傳入,到隋唐佛教的興盛之極,許多皇帝貴族都信奉佛教,並大力宏揚,敦煌壁畫中留下了許多高僧傳播佛教的故事,給後人也留下了豐富的佛教修煉文化。如康僧會江南傳教、佛圖澄救幽洲大火、人盡皆知的玄奘取經故事等等。

我們現在有些習以為常的語言風俗,也許就出自佛教文化。當代中國普遍的無神論觀點,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信仰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5)救人如救火

敦煌壁畫中,隋代有一幅最令人驚駭的畫面,整幅壁畫描繪火燒宅院,只見大宅起火,藍色的屋頂連綿扭曲,猶如閃電,黑色的火苗亂串。門外老人停下羊、鹿、牛三輪車,竭力呼叫正在火宅中沉迷作樂的孩子逃出火海。

《法華經》中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比喻眾生眼前的世界--沒有平安的地方,好像火宅似的。眾生就像火宅中的孩子,身在其中,不知危險,自得其樂。老人就像救人的神佛,焦急萬分,只等眾生覺悟,而門外的車象徵普渡眾生的法船。

這幅壁畫是中國俗語「救人如救火」的形象說明,發人深省,令人深思。

現在的世界,人們離神佛越來越遠,道德下滑,社會亂象,眾生卻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真猶如火宅中的孩子,不知讓救人的「老人」有多著急呢!

* * *

中國五千年文明就像是人類的大舞台,一朝一代走著過場,每朝每代都給人類留下豐富的文化。

敦煌石窟就像一個小舞台,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服飾,不同的文化,襯托出共同的信仰與追求,無數的能工巧匠,善男信女,無論高低貴賤,共同演奏著一曲讚美神的交響樂,融貫東西,氣勢磅礡,歷經千年,為人類留下神傳的文化。@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節, 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 、晏子勸景公勤政愛民
  • 李玨的父親開了個米店,以販賣糧食為業。李玨為人,正直勤謹,嚴守本分。十五歲時,他父親因事暫時外出,從此讓李玨掌管米店的生意。有農村或城市的人來買糧,李玨都是把升、斗交給顧客,讓他們自己量米。
  • 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 月20日)卒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古語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儒釋道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種學說,而是宇宙的法則和自然規律,道家《太上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孔子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因果報應思想更是佛家的根本思想之一。
  • 張乖崖在成都做官時,夢見自己被神仙招去。正說話間,忽然有人進來,向神仙報告:「西門黃兼濟到!」當時走進來一位束髮道人。那位神仙,立即接待他,對他非常禮貌恭敬。 第二天早晨,張乖崖派人請「名叫黃兼濟的人」過來,黃兼濟到來後,張乖崖一看這人,完全是夢中所見到的那位束髮道人。
  • 魯昭公流亡到齊國,齊景公問道:「你年齡很輕,何至於如此呢?」昭公懊悔地回答:「在我年少的時候,人多愛護我,我不能夠體察感恩;人多諫諍我,我又不能採納改進。因此,內無輔助之士,外無輔佐之臣。內外真正能輔助我的沒有一個人,諂媚阿諛的卻又很多。這種情形,就像秋天的蓬草一樣,其根孤立,枝葉雖美,秋風一到,就根拔葉脫了。」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代魯國人。他曾在魯國做過官,但主要是從事教育,並周遊列國宣講他的做人理念,其中包括倫理概念、教育思想、政治主張、品德修養等等。
  • 清代史玉函在其編纂的《德育古鑑》中,收錄一則明朝羅楨在《淨意說》中講述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都,明朝的善人,晚年改過淨心,由行轉境,終得善報。
  • 望文學的天空,經典作品可謂是繁星滿天。古人云「文以載道」,所有的經典文學作品都離不開一個「道」字,其具體而微地集中表現為在人生感悟的過程中對崇德修身的穎悟,飽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天命觀和道德觀,為心靈指明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