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造敦煌(十)

从敦煌石窟看信仰与文化(3)

作者︰林洁心
font print 人气: 166
【字号】    
   标签: tags:

(三)神传文化

莫高窟中那些刻画神佛的雕像和壁画,也反映了神传的文化。释迦牟尼佛曾经告诫弟子,不但要传播佛法,还要传播文化知识。历史上大多数宗教都认同神造人的观点,只有近代的科学让人相信人是从猴子变来的。

崇尚神佛的古人自然相信人是神造的,遵循生死轮回。人要脱离苦海,必须修行,才能重回神的世界。

如果人是神造的,那人类的文化,有许多东西可能都是神传下来的。人要信神,神才会给人展现奇迹。敦煌石窟的佛教艺术文化起源于一个修行者对佛的信仰,文化中自然带有神传的因素了。

敦煌佛教艺术其实是一部信仰和修炼的文化,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老的道、儒半神文化影响很大,更加丰富了中国人的内涵。语言最直接体现文化的承传,至今一些中文的成语和日常用语中,如果追其根源,都能找到佛教中神传文化的痕迹。

(1)视死如归

中国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帝王都非常相信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是真实的生命。死后才进入另一个漫长的世界,考古发现的巨大地下陵墓就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古人并不惧怕死亡。

榆林窟第25窟北壁《弥勒经变》中的“老人入墓图”,描绘了老人在临终前即进入事先已修好的坟墓,在这里与世隔绝,安心修持,直至逝世,这样就可以升入极乐世界。

《弥勒成佛经》中说:“若年衰老,自然行诣山林树下,安然淡泊,念佛取尽,命终多生大梵天及诸佛前。”

现代的人由于受无神论的影响,已不信神佛,很忌讳死亡,提到死字都认为不吉利,所以会有对死亡的恐惧。

(2)天堂、地狱、轮回

莫高窟的许多经变壁画中,向人展现了美妙的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许多中国人思想中天堂的来源,来自于佛经中的描述。

敦煌壁画中仅有的一幅《宝雨经变》描绘了地狱的场面。作恶者死后入地狱,阎罗王据案审问,旁边的差吏捧著文书,牛头持棒押着恶人,前面有刀山、狱城,城两角有狼,周围有剑树。此外,在敦煌壁画保存的一幅《目连变相》中,也描绘了很多地狱的惨像。

佛教中的轮回理念体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和生平故事中。佛陀前世的故事称为本生故事,佛陀生平故事称为佛传故事。敦煌壁画中最著名的本生故事有舍身饲虎、割肉贸鸽、九色鹿等等,佛传故事有太子释达多投胎、出家、修行、涅槃的故事。

中国人现在思维中的天堂、地狱、轮回的概念都来自于佛教文化。

(3)音乐、歌舞、小说、戏曲

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大量的乐舞、乐器图像资料,吹、打、拉、弹及各种舞蹈,非常丰富。壁画中的乐舞多用于礼佛,很多出现在佛的说法图中,虽然听不见声,但却能让人感到场面的庄严神圣。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远。为了让人理解深奥的佛理,佛经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为了传播佛教,往往把佛经的故事演变为弹唱文学,或绘成书画。

中国小说、戏曲的源起都与弹唱佛经有关。如流行戏曲“目连救母”的故事就来自于《佛说盂兰盆经》。许多唐诗中都有佛教影响的印记,有的在诗中直接讲佛理,如“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有起皆有灭,无暌不暂同”(白居易〈观幻〉)。

从佛经演变来的变文众多,弹唱也越来越世俗化,渐渐失去了神圣的内涵,人们也不再重视佛理的传播。现代的音乐、歌舞蜕变成了人们享受、娱乐,小说、戏曲也变成了人们的业余消遣。

(4)佛教语言和修炼文化

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修炼文化。现在寺院中“方丈”一词,出自于唐代出使印度的王玄策,跑到维摩诘居士的故居丈量他的坐处,从而引进“方丈”一词。

由于从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入,到隋唐佛教的兴盛之极,许多皇帝贵族都信奉佛教,并大力宏扬,敦煌壁画中留下了许多高僧传播佛教的故事,给后人也留下了丰富的佛教修炼文化。如康僧会江南传教、佛图澄救幽洲大火、人尽皆知的玄奘取经故事等等。

我们现在有些习以为常的语言风俗,也许就出自佛教文化。当代中国普遍的无神论观点,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信仰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5)救人如救火

敦煌壁画中,隋代有一幅最令人惊骇的画面,整幅壁画描绘火烧宅院,只见大宅起火,蓝色的屋顶连绵扭曲,犹如闪电,黑色的火苗乱串。门外老人停下羊、鹿、牛三轮车,竭力呼叫正在火宅中沉迷作乐的孩子逃出火海。

《法华经》中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比喻众生眼前的世界--没有平安的地方,好像火宅似的。众生就像火宅中的孩子,身在其中,不知危险,自得其乐。老人就像救人的神佛,焦急万分,只等众生觉悟,而门外的车象征普渡众生的法船。

这幅壁画是中国俗语“救人如救火”的形象说明,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现在的世界,人们离神佛越来越远,道德下滑,社会乱象,众生却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真犹如火宅中的孩子,不知让救人的“老人”有多着急呢!

* * *

中国五千年文明就像是人类的大舞台,一朝一代走着过场,每朝每代都给人类留下丰富的文化。

敦煌石窟就像一个小舞台,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不同的文化,衬托出共同的信仰与追求,无数的能工巧匠,善男信女,无论高低贵贱,共同演奏着一曲赞美神的交响乐,融贯东西,气势磅礡,历经千年,为人类留下神传的文化。@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节, 操也”(《说文解字》),指气节、节操等。气节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高尚人格,表现为坚持真理和正义,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 、晏子劝景公勤政爱民
  • 李玨的父亲开了个米店,以贩卖粮食为业。李玨为人,正直勤谨,严守本分。十五岁时,他父亲因事暂时外出,从此让李玨掌管米店的生意。有农村或城市的人来买粮,李玨都是把升、斗交给顾客,让他们自己量米。
  •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 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古语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学说,而是宇宙的法则和自然规律,道家《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因果报应思想更是佛家的根本思想之一。
  • 张乖崖在成都做官时,梦见自己被神仙招去。正说话间,忽然有人进来,向神仙报告:“西门黄兼济到!”当时走进来一位束发道人。那位神仙,立即接待他,对他非常礼貌恭敬。 第二天早晨,张乖崖派人请“名叫黄兼济的人”过来,黄兼济到来后,张乖崖一看这人,完全是梦中所见到的那位束发道人。
  • 鲁昭公流亡到齐国,齐景公问道:“你年龄很轻,何至于如此呢?”昭公懊悔地回答:“在我年少的时候,人多爱护我,我不能够体察感恩;人多谏诤我,我又不能采纳改进。因此,内无辅助之士,外无辅佐之臣。内外真正能辅助我的没有一个人,谄媚阿谀的却又很多。这种情形,就像秋天的蓬草一样,其根孤立,枝叶虽美,秋风一到,就根拔叶脱了。”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他曾在鲁国做过官,但主要是从事教育,并周游列国宣讲他的做人理念,其中包括伦理概念、教育思想、政治主张、品德修养等等。
  • 清代史玉函在其编纂的《德育古鉴》中,收录一则明朝罗桢在《净意说》中讲述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都,明朝的善人,晚年改过净心,由行转境,终得善报。
  • 望文学的天空,经典作品可谓是繁星满天。古人云“文以载道”,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一个“道”字,其具体而微地集中表现为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对崇德修身的颖悟,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命观和道德观,为心灵指明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