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嬰幼兒過早學習 起跑線上搶跑未必能贏

人氣 608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社會競爭,父母唯恐自家孩子起步晚成為輸家,在嬰幼兒時期便開始了各種早期教育。其實智商是先天的,研究發現,嬰幼兒過早學習,未必贏在起跑線。後天人為干預,即使一時提高的智商也會逐漸退失。孩子4歲前是在遊戲中建立獨立思考、社交能力的黃金時期,錯過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就,無法彌補。

研究證實過早讓幼兒學習於事無補

近期,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稱,事實上,愈來愈多父母緊張子女輸在起跑綫,愈來愈早催谷學習,連2歲才上幼兒班也等不及,幾個月大未學行、話也未懂得說,已將iPad或認字卡等放在他們面前。

父母以為如此有助幼兒及早看圖認字,但真的有用嗎?

美國紐約大學上月發表研究,就向這班心急家長大潑冷水。研究以117名9至18個月大的嬰兒為對象,分成兩組,一組觀看DVD、認字卡及載有簡單生字的圖書等,為期7個月,另一組則沒有。

研究人員定期測量兩組嬰兒的語言發展和閱讀理解能力,結果發現甲組並沒優異之處。研究也證實過早讓幼兒學習於事無補。

協助幼兒培養社交能力、精神發展更重要

2007年,美國社會學家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人為的干預可以在短期內把智商提高七八分,但是當人為干預消失後,這些被提高的智商基本上會降回來。」

但是現代父母急於求成,《每日電訊報》報導說,悉尼當地很多年齡才3歲的兒童就開始學數數、發音和寫自己的名字,他們為入學考試做準備上各種補習班。

其實,父母無須急著提高孩子智力,幼兒時期的人格發展基礎應打好。美國作家Edward Miller(米勒)指,父母可能覺得4歲子女會閱讀值得自豪,這種先跑的優勢在小學四年級後便會退去,在幼稚園加速學習並沒必要。相反,協助幼兒培養社交能力、精神發展方面更為重要,有助日後發展複雜思考能力、提高語言能力以及建立同理心等。

過早學習文字與數學對幼兒有危害

據引領右腦潛能開發機構發表文稿,過早學習文字與數學抽象知識對幼兒有相當的危害性:

1、影響孩子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學習的好壞,取決於能否主動積極地思考。孩子在幼兒時期從感受身邊的事物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過早的知識性學習反而破壞了孩子的思考能力的培養。填鴨式強迫學習,雖然暫時記住了,但是根本吸收不了。如果超過孩子的負荷力,還會產生厭學情緒。

2、阻礙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

年幼孩子對身邊的世界充滿好奇,他(她)本能地會探索周圍的人和事。但在孩子對真實世界尚未有足夠體驗時,過早進行抽象知識學習,從而剝奪他們在真實世界中的體驗和思考。

研究指,勿過早進行智力學習,以免影響孩子的音樂才能。(Fotolia)

 
3、影響其他能力的正常發展。 

過早進行智力學習,影響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音樂才能、運動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4歲前孩子的能力指標

《成長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博客撰寫者彼得•格雷(Peter Gray)也是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及研究員。他認為,全球兒童的玩樂時間因學習、做功課等減少,但玩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有實際作用的理論(practice theory of play)。

其實孩子在4歲以前,他們可以在遊戲中去完成:感官、大動作和細微動作、秩序、社會規範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學習。父親陪著幼兒騎車,在快樂氛圍下完成基本能力的養成。(Fotolia)

其實孩子在4歲以前,他們可以在遊戲中去完成包括:感官、語言、大動作和細微動作、秩序、社會規範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學習。

孩子學習能力依不同階段有不同展現,過早閱讀對孩子無益,美國南加州大學心理及教育教授馬尼斯(Frank Manis)說,約3、4歲的幼兒才可理解故事內容,4、5歲才能懂得讀出圖書上面的詞語,要真正學會閱讀簡單故事書,最快要5、6歲。

超齡學習引厭學情緒

孩子在捏黏土的遊戲中滿足好奇、熱情,也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Fotolia)

拔苗助長式的教育,過早要求孩子做不符合他能力的事會導致孩子厭學。兩三歲的孩子小手肌肉群還沒發育,讓他們端端正正地坐那兒寫字,不但不能寫出規範的字,長時間端坐對脊椎發育也不好,孩子就是要玩耍,強迫孩子坐著不動寫字,會引起孩子心理上恐懼、厭惡情緒。

專家建議,幼兒的的學習應該從自發的塗鴉、繪畫,再發展到文字和算術這些抽象的學習,也不能同時進行,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台教育部扶幼計畫協助偏鄉幼兒學習與成長
研究顯示 電視有害嬰幼兒學習
如何訓練幼兒學習使用廁所
溫哥華開放200多免費幼兒學習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