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選項?核能(2)

艾爾‧高爾

標籤:

在社會大眾的想像中,所有核電產業的問題,主要歸結到兩個因素:一是廣為人知的核事故造成的總體破壞,這些事故包括賓州哈里斯堡附近的三哩島在1979 年3 月發生的事故,以及七年後在位於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界處車諾比所發生更為嚴重的事故;第二則是關於在幾千年中都具有危險性的發射性核廢料的長期儲存問題,圍繞此議題的歧見存在已久、懸而未決。

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都是真實的,而且幾乎都可以確定最終無疑會得到解決。但是這兩個問題都不是核電產業急遽萎縮的真正原因。反倒是另外兩種也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核能擴張預期的阻力來源。

首先,使過往意氣風發的核電廠夢想降溫的原因在於:目前核反應爐效率之低,讓人無法接受。建設核電廠的成本大幅上升,大部分公共事業部門早已放棄規畫新的核電計畫。在1985 年,《富比士》雜誌(Forbes)得出結論:「美國核電廠計畫的失敗列於商業史上最大的管理災難,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災難」,並進一步補充:「對於美國而言,核電廠已經死亡,已經喪失了防止油價過高的短期作用,也喪失了作為未來能源的長期地位,而這是無可非議的事實。」

但對於核電產業,實際上有人反對這個結論。業者為自身的衰落找到了其他原因。常被引用的是,電廠獲得管制審核批准結果的週期很長,即使管制程序已經根據產業的需要精簡並且重新設計。人們對於核電安全性的持續性關注(因為核能設施建設業務中關鍵技術的過失,而變得錯綜複雜),對核安控管施壓目的,就在於避免管制者尋求有危險性的捷徑。

長期以來,核電的支持者常引用法國、韓國以及其他國家已知的成功來證明核技術本身的魅力;作為一種能源選擇,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核能不應該被忽視。
法國有超過四分之三的電能都來自於核反應堆,因此常被引為核能利用的典範。但鮮為人知的是,法國的核電廠幾乎全歸國有,生產出來的電力也是出售給政府的。政府對核電的補貼額度難以確定,因為財政運作並不透明。

此外。在解決在儲存核廢料的問題上,法國領先美國。雖然核廢料儲存技術養類富含爭議且代價高昂的再次加工,法國對維護可靠而安全的核廢料儲存,近乎無可挑剔。但法國現在明顯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困難。法國在芬蘭建設的新組合式反應器,其施工遠落後於預定工期,並大幅超過了預算;而原本的設計理念是施工速度更快、運營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

從70 年代到90 年代,建設核電廠的成本約從四億美元提高到四十億美元,所需工期也延長了一倍左右。甚至在2008 年起的全球經濟衰退前夕,核電廠的建設成本也以每年15% 的幅度上升(這意味了在十七年後,一座新核電廠完工的總花費,可能會是目前的十倍高)。@
摘自 《難以迴避的抉擇:全球氣候危機的解決之道》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試著回顧你一整天經歷了什麼
出門或回家刻意挑不同的路走
眼睛新常識 區分場合使用複數眼鏡
硬式隱形眼鏡比軟式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