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逃離中共 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組圖)

人氣: 38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4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搬遷來臺,國軍先後在古寧頭及登步島擊敗共軍,使局勢轉危為安。

1955年1月18日,共軍渡海攻擊浙江外海的一江山島,守軍王生明司令殉職。鑒於大陳列島距離臺灣遙遠,防守不易,中華民國政府決定由大陳島撤出28,000餘軍民,並在美軍軍艦協助下,陸續抵達臺灣。

「我們情願拋棄家庭,跟著蔣總統走」、「歷史告訴我們:奸匪必滅、侵略必亡。」這正是臺灣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中的部份照片,畫面記錄在1955年2月8日撤退前夕,大陳居民在自家門上所刻畫的宣示。當年許多的照片可看出準備撤退的大陳居民,扶老攜幼,大包小包等待出發,他們臉上仍帶有依戀之情。

[[10]]

[[5]]

[[11]]

1954年12月,中華民國與美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鞏固了臺灣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地位。1955年1月,國民政府基於戰略考量將大陳軍民轉進來臺,整個撤退計劃稱為「金剛計劃」,集中兵力捍衛並建設臺澎金馬為反共復興基地。2月9日至14日,大陳島居民在國軍指揮、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分批自浙江省臺州灣外海的大陳列島撤離,平安抵達基隆港西岸碼頭。

[[13]]

[[17]]

[[19]]

1958年中共發動「八二三臺海戰役」,中華民國三軍聯合還擊,粉碎其犯臺企圖。蔣中正在臺延續保留了中華道統,力阻馬列共產主義禍亂中華民國。而中國大陸同胞則在中共建政60多年,經歷了鎮反與土改、三反、五反、大躍進、大飢荒、文化大革命、鎮壓六四、迫害法輪功,付出至少八千萬的無辜生命,以及更多的破碎家庭。

[[21]]

[[23]]

[[26]]

[[27]]

[[29]]

大陳義胞們「逃離中共魔爪」,對蔣家父子至為尊崇,因此臺灣各地大陳新村普遍設有蔣公廟、蔣經國廟。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陳義胞抵臺後,按漁、農、工、商等志願協助義胞登記職別,再陸續安排分發至宜蘭、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縣市的義胞新村安置。

[[31]]

[[33]]

[[37]]

[[39]]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由中華民國文化部主辦,即日起至7月16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展覽包括「英雄之島」、「大陳采風」、「遠離家園」、「碼頭接送情」、「臺灣新故鄉」、「文化傳承新風貌」等六個主題單元。大陳人揹負原鄉記憶踏上異鄉,在臺灣這個新故鄉繼續生根茁壯,經歷文化適應與自我定位的摸索與掙扎,也讓臺灣社會呈現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

[[41]]

[[43]]

[[45]]

[[47]]

[[49]]

中華民國文化部長龍應台、大陳後代交通部長葉匡時日前都出席攝影展開幕。龍應台期盼藉由這次展覽,展開尋人啟事,希望找到當時照片中的小孩,以及提供照片中人事物的故事。葉匡時說,他的父親是浙江溫嶺人,早在1949年就到臺灣,他的母親1955年從大陳島隨政府撤退來台。他的父親當時已在公家機關工作,很高興能見到說家鄉話的鄉親,主動出面幫忙,因此結識了另一半。他回憶,當年物質雖貧窮,但至今仍懷念和童年夥伴用台州話嘻笑及一起打彈珠、玩橡皮筋的歡樂歲月。

(責任編輯:林詩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