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耿和:高智晟必須回家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何伊美國華盛頓DC報導)中國著名人權律師高智晟遭受中共迫害已近十年。今年8月7日將是高律師刑滿釋放、重獲自由的日子。海內外各界對此表示高度關注。

7月16日晚,高智晟的妻子耿和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智晟這次必須走出來,真正地回家。

耿和說,她於4、5天之前給高律師的弟弟打電話,對方不接。繼而,給高律師的大哥打電話。耿和詢問他們在8月7日當天是否去接高律師。他在電話中說,監獄方不讓家人去接。「他們讓我們在家裏等消息。沙雅監獄要跟北京溝通高智晟的問題。」

他向耿和透露,「家裏有很大的壓力,我們不能接你的電話。如果你接受採訪的話,弟弟將會失去工作。」之後,耿和再也打不通他們的電話。

耿和表示,她前兩天做了一個高智晟回來倒計時的表,她想跟國內的家人核對時間是否一致。一天前,她給國內的姐姐和妹妹打電話,對方也是未接。

高律師的女兒格格及兒子天宇期待著即將與父親團聚。天宇做了一個魔術球,每天問魔術球「魔術球,魔術球,我的爸爸是8月7日回家嗎?」魔術球則回答:「是要回家的呀。為甚麼不回家呢?」

耿和看到,女兒耿格許多天前在微信中寫道:「再過三十天,我就跟你們一樣了。」言辭中滿含對完整家庭的渴盼。

耿和說,來到海外,兩個孩子變化很大,尤其是耿格逐漸放下了在國內被迫形成的戒備心理,已經能夠融入到新的環境中,並建立自信。

耿和表示,面臨家庭遭受的磨難,為了孩子,她必須往前走。來到海外後,她可以自由地做一些營救高智晟的事情,讓人們知道他們一家的處境。

耿和希望,通過把高智晟的境況向外界公開,使高智晟得到透明、公正的結果。因為中共當局的打壓,家人不敢說話,也不敢接她的電話。

雖然她為高智晟在8月7日當天能否獲得自由抱有一絲擔憂,但耿和表示,8月7日這一天,高智晟律師必須能夠徹底地、真正的回家。「那天是他必須出來、與家人團聚的時候。他自己決定,他要往哪裏去。」

她還表示,自從去年元月,她的父親和高智晟的大哥去探望他之後,家人對高律師目前的身體狀況一無所知。

背景介紹:

高智晟曾為北京晟智律師事務所律師,因多年替弱勢群體維權打官司,獲選為中國「十大優秀律師」。2004年曾向中共全國人大致公開信,並先後三次上書給當時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其中揭露了中共當局殘酷迫害法輪功的真相,並呼籲停止滅絕人性的迫害,結果他被中共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三年,緩刑五年,一度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一起被軟禁家中,經常受到國安特務的跟蹤、侮辱和毆打。

2006年8月,他遭到中共當局的綁架,後被監禁至今。他的妻子、當時才13歲的女兒耿格和年幼的兒子高天宇不但長年沒有高智晟身在何處的消息,還一直在中共國安的24小時監控、騷擾、恐嚇中生活,精神接近崩潰,到2008年9月,警察不讓他的女兒上學,逼迫她們下決心逃亡美國。

2009年一篇標題為《黑夜、黑頭套、黑幫綁架》的文章在網上曝光,高智晟在文中講述了他2007年9月21日被幾個北京國安警察祕密綁架折磨的遭遇:它們用電棍把高律師打得全身皮膚都變成了紫黑色,用煙燻雙眼,甚至電擊、竹籤插其生殖器,連續五十天的煉獄摧殘讓高律師多次昏迷不醒,體無完膚、生不如死。

高智晟在文章中透露細節說:「四支電警棍開始電擊我,我感到所擊之處,五臟六腑、渾身肌肉像自顧躲避似地在皮下急速跳躲。我痛苦地滿地打滾,當王姓頭目開始電擊我的生殖器時,我向他求饒過。我的求饒換來的是一片大笑和更加瘋狂的折磨。王姓頭目四次電擊我的生殖器,一邊電擊,一邊狂叫不止。數小時後,我不再有求饒的力量,也不再有力量躲避,但我的頭腦異常的清醒。我感到在電擊時,我的身體抖動地非常劇烈,清楚地感到抖動的四肢濺起的水花,這是我在幾小時裡流出的汗水……」

他還透露說:「在接下來幾個小時的折磨中,我出現了斷斷續續的昏迷,這種昏迷可能與長時間的出汗缺水及飢餓有關。我光著身子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神志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斷。中間感到數次有人剝開我的眼皮用光晃我的眼睛,像是在檢查我是否還活著。每至清醒時,我聞到的全是尿臭味。我的臉上、鼻孔裡、頭髮裡,全是尿水。顯然,不知何時,有人在我頭上、臉上撒了尿……」

2014年世界人權日前夕,高智晟的女兒耿格在華盛頓應邀參加了美國國會舉行的「讓我們的父親自由」為主題的人權聽證會。她希望美國採取實質行動營救高智晟,讓像她父親這樣站在前線的維權人士不會感到很絕望。

高智晟律師因為為法輪功說公道話,要求停止迫害法輪功,就導致中共對他和家人的如此殘酷迫害,而中共對千千萬萬法輪功學員本身的迫害更加嚴酷。

(責任編輯:楊飛)

相關新聞
中國「名人」百人榜出爐  高智晟居榜首
中國新年前夕 大紀元關注大陸良心人士
耿和:希望奧巴馬和克里營救高智晟
耿和2013年3月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山講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