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御天節」 紀念始祖檀君昇天

人氣 54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報導)當地時間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檀君建立古朝鮮並奠定「弘益人間」的建國理念後,重返天上的日子。

當天的活動由韓國社會團體法人「顯正會」主持,國會議員鄭世鈞、首爾鍾路區議會議長金福東(音譯)等各界名流約200多人參加了當天的慶典。韓國舞蹈界的無形文化財產繼承人、首爾大學名譽教授李愛珠表演了傳統舞蹈「天符經」。

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古朝鮮始祖重返天上的日子。(全宇/大紀元)

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古朝鮮始祖重返天上的日子。(全宇/大紀元)

每年的3月15日是韓國的「御天節」,根據韓國民間傳說,古朝鮮的開國始祖檀君在這一天回歸天上。除此之外,韓國還有一個法定假日「開天節」(每年的10月3日),是紀念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鮮的日子。這兩個節日都是韓國人為紀念檀君而設立的,由此可見檀君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首爾鍾路文化社代表理事李丙起在接受採訪時說:「韓國人以前尊稱檀君為『檀帝』,日本侵佔韓國期間,不僅毀壞了當時紀念檀帝的設施,而且將檀帝稱為檀君,實際上這種稱呼已經『降格』了。」

李丙起說,韓國政府已經撥出專項資金,準備在未來12年內,恢復紀念檀帝的設施,將日軍毀壞的設施重新復原。

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古朝鮮始祖重返天上的日子。(全宇/大紀元)

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古朝鮮始祖重返天上的日子。(全宇/大紀元)

李愛珠所表演的傳統舞蹈「天符經」也稱天符印,是韓國獨有的文化遺產。相傳檀君王儉之父桓雄降臨凡間時,帶下來風、雨、雲三道天符印記,以此呼風喚雨,治理人間,後由檀君王儉以鹿圖文字傳世。

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古朝鮮始祖重返天上的日子。圖為國會議員鄭世鈞發表演講。(全宇/大紀元)

3月15日,韓國「御天節大祭」在首爾社稷公園檀君聖殿舉行,紀念古朝鮮始祖重返天上的日子。圖為韓國各界知名人士合影留念。(全宇/大紀元)

檀君的傳說

韓國最早的史書《三國遺事》記載,傳說很早以前,天帝桓因的兒子桓雄一直關注人間之事。由於兒子常常留意於人間,桓因就親自查看了人間的情況,發現人間是一個可造之地。於是他授予桓雄以風、雨、雲三道天符印記,用來治理人間。桓雄帶領三千天人,來到太伯山頂的神壇樹下,開闢了神之城市,並掌管360種人間之事。

有一天,一隻熊和一隻老虎來到神壇樹下,懇求轉成人身。桓雄被兩隻動物的誠意所感動,於是賜給它們靈艾一炷、大蒜20枚,要它們吃掉,並在山洞裡100天內不見天日,這樣便可轉為人身。

結果,老虎沒能忍受住百日之苦,而錯失了修成人身的機會。熊卻嚴格遵照桓雄的神諭,最後變成了一個女子,即傳說中的熊女。桓雄與這個熊女結婚後,生下一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建立古朝鮮的檀君王儉。

韓民族稱檀君為始祖。供奉檀君的「檀君祠堂」遍佈韓國各地,但在首爾卻以社稷公園最為有名。每年的「御天節」和「開天節」,韓國各界政要、名人都會來此舉行紀念活動。

檀君「弘益人間」的思想

《三國遺事》引用中國史書記載,「中國三皇五帝之一的堯帝即位50年之時(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儉建立了古朝鮮,並定都平壤城」。檀君王儉以「弘益人間」為建國理念,統治國家1500多年,最後回到阿斯達變成了山神。

「弘益人間」是指要造福於全人類的意思。在檀君神話裡,蘊含著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生存之道,韓民族一直重視以這種思想與世界和睦相處,這種思想也影響至今。韓民族認為,他們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儘管遭受了多次外敵入侵,但是他們沒有侵略過任何一個國家。

檀君紀元

檀君紀元,簡稱檀紀,是一個以朝鮮半島歷史為基準的紀年單位,像西方慣用的「公元」。鑒於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鮮,因此檀紀的計算方法是在公元年份加上2333,便是該年份的檀紀。2015年是檀紀4348年。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韓國「開天節」紀念始祖檀君
韓國開天節 紀念古朝鮮始祖檀君
韓國開天節 紀念傳說中的始祖檀君
分析:中歐即將邁向貿易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