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有座勝利橋

作者:羽馨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今天,我計劃去上面看看全線的工作情況。庫地以南三十公里以上的地方就是我們測繪工作的區域了。

從庫地出發,沿著哈拉斯坦河,道路向西,蜿蜒著一直向上爬行。山谷幽靜,哈拉斯坦河水低聲吟唱著,向山下奔去。天空蔚藍,不見一絲雲彩,純淨得如水洗藍綢一般明麗。山頂的積雪在陽光照耀下發射出刺眼的白光,山腳半坡上悄然鋪上了一層似有似無的淡淡綠絨,那是剛剛露頭的草芽,給剛毅的崑崙山換上春裝,增添了些許春色。幾匹駱駝在路邊慢慢遊走,兩個一伴,三個一夥,悠遊自樂。難得的好天氣,讓人神清氣爽,看著如詩如畫的旖旎風光,整個人都融化在美妙神奇的大自然中,是人與天,人與山,人與水,人與草的融合交流,可謂此地無聲勝有聲。

三十公里彎彎曲曲的山路,感覺是走了很久。正走著,柏油路已是盡頭了,車上了沙石路,立即就顛簸起來。很快,一座橋映入眼簾,看橋牌,這就是勝利橋,正是我們測繪的起點了。

下車,細看橋牌才知,這橋已歷經了三十多年的風霜。這座橋建於1979年7月,位於4,100米的崑崙雪域,他跨越的是哈拉斯坦河的支流賽拉克河。站在橋上,手扶斑駁的欄杆,遙望對面雪峰,仍帶寒意的春風掠過臉頰,思緒飛揚,追尋這座叫勝利的橋的滄桑往事。

三十多年來,他默默地坐落於高山峽谷之上,靜待日出日落,月圓月缺,雲聚雲散;靜看電光劃過夜空,冰積雪融,草生草枯,花開花落,靜聽山風呼嘯,山雨瀝瀝,山溪潺潺。

春去春又回,秋去秋又來,多少人,多少車,從他身上匆匆而過,從此地奔向遠方,歲月就這樣在他的腳下不斷流走,一晃就是三十餘載。而今他依然挺立在雪山,任風吹雨打,繼續迎來送往,就為那份默默的堅守。過去幾十年的日日夜夜,每時每刻,分分秒秒,這不就是一種堅守的勝利嗎?

我終於明白當初建設者給他命名的初衷,雪山這座橋確實是一座勝利的橋。

如今,我們這些跋山涉水的測繪隊員們,來到了這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山,用自己堅實的腳步來丈量著每一座橋、每一米路。他們始終執著於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無人的荒漠有他們的足跡,崇山峻嶺有他們的足跡,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有他們的足跡,這些足跡是他們堅守自己理想的表達:設計一條條連通人與人之間的心路,架起一座座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這些測繪隊員本身不就是一座座勝利的橋嗎?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塊滿布滄桑的戈壁石「億歲壽星」--「歲月老人」和一塊永遠的生命初成的「雛雞出殼」,渾然天成一老一雛,被視為戈壁奇石珍品。
  • 我似乎活到1983年才真正認識到甚麼叫做死亡。那年我21歲。在那個秋天,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外婆――也是一生給我影響巨深,愛最多的親人,終於走完了她68年的艱難歲月,忽然離我而去了。在那之後的若干年裏,我幾乎仍然沉浸在那種巨大的悲痛中難以自拔。
  • 慘遭裊首的美國記者佛里透過感人的口信,向父母描述他與另17名人質一同囚禁在敘利亞1座地牢中的日子。
  • 俄國大媽為了生活所造就的性格,使她們能夠適應各種工作,同時也因為這種強勢性格,有時你就會覺得她們特別蠻橫不講理,渾身是刺,有時卻熱情的讓人難以招架。
  • 要想入住倫敦斯坦摩爾地區久負盛名的樓盤「本特利莊園」(Bentley Priory in Stanmore),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只剩下一套豪華六居室獨立式住宅。
  • 「《黑牆裡的倖存者──父女囚徒鎮反文革記事》」新書發表會日前在臺北舉行,並由旅居澳洲的作者中國作家、齊氏文化基金會會長齊家貞女士擔任人文沙龍講座主講人,滿腔熱血欲投入建設「新中國」的父親和一心想成為中國「居禮夫人」的她,因涉嫌通敵叛國,被共產黨羅織莫須有罪名入獄,十多年的「黑牆」裡外歲月,一家七口成了中共專制政權的犧牲者。
  • 人世滄桑、歲月悠悠,我們終將在各自的故事裡老去,甚至消逝,而這個結局無人能倖免。差別之處是──在苦難與悲歡之前,有人望而卻步、自暴自棄;有人隨遇而安、從容以對。但願,我們都成為後者。
  • 法輪功學員不屈不撓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 人生在世,財產、榮譽皆身外之物,唯一忠誠陪伴你的,是那平凡而難忘的歲月。
  • 【編者按】一個仕途順暢、風華正茂的青年,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風暴雨中幾乎被淹沒,這場改變這位年輕人命運的,正是發生在中國大陸、由江澤民一手策劃發動、妄圖遮天蓋地的,對修煉「真、善、忍」普通民眾進行的一場全國性的、全面的政治迫害。而在迫害仍在繼續的今天,文章的主人公以自身的經歷為訴狀,向中國高院高檢提起對迫害發起人——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刑事訴訟案。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筆墨,走進這位年輕人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