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世界遺產遭破壞 保護行動需緊急展開

人氣 318

【大紀元2016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地球上近一半的世界遺產儘管有國際保護,但仍在遭受經濟發展的威脅,因此需要人們緊急行動,保護「人類無價之寶」的世界遺產。

據《赫芬頓郵報》4月4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經調查發現,114個世界遺產地點正在經受石油和天然氣開發、非法森林採伐、過度捕撈或其他工業活動的威脅,可能會遭受永久的毀壞。

世界自然基金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主任羅伯托‧羅亞(Roberto Troya)表示,該報告指出許多地區對自然資本並不像產業那樣看重,一些國家政府已經失去對「現在需要甚麼與未來需要甚麼」的判斷力。

秘魯的天空之城。(維基百科)
秘魯的天空之城。(維基百科)
天空之城位於海拔2350~2430米的高山,全部建築為石塊砌成。(維基百科)

羅亞說:「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個國家應該具備的最好前進方向。」發展應該在社會、經濟和環境平衡的條件下進行。 因此,他認為:「一半世界遺產處於危險之中,這已經是向人敲響了警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一些地區列為世界遺產,並稱之為「人類無價之寶」,這說明那裡需要極好的保護措施。目前,全球96個國家共有229個世界遺產,包括埃及金字塔、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和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儘管如此,許多世界遺產地區都面臨經濟發展的壓力,如有天空之城美稱的秘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和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魚。(William WEST/AFP)

報告說,急需努力保護像中美洲的伯利茲堡礁那樣的地區,因為那裡正面臨著要麼成為保護區要麼成為不可逆的發展受害區的轉折時期。這個國家一半以上人口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和這個珍貴珊瑚礁有關的旅遊業,但是自1998年以來40%的珊瑚系統已遭損壞。

羅亞說,伯利茲政府制定了廣泛的計劃保護大堡礁地區及該國14%的海洋環境。但該國同時承諾,剩餘86%的海洋區域用於發展石油和天然氣鑽井業,而這些舉措可能會造成「廣泛的環境破壞」。比如,由於伯利茲各地的發展,該國已損失了近12500英畝覆蓋伯利茲堡礁的紅樹林。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發現,在任何具有世界遺產的地區,如果發生環境災難,就可能會使成千上萬依靠旅遊業的人失去生計支持。目前世界上至少11億人依賴自然遺產的旅遊業和90%的這樣地區為當地經濟提供就業機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在努力提升保護世界遺產的意識。2004年,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基里巴斯(Kiribati)決定禁止在其世界遺產區域進行商業捕魚。

羅亞說:「世界遺產系統是以對於人類多麼重要的概念為基礎建立的。我們應該明白,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會影響子孫後代。」#

相關新聞
美政府公開數據:41名軍事人員去年派駐台灣
菲律賓下令谷歌蘋果將幣安從應用商店移除
美菲舉行高層3+3會議 應對中共南海挑戰
美參院通過950億援外法案 含TikTok禁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