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0年 本土派梁天琦談未來

——倫敦「香港主權移交20周年」研討會在英國議會大廈舉辦

人氣 129

【大紀元2017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文沁、書雅倫敦採訪報導)7月3日,由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主辦的「香港主權移交20周年」研討會在英國倫敦議會大廈舉行。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前英國外相聶偉敬(Sir Malcolm Leslie Rifkind)、香港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和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國際政治講師凱丁博士(Dr Malte Kaeding)等出席會議,回顧20年來香港民主環境的變化。在活動期間,被譽為香港本土派政治新星的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接受了英國新唐人和大紀元記者聯合專訪。

問:請問參加今天這個活動,您有何感受?
答:(能夠參加今天的活動)對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原本我有機會在香港議會講話,最後沒有了這個機會。今天有機會在英國國會講話,也算是個安慰獎。特別是在這個時刻,是中國政府公開撕毀中英聯合聲明的時刻,去代表香港的一些年輕人講香港的情況,將我們的追求是什麼,講現在我們受的壓迫是什麼,所以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

見到今天活動有這麼多人,住在倫敦的香港人,或者台灣人,或者英國本地人,希望了解香港的情況,看到有這麼多人來,真的很開心。

問:對於新上任的特首林鄭月娥,您有何期望?
答:林鄭月娥給我們的「期望」就是,她說,她很快要立23條(法例),並且在香港幼稚園就要開始教「我是中國人」。我想,在梁振英任內都沒有立23條,她這麼大野心,想在她任期內做到。我們的「期望」就是:「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問:她提到上任後首要任務是修補香港社會撕裂,您怎麼看?
答:修補社會撕裂?不可能修補。當一些民選議員都可以被政府剝奪參選資格,一場原本公平的選舉都會有政治篩選,而對一個這樣的政治局面,你要修補社會撕裂,唯一方法就是開啟民主對話,開啟民主的改革,落實雙普選,這是唯一的路。只有這樣,才可以有一個渠道,會令民怨可以得以疏導。我想這是常識。

但她說任內不會搞政改,說會引起社會矛盾,但她又會立23條(法例),她覺得立23條不會激起社會矛盾。所以,都挺不堪的,不會有什麼期望。

問:作為香港的年青一代,您怎麼看香港的未來?
答:以往,我會覺得香港的民主運動有一個期限,就是到2047年。因為當「50年不變」這個承諾到期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個期限之前,無法建立一個民選政府、向人民負責的政府,那我們看到的壓迫、對人民的剝削、對自由的蠶食等等,會越來越多。

但我現在看,(香港)政府不打算做任何政改,那2022年都會是這樣去選舉,如果2022年都會是這樣選舉的話,我們就會去看2027年,10年之後的未來,我真的看不到。

譬如5年前,2012年,梁振英剛剛當選時,香港人對他有很高期望,說他是香港之子,可以打倒地產霸權,那5年後再看這個人,還能說出當初的期望?

現在的新行政長官上任時民望就已經這麼低,未來真的很暗淡黯淡。但是即使這樣,我不覺得完全要放棄。雖然我的話悲觀,但不代表放棄。

而且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是最後一代經歷過英治時期,又經歷中治時期的人,我覺得這一代人有種責任。因為如果我們這一代人都不為下一代奮鬥,那我們和我們口中要追究的上一代一模一樣,我們的下一代一樣會這樣追究我們,所以我們覺得我們有責任。

問:您期望國際社會,尤其是英國政府,如何關注香港,或者說應該有何行動?
答:我相信關於香港的人權報告,一直都有,可能英國半年一次,其他地方幾年一次,一年一次,但單單出報告是不夠的。我覺得,單單邀請某幾個政治人物(來講話),其實是沒辦法完全知道香港的情況是多麼嚴重。所以我覺得如果能有一個調查團,由國會議員組成,聯合國組成,或者其他什麼機構都好,親身調查當地人權受到壓迫的情況,同當地普通老百姓講話,知道他們心裡如何想的,我想這比邀請幾個比較出名的人去這裡說他們的看法會更加好。

我知道北京方面非常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3年前,他們曾經拒絕英國國會的幾位議員去香港調查。既然他們不希望這件事發生,他們想用「關起門打仔」那種方法,那麼這件事就更加應該去做。

(背景介紹:2003年,北京政府推動香港基本法第23條國家安全條例立法,另香港民眾深感不安,認為政府可隨時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取締任何民間組織。此舉引發50萬香港人上街遊行反對。最後23條立法失敗。)

責任編輯:文婧

相關新聞
梁天琦否認策劃旺角衝突
吳文遠梁天琦司法覆核確認書
參選立法會 梁天琦被拒參選
香港國際美食巡禮料逾20萬人觀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