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兵仙韓信故事系列(12)

【文史】十面埋伏 韓信項羽的終極決戰

作者:柳笛

項羽和韓信,一個是力能扛鼎、霸氣衝天的王者,一個是料敵先機、用兵如神的兵仙。秦朝滅亡後的那幾年,與其說是楚漢的帝王之爭,不如說是項羽和韓信的精采對決。 一場垓下之戰,最終為這段歷史畫上有力的句號。

公元前202年9月,大戰前夕,劉邦因屢屢戰敗提出議和,與項羽平分天下,訂下「鴻溝盟約」。項羽依約送還劉邦的家眷,引兵東歸;劉邦卻在謀士的建議下,撕毀合約,在固陵反擊楚軍。結果,項羽霸王一怒,劉邦遭到慘敗,只得堅守孤城,再次向大將軍韓信求救。

自漢軍出征以來,韓信戰無不勝,不僅未得到任何封賞,每次打仗贏得的土地、兵力都被劉邦奪走。然而胸懷大志的韓信並不計較個人得失,自始至終堅持心中的道義。接到命令時,他不計前嫌,立即揮師十萬,南下解圍,以雷霆之勢一舉攻占項羽的都城彭城,逼迫楚軍倉皇退兵,解了固陵之圍。

韓信題跋像,出自《晚笑堂畫傳》。(公有領域)

五軍陣奇襲楚軍

這時,韓信又與其他漢將,相繼與劉邦會師。實力倍增的漢軍氣勢如虹,一鼓作氣追擊楚軍,直至垓下。劉邦這才將兵權交給韓信,讓他全權指揮戰事。韓信曾說自己帶兵「多多益善」,這一次他擁有70萬兵力,終於有機會真正施展領兵能力,給予楚軍致命一擊。

此長彼消,項羽身邊僅剩下10萬人馬,楚漢的力量對比出現根本性的轉折。神勇無雙的楚霸王,雖然後悔一次次輕視了韓信,但鬥志依舊。回想當年的巨鹿、彭城之戰,項羽都以極少的兵力大破五六十萬敵軍,現在他仍有作戰的資本,仍然有機會創造戰爭奇蹟。但這一次,他面對的是真正的對手韓信。

再看漢軍這邊,韓信手握重兵,對項羽這樣的末路英雄仍不敢小覷,像以往作戰那樣精心部署。他這次的計畫是兵分五路,合圍楚軍。他本人率30萬兵為前軍,劉邦率大軍居中,另有左路、右路及後軍。調兵完成後,韓信率前軍叫陣,引項羽出戰。一陣激戰後,韓信仍以佯敗之計誘敵,率兵撤退。

自負勇猛的項羽一味猛攻,不料追至左、右路漢軍的埋伏地,楚軍側翼立刻遭到漢軍奇襲。這時韓信回兵反擊,三路漢軍夾擊之下,項羽被殺得措手不及,折損大半人馬,率殘部回營堅守。

虞姬舞劍圖,出自《晩笑堂畫傳》。(公有領域)

四面楚歌的由來

韓信初戰告捷,卻不急於進攻,而是率軍從四面包圍楚軍。倖存的楚軍,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加上嚴冬時節,處境十分淒慘。忽然,軍營四周傳來陣陣楚歌聲。將士們聽到家鄉的歌謠,瞬間湧上思鄉之情,個個鬥志全無。

項羽聽到後,也大驚失色,「漢軍已經都占領楚地了嗎?為什麼軍中有這麼多楚人呢?」這一晚,項羽輾轉無眠,在帳中借酒消愁,對身邊的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罷,他淚流滿面,身邊的將士也泣不成聲。

還未出戰,士氣已被擊潰,這就是韓信「四面楚歌」的心理戰術。項羽自知無法戰勝韓信,決定帶領八百多名江東子弟趁夜突圍。天亮時,漢軍才發覺項羽逃走,灌英奉命率五千漢軍追擊。一路上,項羽和漢軍激戰,不斷損兵折將,至淮河只有100多人追隨;當被農夫誤導陷入沼澤時,他身邊只有28名騎士了。

項羽預感自己難以倖免,不再逃跑,對將士說:「我起兵至今八年,身經七十多場戰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才稱霸天下。今天我被困在這裡,是天要亡我,並不是作戰的過錯。」他又說,如果今天真的注定喪命,他也要決戰到底,連勝漢軍三軍,幫助將士突圍。漢軍很快追趕上來,重重包圍,項羽鎮定自若,把將士分成四隊,準備向四方出擊。

項羽像。(公有領域)

霸王最後的亮相

項羽與楚軍相約在對面山坡的三處地方會合,他高呼一聲:「我替你們拿下一員漢將!」便身先士卒衝入漢軍軍陣,如入無人之境,很快斬殺一名漢將。他又在軍中縱馬馳騁,斬殺數十名漢軍,三進三出,依約在三個地方與楚軍會合。而身邊的楚軍,僅僅損失兩人。這20多人,無不佩服項羽的神勇。

楚軍一路逃至烏江,烏江亭長早已乘船等待多時。他請項羽快速渡江逃生,回到故鄉,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項羽卻說:「上天要亡我,我渡江幹什麼?從前八千江東子弟跟著我打仗,如今沒有一個人回去,我有什麼顏面面對江東父老?」他把多年來保護他出生入死的烏騅馬贈送給亭長,又讓將士們都下馬,與追來的漢軍短兵相接。

混戰中,項羽遇到一個老友,對他說:「聽說劉邦花重金買我的人頭,不如送給你做個人情吧!」說罷,楚霸王自刎而死。

垓下之戰後,諸侯爭霸的亂世終於完結,中華大一統的新王朝隨之而來。在這風雲激盪的年代裡,韓信征戰天下功不可沒,而項羽氣吞山河的豪情也永遠為後人銘記。(本系列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史記》)

點閱【兵仙韓信故事系列】連載。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