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達公路豆腐渣工程 甘肅黨報叫板人民日報

人氣 13119

【大紀元2018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綜合報導)甘肅省一耗資16億「扶貧路」被曝是豆腐渣工程,中共中央黨媒《人民日報》稱甘肅省政治生態出現了問題,卻遭到甘肅省黨報《蘭州晨報》的反擊。

甘肅省一條總投資達16億元人民幣的折達公路(折橋到達川),被曝是豆腐渣工程,其「考勤隧道」被曝偷工減料,從原設計中的「雙層鋼筋」,施工後變成了「單層鋼筋」,致使隧道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事件經曝光後,甘肅省有關部門的「整改」也只是在隧道內刷層塗料。中共中央級官媒隨後的採訪中,遭遇到當地各相關部門的層層推諉,多次碰壁。

4月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刊文批甘肅官場政治生態出了問題,「不大可能在開放社會發生的,怎麼就發生了」,質問「甘肅官場到底出了啥問題?」並以此為標題予以凸顯。

文章稱,「折達公路」事件的產生、醞釀到爆發成為輿情,顯示當地的行政生態出了問題,暴露了行政惰性太強、行政效率低下、權力傲慢等多種頑疾。指出當地政府的行政內部、外部生態都不夠正常。

文章發表後的當天,隸屬中共甘肅省委機關報的《蘭州晨報》隨即刊發文章,與《人民日報》針鋒相對,質問「甘肅官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問得莫名其妙。」

文章說,一條考勤隧道不是甘肅所有交通工程的全部,幾個官員也不能代表甘肅整個官場,沒理由成為對甘肅整個官場進行質疑的擴聲器。

文章認為,類似考勤隧道的質量問題,不是甘肅獨有、而其它地方絕對沒有的問題。

文章認為《人民日報》是給甘肅扣了個「大帽子」,這種貌似一語中的的追問,是一種「盲目和起鬨」。

甘肅黨媒刊文後,被大陸各大新聞門戶網站紛紛轉載,陸媒甚至將甘肅黨媒與「俠客島」的文章同屏展現,這樣就形成了兩黨媒「互懟」的場面。

其實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黨媒、官媒間的「互攻」、「互相叫板」現象不斷上演,甚至出現《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間的互掐現象。

外界認為,這是中共不同派別間的鬥爭、中共左右紛爭在官媒內部的折射,不同聲音代表不同派別與不同路線。

對於本次地方黨媒與中央級黨媒間的「互懟」現象,有評論認為這是中央、地方兩種心態的碰撞。

但也分析認為,甘肅黨媒「怨懟」中央黨媒,不排除甘肅前省委書記王三運、 甘肅省常務副省長虞海燕、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陸武成等落馬「老虎」的流毒在甘肅的一種反映。

「折達公路」於2009年8月開工建設,2013年12月交工投入運營。公路從建成起就被舉報「工程質量差」,當地百姓稱之為「打折路」。

而王三運從2011年至2017年任甘肅省委書記,虞海燕從2011年開始任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陸武成從2005年開始任甘肅副省長、省委常委,2013年轉入甘肅省人大。

折達公路豆腐渣工程曝光後,現任甘肅省委書記林鐸4月2日專門作出批示說,「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不作為不盡責、官僚主義、衙門作風嚴重的案例」,要求「嚴肅問責」。

林鐸是王岐山的舊部,2016年從遼寧省紀委書記調任甘肅省代省長,2017年3月接替了調任中共全國人大的王三運的職務。王三運被指是中共前主任令計劃的馬仔。

林鐸任甘肅省長、省委書記後,再次助王岐山拿下了甘肅常務副省長虞海燕、前省委書記王三運;林鐸任遼寧省紀委書記期間,也曾助王岐山拿下了包括遼寧前省委書記王珉等多名省部級高官。王珉被指是江澤民、曾慶紅的「小兄弟」。#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陜西「豆腐渣」新橋建好2小時垮塌
陝西榆林洪水肆虐 「豆腐渣」道路被沖毀
顏丹:「豆腐渣」公交站是如何建起來的?
陝西村民苦等7年回遷 遭遇「豆腐渣」安置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