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德:兩類權勢的互動

陳奎德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2日訊】中國的文字确實奧妙無窮。在那塊土地上,那些“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其子子孫孫,個個腰纏万貫,富得流油;而那些“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則常常一文不名,窮得丁當響,時不時還得被請到大牢里“體驗生活”。所以總有些不識相的人,一直想修改詞典,把“無產”与“資產”的含義進行交換,以便名副其實。

不過,筆者想指出,這种互換是不得要領的。其實,這里發生的是已成的權勢与其初始理念的异化。同時,這類現象也引導人們去思索,所有權勢—-無論其來源性質如何—-是否有某种共性?

盡管意識形態截然對立,盡管由于世界上各种權勢來源的途徑不同,盡管其間合法性的差別很大甚至根本相反,但權勢畢竟是權勢。作為既成事實的實際支配力量,雖然性質很不相同,但相對于無權無勢者,仍然享有一點基本的共同特征乃至共同利益,特別是在一短段時期之內是如此。這是在現實政治經濟關系中不可不察的一點,也是爭取民權的活動家們頭腦必須清楚的一點。有了這一點洞見,就會有利于人們打破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把爭取權益的抗爭立足于自身奮斗的基地上。

想想香港當政的超級資產階級(董建華、李嘉誠等)与中南海“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緊密關系,對比香港的打工仔們及其代表与中共“這個工人階級政党”的對立關系,你恐怕會有非常异樣的感覺。

看看深圳的台資企業富士康集團,建厂過程中,在龍華征收土地,它大力壓低其价格,其价格大大低于大陸的企業和個人。深圳和龍華的中共當局仍然照批不誤,而最后深圳市政府還只好拿納稅人的錢擺平了事。有了這种利益共同體的關系,對于該台資企業竟然允許中共進去設立党支部一事,也就不會大惊小怪了。。

再回顧一下各國政府由于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原因而起伏不定的忽視北京的人權紀錄的政策取向。人們會對國際政治中現實主義當有更深切的體味。

當然,最后談到江澤民先生邀請資本家入共產党,拼命巴結白宮以便為自己鎮壓新疆無權無勢的少數族裔尋找合法性,那你對各類權勢的運作邏輯恐怕就會豁然明朗了。

總之,人們已經日益清楚,現在的中共,其生存的基礎是大款是某些超級資本家,北京無時不在國內外“傍大款”。中共与這些特大資產階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試設想,离開了那些八方來炒的資本家及其資金,那些腦滿腸肥的共產党貪官靠誰養?

筆者并不天真到以為真有可能存在人人的權勢都同等高低的社會,筆者相信,在權勢方面存在高低上下的區別,是与人類社會的出現乃至滅亡相始終的,它恐怕是任何一個社會有序運轉的基本條件。筆者也并不認為弱勢者就有相對于強勢者的道德上的超級优越性。這里的關鍵在于,權力也好,財富也好,名聲也好,取之有道則可;取之無道,違反游戲規則,則當鳴鼓而攻之。其核心是是否遵從基本的游戲規則,即公正的競爭原則的問題。在政治領域,是你的權力是否來自民意的委托,是否經過了合法的(選舉)程序授權;在經濟領域,是你的財富是否經過合法的自由競爭所得,是否是不義之財。很顯然,就此根本點而言,北京的權勢是缺乏合法性的,而民主國家政府的權勢則是通過了合法授權的。雖然,如前所述,在現實的政治經濟社會邏輯的考量下,這兩類權勢有時會有一點共同利益和特征,偶爾不得不做一些交易。但從長遠看,雙方都清楚地了解對方是自己的合法性的根本挑戰者和顛覆者,原因很簡單,蓋源于雙方价值體系的對立。對此,如果爭取民權的活動家們估計不足,甚至因為暫時的被忽視或挫折而反應過度,則同樣也是缺乏遠見的。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