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稼祥:禍起蕭牆--中國可以不要民主嗎(下)

吳稼祥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4日訊】前不久,國內出了些有趣的事。在官方看來不斷惹事生非的《南方周末》,刊登一組揭發“青基會”領導人非法挪用“希望工程”善款進行投資的文章。結果,此期報紙被勒令沒收。而團中央机關報《中國青年報》、北京團市委机關報《北京青年報》馬上分別發表“青基會”官方聲明,指稱以香港《明報》為代表的媒體在對“青基會”搞“恐怖襲擊”。接著,3月29日,中共中央机關報《人民日報》的上海地方版--《華東新聞》刊登文章,質疑“青基會”的誠信。文章在標題里把“青基會”和國內的名騙史玉柱相提并論。

雙向模擬政體

你可以認為這是一場維護社會正義的良知之戰,此戰中,一貫道義形象良好的中青報和北青報站在了辯護者的立場上;你也可以認為這是“沙奶奶”(中共中央)和“阿慶嫂”(團中央)打起來了,因為對壘著的兩軍帥帳是《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你還可以認為,而且事實上也确有輿論認為,這是兩代“核心”之戰,是行將退位的老核心江澤民先生,与等待即位的新核心胡錦濤先生之間的較量。

三种解讀背后,各有對中國問題的判斷。尤其是第三种解讀,建立在對中國現行政體的性質有所認識的基礎之上。如果中國現在是君主政體,老子把皇位讓給儿子,想讓就讓,不想讓就不讓,沒有必要做小動作,不會有人認為一個机构不良投資行為的曝光,會与最高權力交替有關聯。如果中國現行的是真正的民主政體,在“大選年”,候選人利用媒體做點小動作倒是司空見慣,但不會有人認為按規則必須退位的總統,有通過小動作繼續留任的可能。這种認識,很接近我在前文對中國現行政體的描述:它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傳統君主政體,或現代民主政體,它是一种“雙向模擬政體”,在外表上模擬民主政體,內子里模擬君主政體。因為前者,有任期制度和退休制度,而不是終身制和世襲制;因為后者,有私下的接班人制度,而不是公開的競選制度。

首腦沒有安全感

在中國沒有可能退回到傳統君主制和單向君主模擬政體的情況下,維持現狀,堅守現行的雙向模擬政體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呢?對此,我不看好。原因之一是這种政體特別依賴政局穩定,而它自身卻是不穩定的根源。問題就出在最高元首永遠沒有安全感這件事情上。首腦的安全感來自穩定而排他的授權制度。皇帝有安全感,是因為只有先皇指定的“太子”在先皇“駕崩”時才能繼承皇位,這就是君主制授權程序的排他性。民選總統在任期內有安全感,是因為只有在總統任期結束時,通過公開競選,新當選者才能繼任總統,這是民主制授權程序的排他性。正是這种排他性保障了皇帝和總統的安全感,最大限度地排除了陰謀家通過宮廷政變、取皇帝或總統而代之的可能性。

雙向模擬政體對首腦沒有這种排他性的授權程序。任何党員都有當首腦的資格;任何時候,党的首腦都有被撤換的可能。保權与奪權,便成為党的最高領導集團內部的常規性沖突,也是導致這种政體不穩定的根源。最難處理的是首腦(第一把手)、他的第一副手(第二把手)和接班人之間的關系。第二把手和接班人這兩個角色可能由一個人扮演,象劉少奇、林彪、胡耀邦和趙紫陽;也可能由兩個人扮演,象現在的李鵬(第二把手)和胡錦濤(第五把手,接班人)。第二把手是隨時可以取代第一把手的人,接班人是准備在某個時間段里接替第一把手的人。

這种政治結构的穩定性取決于第二把手的威望情況和第一把手的年齡狀況。第一把手的威望越高,与第二把手的威望落差越大,政局便越穩定。第一把手的年齡越輕,离被接班的時間越遙遠,政局也越穩定。然而,除非發生不正常的權力更迭,象1989年,熬到接班的首腦一般都不再年輕;由于威望高的第二把手對第一把手的安全感產生威脅,常常在接班之前就被更換,能夠接班的首腦大多威望不高,甚至平庸無能。因此,每個新上任的首腦,都沒有安全感,都有隨時被撤換的可能。他上台伊始,必須進行鞏固權力的斗爭。這樣做了的人,比如鄧小平和江澤民保住了權力,前者撤換了華國鋒和汪東興;后者搞掉了楊家將和陳希同。沒有這樣做的人,失掉了權力,比如華國鋒。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這是第一輪權力斗爭,清除前朝舊臣和异己,被稱為“清道之戰”。權力鞏固之后,自己任用的第二把手的威望也會慢慢提高,因為第二把手在第一線實干,有可能威脅第一把手的地位和安全。為了恢复自己的安全感,第一把手要么讓第二把手干點坏事自己搞臭自己,要么尋找個罪名將第二把手搞下去。第二把手威望越高,搞他就越困難,最容易發生社會大動亂。毛澤東搞劉少奇,造成文革十年動亂;鄧小平免胡耀邦導致第二次天安門事件。這是“中途之戰”。最后,在第一把手接近退休時,為了他身后的名望和子孫的安全,他要清理自己身邊的所謂“定時炸彈”,即有可能在他身后超越他或清算他的接班人。毛澤東棄鄧小平,鄧小平廢趙紫陽,旨在于此。這是“身后之戰”。

“清道之戰”、“中途之戰”、“身后之戰”,這三大戰役,是每個首腦必定要打,而且每戰都有可能導致社會動亂的。動亂的規模和烈度,要看當時政權的權威資源狀況。第一次天安門事件只動用了民兵和棍棒,第二次天安門事件則動用了坦克和大炮,不是因為毛澤東比鄧小平能干,只是因為鄧時代政權權威資源比毛時代的權威資源更貧瘠,無論是革命資源,還是魅力資源。只是因為鄧時代經濟增長狀況良好,其政權才勉強從那場動亂中幸存。如果連這种發展權威資源也失去,象昨天的印尼,今天的阿根廷那樣,上述三大戰役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導致天下大亂。

這就是中國現行的雙向模擬政體的動亂根源,它在政體內,不在社會上。從十年文革,到天安門事件,都是變生肘腋,禍起蕭牆,禍水來自中南海。沒有安全感的首腦,是真正的慶父。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而只要這种體制存在,慶父就是永生的。能最終讓他安息的,只有現代民主政治。中國不要民主行嗎?

(新世紀 4-13-20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江棋生、辛灝年和《北京之春》獲選傑出民主人士獎 (4/14/2002)    
  • 電子信箱遭中共監控 中國民主黨或告「雅虎」 (4/13/2002)    
  • 港民運組織悼念中國民主犧牲者 (4/6/2002)    
  • 楊建利﹕四論非暴力原則與非暴力抗爭運動 (3/23/2002)    
  • 楊建利﹑項小吉關於非暴力原則的辯論 (3/4/2002)    
  • 雲樵:人權是什麼? (2/28/2002)    
  • 胡平:再談雙核心之爭 (2/18/2002)    
  • 中國民主党成員呂新華和王金波因在互聯网發表見解相繼入獄 (2/16/2002)    
  • 曾在大陸受三年勞教折磨的魏泉寶已返美 (2/8/2002)    
  • 中國民主黨成員趙忠民 帶資料赴南京途中被捕 (1/30/2002)    
  • 異議人士張華遭中共逮捕至今下落不明 (1/18/2002)    
  • 嚴家祺:王若望——与三代獨裁者不屈斗爭的一生 (1/3/2002)
  • 相關新聞
    異議人士張華遭中共逮捕至今下落不明
    曾在大陸受三年勞教折磨的魏泉寶已返美
    中國民主党成員呂新華和王金波因在互聯网發表見解相繼入獄
    胡平:再談雙核心之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