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預言「靖康之難」:天星不照 火龍騎日

文/宋寶藍
浩瀚星空,星象變動,人的肉眼都難以觀測,古時異人卻能「看見」星象變化,並依此預知國家災祥。圖為布滿美麗繁星的夜空。(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4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北宋末年出現二位奇人:盲人王俊明與狂生龍伯康。眼盲之人,卻提前「看見」了天星不照,地脈又絕,開封再難做都城;狂生醉酒,大顯射箭神術,留下「火龍騎日,飛雪滿天」的亡國預言

一場靖康之禍,讓宋人受盡了屈辱。如果時光倒流,人們是否會選擇相信預言

北宋時期,四川有一奇人叫王俊明,雖雙目失明,然而心眼慧明,能夠洞曉未來的變局。浩瀚星空,星象變動,人的肉眼都難以觀測,他卻能「看見」星象變化,並依此預知國家災祥。

「天星不照 地脈又絕」 天子喪都城

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描繪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宋徽宗宣和初年(1119年),王俊明曾住在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一天,他對人說:開封王氣已盡。原來他曾讓人在氐房二星宿的下界,放了一盆水,以觀察水面。一天發現天上竟沒有一顆星星能照臨分野。他又讓人在宣德門外祕密掘地二尺,試著取了一塊土嗅其氣,發現地氣已然燥枯消沉,失去了生氣。既然天星不照,地脈又絕,開封又怎能作天子的都城?

王俊明遂即將觀測到的星象和異象,寫成奏疏,呈報朝廷,乞求天子移都洛陽。由於當時的中國太平安寧,沒有發生大事的跡象,大臣們看了他的上書,指責他出言狂妄。於是朝廷下旨,將王俊明逐出開封府界。

宣和七年宋欽宗即位後至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多次進攻大宋,國家陷入危機。宋欽宗想起王俊明的話,召其入皇宮,詢問國運氣數。王俊明仍堅持原來的說法,他對欽宗說:「現在遷都,尚且不晚。」

王俊明還告訴太常博士虞齊年說:「如今國事至此,已不堪再說,唯有四川是福地,可不遭兵禍。您最好返回蜀地,不要拿全家人的性命試禍。」

虞齊年問:「先生會如何做呢?」王俊明回答說:「我的壽數將在今年結束,而且必死於這座城中。只恨死時,都不能與妻子兒女相見。」虞齊年相信他的話,急忙辭官返回家鄉,後來在成都安度晚生。

金兵攻陷開封城之際,宋欽宗急派四名侍衛抬著輿轎接王俊明入宮。然而,王俊明剛到宮門,就聽說金兵已經破城了,當下眾人一鬨而散各自逃命。

雙眼失明的王俊明,只得摸索著下車,隨後即不知去向。後來王家人遍尋不著王俊明。也許如其所言,按照命運的劇本,死在了開封城裡,與城同殞。

「火龍騎日 飛雪滿天」 亡國徵兆

文徵明 關山積雪圖
龍伯康忽然指著地面,對眾人說:「三年之後,這裡將被胡人占據。到時後你們將見識到『火龍騎日,飛雪滿天』的奇異景象。」圖為明 文徵明《關山積雪圖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出現一位狂生,名叫龍伯康。眾人不知他是哪裡人氏,只見他常常遊走在京師。有時,他飲酒大醉,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有時他叉開兩腿席地而坐,笑著唱歌,歌詞詼諧幽默。他自笑自唱,一副旁若無人的模樣。因此人們稱其為狂生。

一天,龍伯康喝地酩酊大醉,醉醺醺地向城外的閱兵處走去。到了閱兵場,他戲耍著彎弓射箭,沒想到一發而中。他接連射箭,箭箭正中靶心。眾人見狀大吃一驚,沒想到狂生箭術如此厲害。

這時,龍伯康忽然指著地面,對眾人說:「三年之後,這裡將被胡人占據。到時候你們將見識到『火龍騎日,飛雪滿天』的奇異景象,這就是京師破滅的徵兆。」說罷,龍伯康唏噓長嘆,難以自禁。

三年之後,到了靖康年間,汴梁真的出現了「火龍騎日,飛雪滿天」的異象。據《宋史》載,靖康元年閏十一月,金兵攻打汴梁之際,天降大雪,約有三尺深,並出現「赤氣亙天」「日赤如火」的天象。此外,還發生多次火災。靖康元年十二月,尚書省發生大火,延燒禮、工、刑、吏等諸部。天降異象,京城失守,北宋滅亡,果如龍伯康所言。

靖康之禍之慘烈,令人觸目驚心。金兵攻陷都城之際,燒殺擄掠,姦淫婦女。除大肆掠奪金銀財物之外,還擄走眾多的宋朝官員和百姓。據《開封府狀》記載,北宋君民,上至徽欽二帝、王族貴戚,下至普通百姓,共有一萬五千多人被金兵擄走,很多婦人被金人糟蹋,淪落風塵。

這場國難令宋人受盡屈辱。《呻吟語》載:「被掠者日以淚洗面,虜酋皆擁婦女,恣酒肉,弄管弦,喜樂無極。」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欽宗二帝為庶人,將其囚禁在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繁華北宋喪於金人之手。

靖康之禍,以慘痛的事實應驗了二位奇人的預言。那些相信王俊明、龍伯康預言的人,及早離開了汴梁,幸免於難。大劫之後,方嘆冥冥之中自有悲憫,預言深奧令人莫測。

參考資料:
《宋史》卷23/卷62/卷63
《夷堅志.夷堅乙志》卷14
《宋稗類鈔》卷7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