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七

【西安事變‧蔣宋夫婦】心不畏死 神予慧智

作者:章閣
在全球圍剿中共之際,我們藉由「西安事變」,回顧蔣公夫婦對共產之惡的超前洞徹,蔣公致力於剿共的苦心遠見。(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題記:本系列文章,筆者以蔣宋夫婦的視角,回顧西安事變前後的歷史,一覽蔣公「安內攘外」決策超越時代的洞見,同時呈現蔣公伉儷的做人理念、傳統價值觀。雖鼎鑊在前,刀鋸在後,蔣公身在虎穴威武不屈,為萬世樹楷模,留正氣在人間。本系列也將再現信仰的力量。面臨國難壓頂,蔣夫人宋美齡於難中不亂。聖誕之日,上天再降神諭。蔣公夫婦依靠正信闖過危難,南京四十萬國民歡迎國主安然歸來……

當時宋美齡對解決西安事變做了一個比喻,譬如修建一間屋子,顧問端納已經打好了地基,兄長宋子文已經樹好了柱壁,至於上梁、蓋頂這些最後的工作,實在是她責無旁貸之事。

12月22日,宋美齡動身前往西安。臨行前的最後時刻,國府高級長官聚集在宋的住所,堅持請她留下來。當時張學良也來電告訴宋美齡,如果她無力阻止中央軍進攻,千萬不要去陝西。即使她去了西安,一旦中央軍開戰,他的軍隊也沒有能力保護她。

宋美齡還是選擇深入虎穴。12月22日,宋氏兄妹携蔣鼎文、端納、郭增愷、戴笠等人飛往西安。國難當頭,時局危險,誰也不知道,夫人一行究竟是福是禍?然而此時此刻,宋美齡神志清明,鎮定堅決,所有的怯意在心中已蕩然無存。

宋美齡獨自思量著:倘若蔣介石不能生還,中國很快陷入分裂與滅亡;倘若有幸脫險,平安離開,那會更加促進國家團結,可怕的禍亂,或許會蛻變成國家一大慶。宋美齡想到這些,心裡萌生「禍中得福」的頌辭。

宋美齡一行先抵達洛陽,她與當地的中央駐軍、空軍將領面談,堅囑洛陽空軍司令,沒有得到蔣委員長的命令,切記不要派轟炸機飛近西安。叮囑空軍司令後,宋美齡啟程飛往西安。此次一去,前途如何,在眾人心裡留下一片懸念,是焦慮的、沉沉的、無解的懸念。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最終的答案。

飛機在西安降落之前,宋美齡掏出一把手槍,交給端納,堅持請他一旦遇到軍隊譁變,場面失控時,讓他當機立斷槍殺宋本人。

老子說過一句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簡而言之,當一個人心裡沒有了怕,其它什麼威脅對他都沒有用。準備以死殉難,這已經不是蔣夫人的第一次。

有一年,宋美齡隨蔣介石去江西某一行營。深夜裡,突然傳來激烈的槍戰聲。她趕緊起身,趁著微弱的燭光緊急整理布防的機密文件,以免落入敵手。儘管在寒冷中,宋美齡被凍得直打哆嗦,然而她心裡泰然自若,身處危境,反而沒有了恐懼。她拿著手槍做好了準備,萬一被敵軍圍攻,無法衝出重圍,她寧可舉鎗自斃,也不想落入敵軍之手。此次西安之行,她同樣做好了殉難的準備。

至於應如何面對那些劫持蔣介石的叛將,她在飛機上思考了很久。宋美齡深知成敗只在一念之間。最後,她決定對待叛將的態度,即使對方行為暴戾,她也必須強力克制自己,儘量保持常態。以溫良言辭勸導叛軍,儘早化解這場危機,是宋美齡此次飛往西安,救出蔣介石的惟一目的。

飛機著陸後,張學良率先登上飛機,歡迎宋美齡一行。宋美齡看到他容貌憔悴,又面帶侷促愧色。為緩和尷尬局面,宋仍像往常一樣,和張學良寒暄。下機時,只以不經意的語氣,請張學良讓他的部下不要搜查她的行裝,她不喜歡紊亂,東西散亂會不容易整理。張學良悚然說:「夫人這是說什麼話,我怎敢這麼做!」

楊虎城也接踵而至,宋美齡也坦然地和他握手,彼此一陣寒暄。看她的表現,就像是偶然到訪此地的常客一樣,令眾人卸下心中的防備。

宋美齡言談間,流露出平和與堅定,使這些叛軍在她面前,不敢肆意妄動,甚至表情都流露出窘迫的顏色。他們看到宋美齡如此從容鎮定,其內心的侷促、焦慮和不安,又都很快釋然。

即使身在虎穴,宋美齡仍是一如往常,堅持向神祈禱,讓心隨著神啟行事。當她得知張學良為事變一事憂煩困擾時,也勸他可以試著向神祈禱,懇求開示。

宋美齡所說的祈禱,並非今人所認為的臨時抱佛腳,而是在生命歷程中,有著長久的薰陶和堅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宋美齡在美國《論壇雜誌》發表了文章《我的宗教觀》。她在文中說到,由於受到其母親的影響,她在幼年接受的宗教訓練,使其養成了做事有恆心的習慣。

關於祈禱的問題,宋美齡對此有一個深刻的教訓。她的母親在去世之前,一直臥病在床。時逢日本侵奪中國東北三省,宋氏兄妹一直對母親保守著這則消息。

有一天,宋美齡與她的母親談起日本入侵的話題,日本虎視眈眈地威脅中國,國府面臨著日方步步緊逼的緊急情況。講到這件事,宋美齡言語激切,突然大聲地喊到:「母親,你的祈禱很有力量,為什麼不祈求上帝,用地震或類似的災禍懲罰日本呢?」

她的母親用嚴肅的目光,看著宋美齡說:「當你祈禱,或求我替你祈禱的時候,切不要拿這種要求侮辱上帝,我們凡人尚且不應當有此存心,何況祈求上帝呢?」

母親對她的教誨影響很深。因為這件事,宋美齡對祈禱有了新的認識。她說:「我知道日本國民因政府對華行動的謬妄而受到苦痛的很多,所以現在也能替日本國民祈禱了。」信仰使她跳出狹隘的個人情感,對人的博愛超越了民族、語言,甚至戰爭本身帶來的創痛。

祈禱,很多人向神祈禱,祈求上帝賜予金錢財富、世俗名望,或者巨大的權力。宋美齡祈禱不是為了這些。她知道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上帝的智慧是無限度的」。提及神與人智慧的區別,她曾舉過一個例子,她說:「我們在山中旅行,只見前面峰巒重疊,一山復一山,莫知其始,莫知其終,但倘有高升天空的機會,那末一切都清清楚楚,可以看明真相了。這或許就是上帝的智慧與我們的智慧的分別。當我向上帝祈禱的時候,他就把我高高地提升到空中,那裡就一切釐然,盡在眼底了。」

因為信仰的緣故,使她看待人生和紛爭,有其透徹的一面。宋美齡認識到超越人之上的力量會更偉大。她曾說:「我知道宇宙間有一種力量,祂的偉大,決不是人們所可企及的,那就是上帝的力量……」她相信:「祈禱時就有比自己更大的力量來幫助我們。」她也深信:「上帝決不會把我們引入歧途的。」她像所羅門一樣,祈求上帝賜予智慧。

宋美齡飛往西安,直面叛軍。在虎穴,她與叛將、共黨斡旋,言談間流露的鎮定與智慧,看待問題的清晰與透徹,都是吾人吾輩今日難以企及。至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她是「永遠的第一夫人」。單就在信仰層面,在當時紛亂的時局下,宋美齡仍能躬身垂範,世所罕見。

參考資料:

1.陳鵬仁主編:《西安事變回憶錄》,《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一、論著。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8:2015-04-20-05-51-14&catid=453&Itemid=258。

2.陳鵬仁主編:《閩邊巡禮》,《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一、論著。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3:2015-04-20-03-22-16&catid=453&Itemid=258。

3.陳鵬仁主編:《我的宗教觀》,《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一、論著。中正文教基金會研究平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2:2015-04-20-03-09-00&catid=453&Itemid=258。@*#

點閱【西安事變‧蔣宋夫婦】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 蔣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領導者,大多數人普遍以為他是一位冷酷的軍事強人,其實檢視他的日記與過去侍衛的回憶錄,可發現許多他個人在私底下與人熱情互動、為人設想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在他「車遊」期間最為多見,而「車遊」則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之一……
  • 西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向北京,這一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關鍵時刻,湖南名士唐才常與革命黨領袖孫中山都在此年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活動,然而這些起義事件最後都以失敗收場,這一年也是革命黨人普遍感到最為低潮的一年,然而孫中山並不氣餒,本文將述說他在惠州起義前後的小故事…...
  • 上海市,不單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自民初以來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中心,同時它也是中國近代革命家孫中山駐足居留最久的地方之一。
  •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不僅是20世紀叱咤風雲的政治領袖,而且是激勵人心的一流演說家、榮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悠然自得的業餘畫家。其是非功過雖有不少爭議,但這位在至暗時刻發出雄壯獅吼的前首相仍被民眾選為「最偉大的英國人」。其危難歲月卓越的領導力,至今仍為英美政要們欽佩稱道。
  • 在浩瀚的歷史洪流中,東西方都很少有英雄人物能夠像成吉思汗和亞歷山大大帝那樣脫穎而出,震古鑠今。亞歷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和第一位大汗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都有著史無前例的征服世界的壯舉。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對各自神的信仰以及對新文化知識的熱衷。
  • 孔祥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穩健、厚重。無論他坐著或站著,就像一座小山。所以當時有人說,用這樣的人管理國家財政,不會發生危險的事,不會禍國殃民。日軍侵華,國難當頭,民生艱難。孔祥熙身為財政部長,時常發表演講,為國民打氣。
  • 在蔣經國總統的一生中,面臨過許多的考驗,在年輕時留學俄國十二年的試煉,日後在抗戰期間的江西主政、組訓青年軍,戰後深入敵營與蘇俄談判,他都憑藉著個人長期歷練的智慧化險為夷,1975年父親蔣介石過世,生死這雖然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命運,但對蔣經國而言這是一種無從形容的喪失,他傳記中自述這一年是人生中「最長的一年」,然而也在這一年,他對於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