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1.19】美國每人可得到三個N95口罩

人氣 1752

【大紀元2022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戴芙若、李言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三(1月19日)晚上7:0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3.36億(336,980,620)例,死亡人數超過556萬(5,563,574)人。

以下是週二(1月18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1,060,747例確診,1,896人死亡;
加拿大13,832例確診,113人死亡;
澳洲84,615例確診,70人死亡;
英國94,634例確診,440人死亡;
法國464,769例確診,375人死亡;
德國112,323例確診,239人死亡;
印度282,970例確診,441人死亡;
巴西140,342例確診,325人死亡;
俄羅斯30,959例確診,673人死亡;
越南38,582例確診,363人死亡;
日本32,087例確診,10人死亡;
韓國5,800例確診,74人死亡;
台灣54例確診,0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白宮:美國每人可免費得到三個N95口罩

專家稱,與醫用口罩相比,N-95類口罩與臉部更貼合,封閉更嚴實,保護性更好。(Shutterstock)

白宮官員說,拜登總統將向美國人免費提供四億個具有高度防護性的N95口罩,以對抗仍在持續的COVID-19大流行;每個人可獲得三個。

白宮表示,這些N95口罩將在與聯邦政府COVID-19疫苗接種活動合作的藥房和社區衛生中心提供。

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的美國最大的連鎖藥局沃爾格林公司(Walgreens)表示將與美國政府合作,「在全國范圍內的沃爾格林選定地點免費提供各種尺寸的N95口罩,發完即止。」

「我們知道口罩是阻止COVID-19傳播的有效方法。我們目前正在敲定該計劃的操作細節,一旦可用,將提供更多信息,」沃爾格林公司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

白宮表示,它們將於本週開始發貨,下週晚些時候開始分發。

「為確保所有美國人都能廣泛使用,每人將提供三個口罩。」白宮表示。

白宮表示,這些口罩將是N95口罩。關於該計劃的具體細節,包括將提供的口罩種類、是否提供兒童尺寸的口罩以及口罩是否可以重新佩戴,目前還沒有立即公布。

週五,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更新了其關於口罩的指南,以更清楚地說明正確佩戴的N95和KN95口罩可提供最大的COVID-19防護。儘管如此,CDC並沒有正式推薦N95。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瓦倫斯基博士上週表示,最好的口罩「是你會戴的那種,你可以整天戴著的那種,你可以在公共室內環境中忍受的那種。」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其更新的指南中表示,它「繼續建議您佩戴最合適的防護口罩,並且一直佩戴。」

CDC指南說,口罩應該貼合面部,沒有任何縫隙,並且足夠舒適,可以在需要時長時間佩戴。

這將是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美國聯邦政府最大規模的向公眾分發免費口罩。

巴拉圭總統阿布鐸染疫 症狀溫和隔離中

2021年12月13日,巴拉圭總統阿布鐸(Mario Abdo Benitez)在佩拉爾塔港舉行的一個橋梁奠基儀式上發表講話。(Norberto Duarte/AFP via Getty Images)

巴拉圭衛生部週二(1月18日)在推特推文宣布,總統阿布鐸(Mario Abdo Benitez)COVID-19檢測呈陽性反應,症狀溫和,目前正在隔離中。

中央社報導,南美洲地區因為傳播迅速的Omicron變異株,COVID-19病例急遽增加。

巴拉圭衛生部說:「我們告知,共和國總統阿布鐸今天COVID-19檢測呈陽性反應。」

「總統症狀溫和,將依據當前衛生規定,繼續防範性隔離。」

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友邦,雙方維持堅實關係已超過60年。台灣在多項基建計劃資助巴拉圭並提供農業援助,在COVID-19疫情爆發時也捐贈醫療設備給巴拉圭。

回應最高法院裁決 星巴克取消疫苗令

2022年1月4日,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一家星巴克咖啡店。(Scott Olson/Getty Images)

星巴克不再要求其美國員工接種COVID-19疫苗,推翻了本月早些時候星巴克自己宣布的政策。

在週二(1月18日)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咖啡零售巨頭表示,它正在回應美國最高法院上週的裁決。美國最高法院上週四(1月13日)以6票對3票否決了拜登政府要求超過100名員工的公司接種疫苗或定期進行COVID檢測的命令。

「我們尊重法院的裁決並將遵守。」星巴克首席運營官約翰·卡爾弗(John Culver)在備忘錄中寫道。

星巴克的疫苗規定逆轉是響應最高法院裁決的最引人注目的美國公司之一。包括大型超商塔吉特(Target)在內的許多大公司一直對此保持沉默。

1月3日,星巴克表示將要求所有員工在2月9日之前接種疫苗,否則將面臨每週一次的COVID測試要求。當時,卡爾弗表示,星巴克領導層有責任「盡我們所能幫助確保您的安全並儘可能創造最安全的工作環境。」

在週二的備忘錄中,卡爾弗表示,公司繼續大力鼓勵接種疫苗和加強劑注射。星巴克公司週二還告訴員工,他們不應該戴布口罩上班,而應該使用醫用外科口罩。

星巴克要求工人在1月10日之前披露他們的疫苗接種情況。該公司週三(1月19日)表示,90%的人已經報告了疫苗接種情況,並且「絕大多數」都已完全接種疫苗。星巴克不會說百分之多少的工人沒有完全接種疫苗。

星巴克在美國擁有228,000名員工。

世衛:Omicron後恐還有新變種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深官員范克霍夫警告說,Omicron並非最後一個變種病毒。(世衛簡報會視頻截圖)

世界衛生組織(WHO)週二(18日)表示,大流行不會以一些國家的Omicron變種趨緩而結束,同時警告,世界各地的高傳染性感染可能會導致新的變種病毒。

根據CNBC在18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的「突發衛生事件項目」技術負責人范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18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說,「我們聽到很多人表明Omicron是最後一個變種,在此之後就會過去。這並非如此,因為這種病毒在全球的一個非常激烈的水平上傳播。」

根據世衛組織的公布,過去一週全球出現的新確診感染增加了20%,全球總計將近1,900萬人確診,但范克霍夫指出,因為有未報告的感染數,所以實際感染數字更高。

世衛組織高級官員艾爾沃德(Bruce Aylwark)博士警告,高傳染性的傳播使病毒有更多的機會復制和變異,提高了新變種出現的風險。

艾爾沃德說:「我們不完全了解事態發展的後果。」「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傳播不受控制的地區看到的大多數情況是,我們為出現的變種以及我們在前進過程中必須處理的新的不確定性,付出了代價。」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這場大流行還遠未結束,隨著Omicron在全球範圍內的驚人增長,可能會出現新的變種,這就是為什麼跟蹤和評估仍然至關重要。」

德國每日新增病例首破10萬例

2022年1月14日,德國柏林的一家檢測中心外,人們排起了長隊,等候進行COVID-19 PCR檢測。(HANNIBAL HANSCHKE/AFP via Getty Images)

德國週三報告了112,323例確診病例,創下了新的單日紀錄。然而,衛生部長警告說,這還沒有達到疫情頂峰。

羅伯特‧科赫傳染病研究所(RKI)表示,在出現創紀錄的感染人數後,德國的COVID-19總感染數為8,186,850人。同時,死亡人數也在週三增加了239人,達到116,081人。

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說,他預計這一感染潮將在數週內達到頂峰。目前,因為Omicron病毒,德國的7天發病率達到每10萬人584.4例。

「我認為我們將在2月中旬達到這一波感染潮的高峰,然後病例數可能再次下降。」勞特巴赫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

他表示,他相信目前未報告的病例數量可能比已知數字多兩倍左右。

他建議,應在4月或5月實施強制疫苗接種,以避免在秋季出現新變種的感染。

弗吉尼亞州家長起訴新州長禁止學校口罩令

2022年1月15日,格倫·楊金(Glenn Youngkin)在位於里士滿(Richmond)的州議會大廈台階上宣誓就任弗吉尼亞州第74任州長後發表就職演說。(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13名弗吉尼亞州家長本週起訴新任州長格倫·楊金(Glenn Youngkin),因為他的行政令禁止學校強制兒童戴口罩。

在提交給弗吉尼亞州最高法院的訴訟中,這些家長稱楊金的命令違反了前州長拉爾夫·諾森(Ralph Northam)2021年通過並簽署的一項州法律。

該法律(參議院法案1303)規定,學校董事會必須按照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要求的那樣,對如何遏制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傳播進行當面指導。

CDC建議在小學實行「室內一律戴口罩」。

原告還稱,楊金的命令違反了《弗吉尼亞州憲法》,其中規定學校的監督權屬於學校董事會。

他們要求法院在該命令於1月24日生效前宣布禁制令。

共和黨人楊金當選的部分原因是他在學校問題上的相關立場,包括反對教授批判性種族理論和保護父母為其子女做出關鍵決定的能力。

瑞典取消對進入該國的COVID-19陰性測試要求

瑞典政府週二(1月18日)表示,前往瑞典的旅客在入境之前不再需要出示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陰性檢測報告。

瑞典於2021年12月28日引入近期COVID-19測試陰性證明的規定,以減緩傳染性更強的Omicron變體蔓延。自那時起,瑞典一再創下單日新增病例紀錄,Omicron變體毒株現在已經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

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旅客不再被認為構成影響Omicron在瑞典傳播的特別風險。」

在過去的幾天裡,瑞典記錄的每日新增病例超過20,000例,大約是上一波疫情記錄的兩倍。

雜誌撤銷COVID-19疫苗不良事件分析 研究人員籲審查

2020年12月15日,在科羅拉多州奧羅拉(Aurora)進行臨床試驗之前,一名藥房調查技術人員手持一劑強生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疫苗。(Michael Ciaglo/Getty Images)

為了掌握一個新軟件操作,傑西卡·羅斯(Jessica Rose)開始分析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數據。然而,她無法忽視她所看到的,並決定公布她的分析結果。

她告訴《大紀元時報》,過程中她進入了一個「怪異世界」。

然而,她與人合著的一篇基於她分析的論文被學術期刊Elsevier撤回。這一情況引起她同事們的注意。該雜誌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

羅斯在以色列的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獲得計算生物學博士學位。在完成對某些蛋白質分子動力學的博士後研究後,她正在尋找新的挑戰。

在切換到一個新的統計計算軟件時,她在尋找一個有趣的數據集來磨練她的技能。她選擇了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

她說她並沒有在數據中尋找什麼特別的東西。

她說:「我不是帶著問題進去的。」

然而,她的發現讓她感到不安。

自1990年以來,VAERS一直在為疫苗可能存在的問題提供早期預警信號。任何人都可以提交報告,然後檢查是否有重復的報告。它們主要是由醫護人員根據以前的研究提出的。通常情況下,每年會有大約40,000份報告,包括幾百例死亡。

但是,隨著COVID-19疫苗的推出,VAERS的報告數量激增。到1月7日,有超過一百萬份報告,包括超過21,000例死亡。其它值得注意的問題包括超過11,000例心臟病發作,近13,000例貝爾氏麻痹,以及超過25,000例心肌炎或心包炎。

羅斯發現這些數據令人震驚,並意識到當局甚至一些專家普遍對這些數據不以為然。

研究:染COVID-19的兒童現嚴重健康問題風險低

研究顯示,兒童感染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後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很低。(ShutterStock)

根據一項國際研究,對10個國家的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患兒產生嚴重後果的風險因素進行了研究,發現17歲及以下人群染疫後遭遇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很低。

這項觀察性研究發表在1月11日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網絡版上,科學家們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新加坡、西班牙、意大利、新西蘭、哥斯達黎加和巴拉圭的41個急診科對超過10,300名兒科病人進行了跟蹤研究。

在這10,382名患者中,有3,221人在2020年3月7日至2021年6月15日期間到急診科就診時COVID-19檢測呈陽性。在COVID-19陽性的兒童中,有735人(22.8%)住院治療,其中107人(3.3%)在14天內出現嚴重後果。

「幸運的是,患COVID-19的兒童從急診科出院後發生嚴重疾病的風險非常低。」該研究共同負責人、芝加哥Ann & Robert H. Lurie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研究部主任托德·弗洛林(Todd Florin)博士在一份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為父母和臨床醫生提供保證,讓他們知道哪些兒童足夠好,可以在社區中進行管理,同時也為哪些兒童可能面臨嚴重後果的特殊風險提供重要的見解。」

推動COVID-19自然之說 科學家獲NIAID超過5000萬美元資助

2022年1月11日,白宮首席醫療顧問兼NIAID主任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參議院衛生、教育、勞工和養老金委員會聽證會,休息時他打了一個電話。(Greg Nash/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對資助數據的審查發現,四位在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起源問題上對公眾輿論起到關鍵作用的知名科學家在隨後的兩年裡從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領導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獲得大量金援。

其中三位科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羅伯特·加里(Robert Garry)和邁克爾·法贊(Michael Farzan)是福西在2020年2月1日召開的電話會議顧問,以應對公眾對病毒起源越來越多的質疑。

這些科學家還在《近端起源》(Proximal Origin)一書的出版中發揮了作用,這篇極具影響力的論文宣傳了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源於自然的說法,並被政府和媒體經常引用。

根據《信息自由法》要求發布的電子郵件顯示,這些科學家曾告訴參加福西電話會議的高級成員,他們有60%至80%的把握認為COVID-19是從實驗室中產生的。

白宮免費COVID測試劑盒網站正式啟動

美國政府新的COVIDTests.gov免費訂購測試網站已在1月19日正式啟動並運行。

美國人可以申請免費COVID-19測試劑盒的聯邦網站週三(1月19日)正式啟動並開始接受訂單。

在週二的測試版之後,COVIDTests.gov於週三正式啟動。

「測試劑盒將完全免費——沒有運費,你不需要輸入信用卡號碼。」政府網站COVIDTests.gov說。

美國郵政服務(USPS)網站表示,訂單將於1月下旬開始發貨。

路透社報導,白宮1月14日曾表示,從該網站訂購時,一個美國家庭可以免費訂購四次測試劑盒,並預計在訂購後的7到12天內收到。

白宮表示,它將優先考慮從COVID-19病例和死亡率高的郵政編碼地區發貨,每天前20%的訂單將發往這些地區。

拜登總統已承諾為美國人購買10億免費測試劑盒,未來可能會訂購更多。

由於測試設備短缺,很多美國人在聖誕和新年假期排長隊等待測試。

在Omicron變體快速傳播期間需求增加的情況下,這批免費測試劑盒旨在緩解全國COVID-19測試的短缺。

訂購免費測試劑盒不需要信用卡,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拜登將提供4億個N95口罩 美國人可免費領取

圖為3M生產的N95口罩。(Photo by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白宮一位官員說,喬‧拜登總統將在美國各地的藥店和社區衛生中心向美國人免費提供4億個具有高度防護性的N95口罩,以對抗仍在持續的COVID-19(中共病毒)大流行。

據該官員說,這些口罩將在下週晚些時候開始對外提供,該計劃將在2月初全面啓動和運行。白宮表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一次個人防護設備部署。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在上週公布的最新指南中說,N95口罩防止病毒傳播的效果比布質和外科口罩更好。然而,CDC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說,戴什麼口罩都比不戴好。

CDC建議,在有大量病毒傳播的地區,每一個2歲或以上的人在室內公共場所都要戴口罩,無論其疫苗接種狀況如何。

聯邦法律要求人們在飛機、公共汽車、火車和其它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

CDC說,N95口罩必須在臉上嚴絲合縫才能正常工作,並警告說攜帶病毒顆粒的呼吸道飛沫可通過縫隙進出口罩。該機構提供了一份概況介紹,說明應該如何佩戴N95口罩。

世衛:上週新增1800萬例感染病例

2022年1月11日,馬薩諸塞州西羅克斯伯里(West Roxbury)的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波士頓醫療保健醫療中心的COVID-19病房,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正在接受醫務人員的治療。(Joseph Prezioso/AFP via Getty Images)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上週全球新的COVID-19病例數超過1800萬,增加了20%。

美聯社病報導,聯合國衛生機構世衛組織在其每週疫情報告中表示,除了非洲,世界每個地區的新增COVID-19感染人數都有所增加,非洲的新病例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全球死亡人數與前一週相似,約為45,000人。

前一週確診的COVID-19病例增加了約50%,而本月早些時候,世衛報告的全球單週新增病例數是疫情開始來的最大增幅。

世衛組織在週二(1月18日)晚間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東南亞上週的新病例增幅最大,新感染人數激增了145%。中東地區上漲了68%。

美洲和歐洲增幅最小,分別為17%和10%。科學家上週表示,美國和英國有早期跡象表明,這些國家由Omicron驅動的疫情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病例可能很快就會急劇下降。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週二表示,這種高傳染性變異「繼續席捲世界」。他說,認為它會導致輕度疾病是「誤導」,儘管研究表明Omicron導致嚴重疾病或住院的可能性低於之前的變體Delta。

「我們擔心Omicron對已經筋疲力盡的衛生工作者和負擔過重的衛生系統造成的影響。」譚德塞說。

他承認,一些地區似乎已經擺脫了最新的Omicron浪潮的最嚴重時期,但警告說「並非所有國家都已經走出困境」。

匈牙利反對黨領導人確診

2021年11月11日,匈牙利反對黨領袖彼得·馬基佐(Peter Marki-Zay)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講話。(John Thys/AFP via Getty Images )

匈牙利政治反對黨領導人週三(1月19日)表示,他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

彼得·馬基佐(Peter Marki-Zay)是一位獨立保守派,將代表一個六黨反對派聯盟參加4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他在其Facebook頁面上說,週二晚上他在電視上表現出輕微的COVID-19症狀後,接受了檢測,結果為陽性。

馬基佐寫道:「我已經取消了所有外部計劃,進入隔離,並繼續在家工作,為政府換屆而工作。」並補充說他已經接種了三劑疫苗。

週三,匈牙利報告了自疫情開始以來最高的每日COVID-19病例數,這可能是由Omicron引起的感染激增。

根據政府的官方COVID-19網站,週三通報了14,890例新病例,幾乎是一週前的兩倍。

匈牙利的真實感染人數可能遠高於報導的數字。週三,政府登記的COVID-19檢測中有近58%呈陽性,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5%或更低。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數據,截至週三,匈牙利有40,686人死於與COVID-19相關的疾病。

英格蘭下週起取消部分限制措施

2022年1月19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離開倫敦的唐寧街10號首相府。(Leon Neal/Getty Images)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週三(1月19日)表示,從下週開始,英格蘭將不再要求人們戴口罩或在家工作,並補充說,科學家們認為,Omicron變種的感染浪潮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達到頂峰。

他說,政府採取了與歐洲大部分地區「不同的道路」,「數據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本屆政府最艱難的決定是正確的」。

包括在家工作的建議、在某些環境中強制戴口罩和COVID護照等的限制措施,將於1月26日到期。

從1月27日起,以下措施更改將在英格蘭生效:

  1. 強制COVID通行證結束,但企業可以選擇繼續使用;
  2. 戴口罩將不再是法律要求,包括在中學教室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但仍會建議在某些地方戴口罩,例如在封閉或擁擠的空間,特別是當接觸到你通常不認識的人;
  3. 結束在家工作指導;
  4. 對養老院的限制將放寬,更多細節待公布;
  5. 但是,如果你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則仍然有法律要求進行自我隔離。

但約翰遜表示,「很快」就會完全取消自我隔離指導。他說,這些規定將於3月24日到期,並補充說他預計不會更新這些規定。

世衛:距離疫情結束還很遠

2021年12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抵達日內瓦世衛組織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Fabrice Coffrini/AFP via Getty Images)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COVID-19疫情遠未告終之際,法國、德國和巴西通報的過去24小時確診數創下新高。Omicron變異株在全球勢頭不減,各國祭出新防疫措施、加速施打追加劑。

中央社報導,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昨天(1月18日)在日內瓦總部告訴記者:「距離疫情大流行結束,還有很長的距離。」

歐洲正處於新一波疫情爆發的中心,德國今天(1月19日)通報單日確診病例飆升突破10萬起,法國昨天通報了近50萬例COVID-19病例。

譚德塞示警,不要將Omicron視為輕微病毒,「平均而言,Omicron(引發的症狀)可能沒那麼嚴重,但有關它是一種輕微疾病的說法具有誤導性 」。

世衛預測,一半的歐洲人在3月前會染上Omicron變異株。

德國官員今天表示,國內過去24小時確診數達到112,323起病例和239例死亡病例,確診者中超過70%是感染Omicron,這也是德國單日確診首次突破10萬。

遭Omicron席捲的法國,最近平均每天約有30萬起病例。法國昨天通報了新增創紀錄的464,769例確診個案。

此外,巴西昨天通報超過137,000例染疫個案,創單日確診數紀錄。

日本首度日增逾4萬例確診 13都縣21日起提升防疫管制

2022年1月19日,東京澀谷區街頭的人流。(Behrouz Mehri/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央社報導,日本全境今天(1月19日)新增COVID-19確診首度超過4萬例,連續2天創新高;日本政府拍板,21日起對東京都等13都縣實施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

日本朝日新聞統計,截至日本時間19日下午5時20分數據顯示,全境新增確診超過4萬例,繼昨天新增32,197例創新高後,今天是連續第2天創新高紀錄。

目前已知日本有25個都道府縣今天新增病例都是新高數字,包括東京新增7,377例、大阪府6,101例、愛知縣2,881例、北海道1,170例等。

朝日新聞報導指出,日本國內去年11月30日出現首例Omicron變異株確診,近期疫情以過去其它變異株前所未見的速度擴散,確診病例數持續急速增加。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首相官邸(行政中心)今天傍晚召開COVID-19對策本部會議,會中拍板將疫情快速擴散的13都縣,納入「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適用地區。

對象為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群馬縣、新潟縣、愛知縣、岐阜縣、三重縣、香川縣、熊本縣、宮崎縣、長崎縣等共13都縣。

期間為1月21日起至2月13日止,加上目前已在實施重點措施的沖繩縣、山口縣與廣島縣,總計實施地區將達16都縣。

「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是「緊急事態宣言」前一階段的防疫管制措施,由日本中央政府決定授權實施的都道府縣與期間,具體的對象地區與防疫對策則由知事判斷,可籲請或命令業者縮短營業時間,違者可處20萬日圓以下罰鍰。

台灣新增54例確定病例 10例本土及44例境外移入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5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6例男性、24例女性、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0例)、菲律賓(6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例)、法國、西班牙及澳大利亞(各2例)、柬埔寨、韓國、英國、厄瓜多及印度(各1例)移入;另14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29日至今(2022)年1月18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8,005例確診,分別為3,214例境外移入,14,73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13例為境外移入。

研究:輕症患者可能出現慢性認知障礙

COVID-19檢測試劑示意圖 (Shutterstock)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COVID-19輕症患者即使沒有出現傳統的「COVID長期症狀」,在感染後6至9個月間,注意力和記憶力仍會出現明顯的退化。不過,這種情形究竟有多普遍,目前還無從得知。

常見的「COVID長期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功能障礙,通常會影響日常生活。

在這項研究中,對136名COVID-19檢測呈陽性但未出現其它傳統的「COVID長期症狀」者,進行記憶和認知能力的測試。

結果發現,受試者染疫後6個月之內,回想自身經驗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有顯著退化。

與未感染者相比,直到染疫後9個月之內,受試者也出現了顯著的注意力下滑。

不過,在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和規劃能力上,受試者似乎未受到影響。這些症狀也會隨著時間慢慢康復。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COVID-19倖存者接受測試時已沒有任何症狀,專注力和記憶力依舊出現退化現象,結果令人驚訝。

研究結果顯示,某些慢性認知障礙可能長達數月之久。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表現出的外顯記憶和注意力跨度分別在六個月和九個月後基本恢復正常。

日本擬對1都12縣實施「防止蔓延重點措施」

2022年1月12日,日本東京街頭,人們在等待過馬路。(Carl Court/Getty Images)

日本週二新增的確診病例首度突破3萬例,當局準備在東京等1都12縣實施「防止蔓延重點措施」。

據NHK報導,防疫措施初步規劃於1月21日開始,持續三週至2月13日結束。

適用重點措施的地區為東京、埼玉、千葉和神奈川的首都圈4都縣以及群馬、新潟、岐阜、愛知、三重、香川、長崎、熊本、宮崎9縣。

加上原本已適用重點措施的廣島、山口、沖繩3縣,總計擴大到16個都縣,覆蓋約一半的日本人口。

捷克單日增28,469個病例 創新高

2021年12月21日,捷克共和國布拉格的綜合大學醫院,一名兒童在接種Biontech/輝瑞的COVID-19疫苗。(Michal Cizek/AFP via Getty Images)

捷克週三報告了28,469例新確診,這是自2020年3月首次出現病例以來,該國的最高單日確診紀錄。

這個數字是上週三12,371例的兩倍多。

目前,由於傳染力強大的Omicron病毒,這個擁有1,070萬人口的國家正面臨新一波疫情。

在上一波疫情中,住院人數在去年12月達到高峰,當時有超過7千人染疫住院。

疫情加劇勞動力短缺 澳洲對來澳留學生與打工者免簽證費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資料圖(Rohan Thomson/Getty Images)

澳大利亞當局擬取消簽證申請費,鼓勵留學生和打工度假者來到澳大利亞,以解決隨疫情升溫而加劇的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週三表示,對未來12週抵達澳洲的背包客與未來8週抵澳的國際留學生,將免收簽證申請費,並鼓勵他們在澳洲旅遊時打工。

目前,國際生的簽證申請費是630澳元(約453美元),而適用於打工度假者的是495澳元(約356美元)。

莫里森說:「想來澳洲的話,現在就來吧。到澳洲度假,同時加入我們的勞動力,協助我們的農業、餐旅業以及其它仰賴勞力的行業。」

「我們將退還所有今天抵澳者的簽證申請費。」他進一步說。

財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他希望申請費的變化能解決目前勞動力短缺產生的「重大影響」。

聯合國:全球旅遊2024年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2021年9月15日,曼谷,一家曼谷出租車租賃公司因為生意遭重創,開始在車頂上種植蔬菜。(JACK TAYLOR/AFP via Getty Images)

世界觀光組織(WTO)週二表示,世界各地的旅遊人數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重回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根據WTO發布的「世界觀光調查報告」(The 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全球觀光業營收去年增長4%,但Omicron變種病毒將在2022年初「破壞復甦」。

報告指,2020年旅遊業營收較前一年減少72%,顯示大流行對觀光產業的重大打擊。

與2020年相比,去年歐洲、美洲的外國旅客人數分別增長了19%與17%。

但在中東,2021年到訪人數掉了24%,亞太地區到訪人數則比2020年減少65%,相較疫情前更大減了94%。

WTO預估,今年到海外旅遊的人數會比2021年增加30%至78%,但仍遠低於2019年的水準。該機構還表示,多數專家認為,至少在2024年前,觀光業難以重回疫情前的水平。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日本央行政策決議前 日圓匯率跌至34年新低
俄副防長受賄醜聞再擴大 一建築公司老闆被捕
【晚間新聞】中共統戰部秘密檔案被曝光
【全球新聞】美法院判小粉紅吳嘯雷入獄9個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