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巨無霸電力壟斷 難解供需錯配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顯現控制與計劃 反常理並會加劇衝突

人氣 1313

【大紀元2022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楚寒石採訪報導)近日,中共啟用了在中國東北地區新建成的核電站,宣稱在6台機組滿發條件下,年發電量能滿足遼寧省社會用電總量的20%。中共國家能源局官員也聲稱,中國電力系統在發電裝機容量規模上全球最大,社會輿論普遍對此質疑。

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電力系統「獻禮式秀成績單」,而中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背後暗藏的動作將給國際國內帶來怎樣的衝擊,引發大眾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計劃建立一批巨無霸型國有企業,壟斷和操控市場,在國際上爭奪話語權。這種一廂情願的做法顯然違背市場法則,存在體制上的缺陷,在中央以國企改革名義「收權」過程中,將與地方政府利益發生衝突,最終將激化中國國內各方面矛盾。

中共號稱建成全球規模最大電力系統卻連續第三年現電荒

9月26日,中共央媒報導,號稱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核電站,位於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台機組全面投產。

同日,中共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宋雯在發改委基建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聲稱,中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系統,發電裝機達到24.7億千瓦。

據北京智研科信諮詢數據,中國電路損失率從2017年的6.4%下降到2021年的5.26%。北京智研諮詢主要業務包含產業深度研究報告、可行性分析、市場調研等。該行業研究諮詢網站目前處於關閉狀態。

然而,據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雲卿在今年1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講話稱,2021年中國最高用電負荷11.92億千瓦,預計2022年全中國用電量及最高用電負荷將有10%左右增長。

中國能源局公開消息與發改委公布數據的矛盾引發民眾熱議。社會輿論普遍質疑:「號稱裝機、電網規模世界第一,為何連年滿足不了用電需求,導致大範圍拉閘限電、出現電荒?」「為什麼24億千瓦裝機卻難保12億千瓦負荷,連民生用電都保不住?」

在發電裝機量比最高用電負荷高出一倍的情況下,中國號稱擁有全球最大的發電量,今年8月為何連續第三年出現電荒危機?

川渝電荒對當地產業造成衝擊

據陸媒「搜狐網」報導,今年8月14日,中共四川經信廳和國網四川公司發布緊急通知稱,從8月15至20日對四川電網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

據中國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台「蓋世汽車」發布消息稱,8月15日,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宣布停產放假。8月16日,豐田汽車在成都的合資工廠暫停運營至8月20日。此外,一汽大眾、神龍、吉利、長安、睿藍等整車企業在當地的工廠,均受不同程度影響。

「中國之光網」在8月19日的報導中稱,限電對眾多集成電路半導體企業造成影響,包括SK海力士、平偉實業、嘉凌新等封測企業,恩智浦、紫光展銳、中星微電子、偉特森、中科芯億達、雅特力科技、重慶西南集成電路設計、芯思邁、弗瑞科技、物奇科技等芯片設計企業,中科渝芯、AOS萬國半導體、紫光DRAM存儲芯片、信芯量子等半導體製造企業。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次電荒危機呢?中共當局和官媒宣稱是:高溫、乾旱。

分析:川渝電荒曝體制僵化、預警和應急預案缺失

據央媒《人民日報》及其網絡平台「人民網」報導聲稱,從6月初到8月底,四川盆地持續性高溫天氣。同時,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也大量減少,水庫蓄水嚴重不足。

然而,「牲產隊2022」在陸媒「網易」發文指出,除極端天氣原因外,還有以下幾個核心原因導致川渝電荒。

一、過於依賴水電。水電受氣候影響大,供應存在不穩定性,不如煤電供應穩定。

二、作為西電東送基地,電力要外送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及上海等省份。調配權不完全掌握,自用電比例不夠用。

三、特高壓電網缺陷,最大能承接500千伏電力輸送,無法及時從外省市擴大電能輸送容量。四川甘孜、阿壩的水電站有大量電力富餘,不但送不到成都,反而造成電力浪費。

時事評論員王赫在大紀元撰文指出,高溫導致用電需求迅猛提升,乾旱則造成水電供應劇減,電荒再次來臨,這只能部分解釋今年的電荒。川渝電荒暴露出的是中共電力體制僵化、預警能力不足和應急預案缺失。

冀北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岳昊博士在國電發展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能研慧道」發了題為「歷次『電荒』背後的邏輯」的文章。

文章指出,從2018年開始,中國電力系統就表現出裝機容量充足而有效容量不足、可發電量有餘而可供電力不足的問題,而且這種現象隨著更高比例新能源並網而越發突出。

事實上,電力系統出現的供給與需求錯配,只是中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掠影。2020年開始,國企無視行業系統性壟斷在效率和靈活性方面的缺陷,朝著超大規模化整合重組按下「快進鍵」,力度和尺度空前。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顯現控制計劃

2020年6月30日,中共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發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方案宣稱,2020至2022年是國企改革的關鍵階段,要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影響力。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中共當局要求按計劃完成國企改革3年行動任務,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

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今年1月17日接受央媒《人民日報》採訪時聲稱,中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2021年完成70%目標任務,2022年上半年(二十大)之前完成主體任務,2022年底全面完成。

旅美中國政經時事專家石山10月1日對香港大紀元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中共試圖通過國家壟斷方式,締造行業巨頭,從而參與全球競爭及影響全球經濟的經濟控制計劃。

「借機收權」將激化各方矛盾

隨著中共央企的超大規模化重組及資源的進一步集中,中央與各地方政府及其支持的地方企業衝突愈加突出。

據央媒「人民網」報導稱,在今年9月1日召開的中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題推進會上,中共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稱,「各中央企業和各地改革三年行動工作檯帳完成率均超過98%。」但改革仍存在「不平衡,存在穿透基層一線不夠、部分重點改革任務形到神不到、改革質量和實效仍需提高等突出問題」。

翁傑明在會議上還聲稱,要大力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要更多企業和地區形成「一業一企、一企一業」新格局。央企之間、央企和地方國企之間要做到跨企業、跨層級和跨地區整合。

對此,旅美中國問題專家季達透露,「我們從接近北京高層的消息人士獲得的信息顯示,中共整個策劃目的就是要進行全面控制。就是通過國企壟斷各個行業來控制整個經濟,通過一場疫情或危機把鄧小平改革開放這些放權讓利的做法轉變過來,把這個權力收回來。」

她還說,中共目前部署在各行業都設一個超大型國企,即「一業一企、一企一業」,全國約有近百家這類超大型國企,並要將這些企業「做大、做強、做精」,這些企業的負責人是副部級或正部級高官,直接由習近平任命。中國共產黨企圖通過這些超大型企業繼續控制中國,同時也要利用這些企業的超級實力在國際上爭奪議價權,影響並要脅國際社會。

季達指出,中共這種發展模式不可能成功,這是體制問題,不能長久。最終會加劇各方面矛盾激化,讓中國社會陷入混亂。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中共爭奪全球鐵礦定價權內情
鄭永年批中共經濟治理弊端文章遭封殺
【財商天下】成立中礦集團 解決中共痛點?
【獨家】中共啟動「基石計劃」壟斷行業 企圖影響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