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您補足退休儲蓄

作者:Vera Gibbons(個人理財作家兼電視評論員)

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為了在退休後依然能夠過上優渥體面的生活,在您55歲左右到60歲出頭之時,您存在401(k)或其它儲蓄帳戶中的資金應該達到您薪金的6至9倍。

退休養老專家Mary Beth Franklin是一名持有「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證照的專業人士,也是《投資新聞》(Investment News)的特約編輯,她說道:「這是一個很實用的經驗法則,但大多數人都達不到這一水準,有些人甚至沒有任何儲蓄。」

事實上,在最近的MassMutual萬通互惠調查中,僅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有信心在預期年齡退休,而且很少有人能確定退休後需要多少收入。

誠然,現在開始存錢養老亦為時不晚,但我們切勿過於樂觀。個人理財網站NerdWallet專欄作家Liz Weston說道:「到了這一年齡段,您需要將40%的收入存起來,才能達到相當於從20多歲開始存10%收入的水準。」

縮小退休儲蓄差距的一種熱門方法是延長工作時間,儘管許多美國人有此打算,但這種方法不一定萬無一失。畢竟,「您可能會生病,遇到經濟困難,也可能會被迫失業,而要在五、六十歲時找到薪資相當的工作是很難的,」Franklin說,「您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您存了多少錢。」

為此,退休儲蓄策略必不可少。另外還要管好您的錢。您可以採取很多行動來奮起直追,但其中有三個理財舉措最為實用有效,它們將有助於確保您過上理想的退休生活。

盡量提高稅收優惠性退休帳戶的供款金額

要補足退休儲蓄,最直截了當的一種方法就是向稅收優惠性帳戶儘可能多存錢。這意味著要盡量提高401(k)(供款金額至少應足以獲得公司配捐)、個人退休帳戶(IRA)或羅斯個人退休帳戶(Roth IRA)的供款金額。企業業主或自僱人士可以考慮參加「SIMPLE IRA」(僱員個人退休帳戶儲蓄激勵配捐)計劃、「簡易僱員退休金」(SEP)計劃、「Solo 401(k)」(自僱401(k))計劃等退休計劃方案。年滿50歲的人士可以向這些退休儲蓄計劃額外「追補」供款。

「任何有閒錢的人都應該繳納此類供款,」Franklin表示,「從長遠來看,它會對您以後的收益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若您從50歲開始每年在個人退休帳戶中額外繳存1,000美元,則到65歲時,您的退休儲蓄可以多出20,800美元,即15,000美元的追補款加上5,800美元的收益,此例中假設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的回報率為4%。

關注房屋淨值

若您家房子有淨值,您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利用它來獲得退休養老金。一種方式是換套小房子。

您的子女已經搬出去住了嗎?另外兩三間臥室空著也不需要了嗎?《起步晚,照樣致富》(Start Late,Finish Rich)一書的作者、個人專業理財師David Bach認為,搬家對您來說可能再合適不過了,「您不僅會在情感和精神上感到更自由、更輕鬆,而且財務狀況也會有很大改善。」

畢竟,以350,000美元的價格賣掉房子,然後花275,000美元買一套新的,您的退休儲蓄就會增加75,000美元。此外,售房所得的前250,000美元利潤可以享受免稅優惠(已婚則為500,000美元)。

您退休後還願意待在現有的家嗎?您可以考慮一下reverse mortgage反向抵押貸款。藉助此類由政府提供支持的貸款,年長的房主(年滿62歲)可以將部分房屋淨值轉換為現金。與其它類型的貸款不同,您不必立即還貸。當最後一位借款人去世、出售房屋或搬走後,才須償清貸款。

有策略地領取社安福利

Franklin說過,雖然您可能很想在符合條件後立即開始領取社會安全福利(誰不想啊?),但請努力抵制這種誘惑。「如果您還很健康,可以晚點領取,那就晚點領取吧。」

畢竟,等待也是有回報的,而且是很大的回報。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在62至70歲之間,您的社會安全福利每推遲一年領取,就會上漲8%左右。如今環境下,您還能在哪裡獲得如此豐厚的(有保證的)回報?等到70歲,您的每月福利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可能比您在62歲開始領取的還高出76%。

「如果經濟狀況不允許您和配偶兩人都推遲領取,那麼你們可以先讓一人領取福利,為家庭提供現金流,減輕經濟壓力,而高收入者則推遲到70歲再領取,」Franklin表示,「後者的福利將增加,並在以後確保獲得儘可能多的遺屬金。」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1.2歲,男性為76.4歲。此外,人類的壽命還在不斷延長。因此,利用退休帳戶、房屋淨值和社會安全福利三管齊下,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需要。

了解更多萬通互惠理財爲退休提供的服務: 請瀏覽萬通互惠紐約市

責任編輯:孫誠

相關新聞
充份利用您的退休金計畫
退休投資第一祕訣:巴菲特90/10法則
通貨膨脹之際 美退休人員如何應對高物價
從大學到退休 美國人各年齡段需要買何種保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