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財新製造業PMI降至48.1 清零抑制經濟

人氣 1649

【大紀元2022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綜合報導)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最新錄得48.1,較8月下降1.4個百分點,與5月持平,同為五個月以來最低,連續三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反映景氣處於緊縮狀態。

經濟學家警告,嚴格的防疫可能抑制經濟活動的任何潛在反彈,「清零政策」增強經濟不確定性,歐美公司正計劃遷出中國。

財新指數與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不一致

今天(9月30日)公布的9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8.1,而8月錄得49.5,該數據連續三個月低於50榮枯線,50之上意味著擴張,之下意味著收縮。

財新PMI與中共國家統計局PMI並不一致。統計局同日公布的9月製造業PMI錄得50.1,回升0.7個百分點,2022年下半年以來首次處於擴張區間。

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大型企業的PMI為51.1%,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7%和48.3%,比上月上升0.8和0.7個百分點,仍低於臨界點。總體綜合的結果呈微幅擴張趨勢。

而財新公布的PMI中,主要分項指數全線下降,除了生產經營預期指數,均處於收縮區間。

9月製造業供需雙降 拖累就業繼續惡化

財新PMI顯示,從分項數據看,9月製造業供需雙降。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為6月以來首次落至榮枯線以下,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處於收縮區間,降至近5個月來最低。

受調查企業反映,疫情和防疫管制對生產安排、需求和供應鏈均造成制約,尤其是出行和經營受限導致需求受挫。在三大類產品中,投資品類產量下降最為明顯,而消費品類銷售降幅最大。

外需方面,海外市場對中國製造業產品的需求加速下降,同時疫情持續造成影響,導致9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榮枯線以下繼續回落,錄得6月以來新低。

製造業供需雙弱,拖累就業情況繼續惡化。由於市場需求疲弱,企業相應減少雇員數量,疊加部分員工因疫情管控難以按時返崗,9月製造業就業指數在收縮區間下降,錄得2020年5月以來最低。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近期影響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增加。9月以來,多地疫情捲土重來,部分重點地區確診病例數較8月明顯增加,製造業生產需求再度承壓,經濟恢復基礎不牢固特徵凸顯。

王喆並稱,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在於就業不足、需求不振、預期不穩,施策重點應集中於促進就業、發放補助、提振需求,並通過傳遞政策信號培育市場主體信心。

嚴格防疫可抑制經濟的任何潛在反彈

《華爾街日報》說,經濟學家警告,嚴格的防疫措施可能抑制經濟活動的任何潛在反彈。許多人預計,今年餘下時間中共會繼續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

高盛(Goldman Sachs)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天,實施某種形式防疫措施的城市在中國GDP中的占比為25%,低於一週前的28%。高盛預計,2023年年中,中共才會放寬防疫限制。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Zichun Huang在今天的報告中告訴客戶,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將繼續處於困境。

報導說,世界銀行和許多投行已將今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或更低。

而野村(Nomura)經濟學家說,9月的前10天,中國主要港口的外貿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上週,野村報告預測,出口迅速惡化將迫使中共重新考慮防疫政策和房地產政策,否則,中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清零政策」讓中國經濟更具不確性

據香港《南華早報》(原文)今天報導,越來越多外國商業機構的調查顯示,歐美公司正計劃遷出中國。

報導援引上海統計局數據稱,6月至7月期間,上海海外投資項目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3%。4月份上海封城,新的外國投資企業僅有13家,而3月份還有305家。

報導說,這就是籠罩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不確定性。從本地分包商到跨國公司,中國的公司都在努力了解商業環境。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前景都顯得越來越黯淡。

政府研究人員和經濟學家傾向於將當前的經濟麻煩視為疫情造成的短期問題。但外國投資者懷疑,中共是否會很快解決最迫切的問題:嚴苛的防疫政策。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雷洛(Alicia Garcia Herrero)向該報表示,「沒有明確跡象顯示,習近平在第三個任期開始時,將改變清零政策。」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國經濟遭三連擊
謝金河:中共將成拉下全球經濟的主要力量
中國5月PMI出爐 分析:政治影響數據真實性
【名家專欄】中國要回到毛主義時代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