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次失業潮來襲 專家:內卷將趨嚴重

人氣 13349

【大紀元2023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近期多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缺乏動能,青年失業率超過20%。專家分析,1970年代以來的第三次失業大潮正在席捲中國,短時間不大可能緩解,未來三年,失業規模恐持續擴大,而內卷將趨嚴重。

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1日刊出由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研究員王明遠撰述文章,題為「到底有多少青年人失業」(文章)。

文章提到1970年代以來中國經歷三次失業高峰。第一次是1973年至1979年,文革期間下鄉的知識青年要求「返城」產生的就業危機,第二次是1998年至2001年國企改革帶來的下崗潮;第三次指2020年後。即疫情爆發後,失業規模逐年攀升,預估2025年來到歷史高峰。

旅美經濟學家李恆青6月5日告訴大紀元,「我是在文革時代出生的,經歷過中國第一次、第二次失業潮,這一次大規模的失業,跟前兩次不一樣,整體形勢越來越不好,我真正擔心的是這一代年輕人,最後對未來失去了希望。」

崗位量遠未恢復 「就業差」持續擴大

「到底有多少青年人失業」一文提供數據顯示,以2023年為例,應屆畢業生總數不只大學生應屆畢業生1158萬人,還包括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564萬人、歸國留學人員60萬人,總數近1782萬人,而這一數據(不包括歸國留學人)到了2025年,預計將達到1900萬左右,就業需求達史無前例的高峰。

北京當局近年來將「穩就業」當做大事。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穩定農民工就業等。不過,「新增崗位數量」從2020年驟降到1186萬人,之後每年維持在1200萬人左右,遠未恢復到2019年1354萬人的水平。

文章提到,從2008年至2018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為7%,每年可以創造1300萬個就業崗位,而未來每年經濟增速下降到4%至5%,要想創造比過去更多的工作崗位,幾乎不可能;而從2020年至2023年,每年新增就業人數與應屆畢業生數量的「就業差」,分別是-249萬、-220萬、-449萬、-582萬,累計下來,有1500萬新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

針對在崗失業人口方面,文章列舉,A股上市企業平均職工數量比疫情前縮水11.9%、10%的企業注銷或停止運營,包括騰訊、阿里、美團、百度今年第一季度裁員率達9%,旅遊、教培、房地產業裁員更是嚴重。全國青年全職職工約2.5億人,若依10%失業或裁員率推算,青年在崗失業人數約2500萬。

文章指,加上近三年約2300萬農民工因為失業而返鄉,其中60%為青年人,意味有1400萬人失業返鄉。綜合以上數據推算,疫後三年共新增5400萬青年失業人口。

當局在統計上做手腳 實際情況更嚴重

李恆青認為,此文首次給出清晰數據,同時提供多個不同視角,對於了解現今中國青年失業情況具有參考價值,不過一些引用的數據來源仍存在出入。

李恆青舉例,以「應屆畢業生總數」來說,不少學校為了刻意壓低畢業人數,「他們採取什麼辦法?不發給學生畢業證,校方告訴畢業生什麼時候你找到工作了,才把畢業證發給你,有學生為了出國,需要畢業證書,必須透過熟人,去請學校開畢業證書,因涉及當局對於畢業生的就業考核,這就是造假!」

河南省教育廳5月30日下發「百日衝刺」方案,要求畢業生在8月31日前找到工作,甚至下令「零就業家庭」和長期未就業的畢業生必須「動態清零」。網友質疑,連就業問題都想搞運動,想必是解決不了問題。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6月5日告訴大紀元,中國大陸失業率的統計確實存在遺漏,首先它抽樣的樣本比例過低,不到0.07%,其次,抽樣對象傾向於有居住地址、有固定居所的人,農村很大比例沒有納入調查,近期官方公布20.4%的青年失業率,也不包含農村。

王國臣分析,而「到底有多少青年人失業」一文,將青年人口定義放寬到40歲,比官方定義的24歲再多了16歲,使得人口基數擴大,「他的估法也不是特別的誇張,最後得出5400萬的青年失業人口,這還算是相對保守的,這也是此文能發表的原因。」

多重因素促使第三次失業潮惡化

文章提到,第三次就業危機肇因於國際經濟環境陡變、百年不遇的疫情等綜合因素衝擊,欲解決此問題,應從改善民營經濟、數字經濟和服務業入手。

王國臣認為,「百年不遇的疫情」或許只是作者表面的說法,更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大陸當局對於民營企業的打壓,才是造成青年失業率高企的主要原因,包括2019年以來的國進民退,對於網路科技公司、房地產行業的監管引發的問題,「這些民營企業才是真正吸納勞動力的主要企業。」

他表示,占中國GDP20%的房地產業下滑後,大量的建築工人找不到工作,以及美中貿易戰後,出口導向的企業用工需求銳減,都是失業問題惡化的主因。

李恆青表示,不可否認疫情帶來重大打擊,2020年初過年前的返鄉潮,大量沿海城市農民工回到家鄉過年,疫情爆發後,根據當時統計,約有2.5億農民工返鄉,最後返回城市的農民工約1億人,「因為已經回到城市的人,帶回消息說,根本就沒有工可做、沒開工,有1.5億農民工沒回到城市。」

他舉例,自己認識安徽的一對兄弟,倆都是大學畢業,2020年7月疫情相對穩定後,弟弟和弟媳回到義烏,原本打工的工廠已經倒閉,待了三週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家,回老家也沒工作,靠打牌消磨時間,「年輕人或許還可以啃老,但是多少農民工返鄉後沒工作,這些失業人口統計上的黑數,是特別需要關注的群體。」

失業引發深層危機 或重回供銷社時代

文章還提到,未來幾年將是就業形勢最嚴峻的時刻:不僅要消化過去三年的失業存量,還要面對未來5年每年繼續積累的500萬青年失業。假使問題沒改善,每四五個家庭就有一個失業人員,將引發一系列深層危機。文末呼籲,改善市場環境,「讓青年人的創業夢想重新燃起來」。

李恆青說,夢想很難重燃,「企業剛投資下去,就被官方搶走,它嘴上說支持民營企業,實際上已經把民營企業家都嚇破膽,誰還再做投資?可以想見未來幾年就業形勢都不妙。」

「包括做小生意的也在『內捲』,大家競相降價,最後導致惡性循環。令人擔心這一代年輕人將因此失去希望,頹廢了,而中南海關心的角度,是年輕人如果老找不著工作的話,可能會造成社會治理上的矛盾,帶來危險。」李恆青說。

王國臣認為,不僅是民營經濟,國有企業都出問題,未來可能會變成全面性萎縮。「連國有銀行都對於金融科技的發展感到不確定性,原因來自於數據監管,更別說當局對於服務業進行思想管制,所造成的傷害。」

「為了解決失業問題,不少國企被要求要吸納青年畢業生,但是國企本身也有業績考核,只能開一年一聘的缺,而不是正式缺,這些都造成隱藏性失業。」王國臣說,「就業問題持續惡化,到最後怎麼辦?可能只能給老百姓一口飯吃,也就是吃大鍋飯,供銷社、下鄉勞動的政策,還是會端出來。」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內外因素衝擊 中國失業潮來襲
中國失業大軍湧入 網約車業人滿為患
中國青年失業率創新高 哥大教授:大學泡沫破滅
中國企業裁員潮加重失業潮 分析:危險的信號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