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藝傳薪】劇場效益有限 山宛然黃武山:珍惜做推廣的機會

人氣 344

【大紀元2023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台北報導)讀者如果搜尋現在的布袋戲演出,會看到一些進入劇場的新穎節目,出身莒光國小「微宛然」的黃武山,早在2014年就走入劇場空間,嘗試「人偶同台」,雖然演出很成功,也接到國外藝術節的邀約,但最後還是因為經費問題無法觸及更大的市場。

黃武山是「亦宛然」1984年進入莒光國小進行校園承傳所培養出的布袋戲演師,自組「山宛然」劇團。黃武山是客家人,為了用最熟悉的語言演出,他借鑑客家採茶戲的音樂、歌曲,並融入客家服飾特色,這使「山宛然」在台語為主的布袋戲界獨樹一幟。

大學念心理、研究所念戲劇,所以對黃武山來說,想要跨界或跨領域拓展掌中戲的可能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2014年及2018年,山宛然分別創作「人偶同台」的新劇《聊齋-聊什麼哉》及《白色說書人》,這可以說是走在跨界的尖端,但他也很快就發現劇場演出的侷限性。

2014年,「山宛然」與「弘宛然」劇團演出的「人偶同台」新劇《聊齋-聊什麼哉》劇照。(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團提供)

「你可以跟其他劇團合作,你可以跟管弦樂團合作,但是必須思考的是合作要做什麼?創作第一個花費時間,演完之後能不能繼續再演也是個問題。」黃武山說,《聊齋》至少演了三次,但台灣的市場、土地就這麼大。

後來新加坡藝術節、美國的偶戲節都來接觸過他,但國外的偶戲節基本上認為一個團就兩、三個人,經費不是很多,而《聊齊》至少是中型劇場以上的編制,光演出和工作人員就要四十人,出去一趟包括機票的費用是可觀的,沒有藝術節出得起這樣的經費。

「除非有經費,否則它就是賠錢,真的是賠錢。」黃武山直言:「我有算過,《聊齋》包括舞台、技術、燈光……至少需要15個人,這已經很極限了。但國外的偶戲團基本上三個人。歐洲的土地又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國家,不用什麼交通費,東西可能貨櫃載過去。我們從臺灣飛過去,又15個人的機票,誰會願意? 」

撇開錢不說,更核心的是跨界對劇種的加分在哪裡。

「你可以打爵土鼓,可以把整個交響樂團搬到舞臺上,這沒問題,但要去思考,你去結合是什麼意義。」黃武山認為,「臺灣可以做的創新很多,當然可以賺錢,但做完對布袋戲來說沒什麼意義,不如老老實實去做推廣,培養觀眾。」

科技重要性不能凌駕於人

現今傳統戲曲的表演團體,多半需要政府經費的挹注才能維持。不諱言,如果政府的「跨界」、「科技」計畫可以申請幾百萬,劇團可能會為了補助而去製作節目。

傳統戲曲學者、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系主任簡秀珍,本身也曾在國家藝術基金會擔任委員,參與補助藝文團隊的審查。就她的觀察,有一陣子幾乎每個團都要作投影,有補助一定要有字幕;投影的效果可能有些做得很好、增強情境,但大多數並沒有特別的需要,只是跟隨潮流,問題是投影很花錢。

「投資在這個上面有點怪,因為所有的表演最重要的是演員的表演。」她質疑:「為什麼不把錢花在讓演員演戲演得更好上面,不然給我們看燈光秀、投影秀就好了,為什麼要再去看人?光雕、投影不是不可以做,而是這是旁支的東西,最後還是劇本要好,演員表演要好。」

這個時代流行這種技術,下個世代也許又是不一樣的技術,技術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她提醒,「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到人身上,因為所有的表演藝術是用人來傳承的,如果技藝沒有在這些人身上,讓他把東西留住,以後的人看錄影、錄音是學不來的,因為這些東西需要老師跟你講很多訣竅,需要老師『開破』,學生才會學得比較快。」

回歸技藝與劇種特性

不論新一代要跨界、結合科技或改編傳統戲曲,都必須顧及「劇種特性」,就是知道什麼是可以改的,什麼是不可以改的。創作者必須去思考,布袋戲不能免除的是什麼?偶戲的特色為何?為什麼用布袋戲來演?什麼東西是人戲做不到的?又什麼東西是偶做不到的?

簡秀珍曾經看過用布袋戲演愛情故事、詮釋「心理狀態」,結果不是太成功,就是沒有考量到「劇種特性」。

她分析:「讓角色去思考心理層次的問題,是把西方戲劇理論套到傳統戲曲上。傳統戲曲並不是沒有塑造角色,而是由外而內的把功夫練到好,就能夠呈現那個角色。或者說是在符合劇情的狀況下,把事情『演』出來,讓觀眾感受到對人情的細微觀察,而不是滔滔不絕的自我表述。」

簡秀珍憂心:「這種困境可能源自部分演師在技藝上沒有辦法突破,或他可能操偶沒辦法做到更好,所以就想用其他的東西來包裝,這可能是要小心的地方。」◇

責任編輯:施暮羽

一起來追劇:「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團」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npuppet

▶▶更多【掌藝傳薪】專題文章

相關新聞
赴中參訪一帶一路 台灣私校恐遭紅色滲透
統測週末登場 若遇地震將依三原則因應
保障身障生升學 大專明年起須提供甄試名額
組圖:傅申教授古書畫鑑賞題跋紀念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