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型態調整 從此不當藥罐子

調整生活型態,遠離藥罐子,成為健康樂齡族。(123RF)
人氣: 16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70歲的黃先生,退休後出門機會減少,睡眠作息與飲食規律大亂,血糖、血壓即使增加藥物也越來越難控制。幸好經由生活型態醫學協助他調整六大面向的生活習慣後,黃先生的藥越吃越少,血壓、血糖與各種生理指數反而越來越正常,讓他深刻體會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奇美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表示,全球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數超過四千萬。這些病症是由基因、生理、環境和行為因素長期累積造成的。令人振奮的是,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可以降低這些風險。

「用藥整合與生活型態介入息息相關」,蔡岡廷說,有些病人看三、四科門診,一天要吞10幾、20種藥,名符其實的「藥罐子」,實在吃不消!希望醫生幫他整合減藥,但如果直接減掉某種藥,會造成某些指數變高,因此必須找到方式取代藥物作用,而改變生活型態就是最重要的方法。

什麼是生活型態醫學?

蔡岡廷表示,生活型態醫學是以基於醫學證據的生活方式介入,生活型態醫學的獨特在於,它將生活方式改變視為疾病治療和逆轉的第一和最重要的療法,達到預防、治療及扭轉疾病的目標。

「健康生活方式不僅是習慣,更是熱愛自己與生活的行為」,針對個案黃先生情況,經由受過訓練的臨床醫師給予治療建議,逐步調整他的飲食與睡眠、控制菸酒,並安排很多團體活動,慢慢的各項健康指數開始趨於正常,不僅找回健康,也得到了嶄新的人生。

健康生活六大支柱

健康生活型態有「六大面向」包括:飲食模式、身體活動、睡眠、壓力管理、避免危害物質以及正向社會連接。

例如,飲食要盡量選擇原型食物、蔬食為基礎,可參考地中海飲食模式與傳統亞洲飲食的健康茶類、發酵豆製品等;活動部分以每週規律的運動訓練,對抗長期久坐的危害。壓力管理,尤其科技業要留心高壓造成的健康問題。至於社會連接,退休後缺乏社會連接與失智症有關,研究顯示缺少社會連接的危害程度相當於每天抽15根菸。

蔡岡廷指出,預防與控制慢性病的關鍵因素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有效壓力管理、充足睡眠、避免有害物質攝入和積極的社交互動。這些要素的融合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強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