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面對困境 工藝家不畏苦開創漆彩的新天地

工藝家張賽青於2023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張賽青提供)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灣南投報導)位在南投縣竹山鎮的欣榮圖書館於今年初展出難得的漆藝創作,其中一件巨幅作品「望鄉沒事」描寫從信義鄉部落遠眺玉山,蔚藍的天空映著蒼翠的山巒,猶見山巔的瑞雪未融,但在極端氣候下,山坡上的櫻花與梅花不約而同綻放。偌大的作品給人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感。

工藝家張賽青出生在南投市,曾先後追隨黃麗淑、王賢民、王賢志等漆藝大師學習,受邀擔任台灣漆文化協會秘書,因而獲得漆工藝人間國寶王清霜大師的指導,喜歡應用各種媒材於漆藝創作,作品參加台灣工藝設計競賽與大墩美展連續獲獎。

貓羅溪社區大學聯合成果展。(張賽青提供)

 難以駕馭的藝術表現

「因為我們人沒有辦法去駕馭天然漆,它對我來講反而提供一種好奇心,每天處在一種不斷的驚奇,感受驚奇的過程是我剛開始接觸非常享受的部分。」張賽青醉心投入藝術20餘年創作不墜,一提起熱愛的漆工藝,她難掩心中的喜悅表示。

首先揭開漆藝神秘的面紗,張賽青介紹表示,「在工藝美術界大部分是加法工藝,比如說畫一張油畫就是顏料不斷地堆疊完成。而漆工藝雖然也是顏料不斷地堆疊,但是它是減法工藝,每畫上一層,在乾燥之後我們就必須研磨、再研磨,把大部分的東西磨掉,然後再進入下一道工序。」

她說,漆的材料性很特殊,乾燥的時候表面會形成一道膜,在乾燥過程空氣中會掉入落塵。由於漆工藝是欣賞它的平、光、亮三大準則,如果沒有磨掉這些落塵,它會變成一種視覺上的瑕疵。因此,漆工藝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磨」,學會「磨」這件事情已經成功一半。

不僅如此,張賽青還介紹說,「漆其實是一個天然的東西,在乾燥的過程當中它會調和空氣中的溫溼度,吸收空氣中的溼度,這和人們理解的東西從濕變乾經過加溫、曝曬的過程不一樣。」並且,「漆做完之後會不斷的變化、變化,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它會變化到哪一點,所以欣賞漆不是欣賞它剛完成,而是欣賞它半年後、一年後整個彩色的變化。」

漆藝創作。(張賽青提供)
損壞的器皿透過漆藝修復。(張賽青提供)
損壞的器皿透過漆藝修復。(張賽青提供)

成功因素取決於大自然加持

「因為漆存在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所以漆藝有一半的因素取決於老天爺。」她回憶表示,2019年,為了趕製在草屯工藝中心苗栗分館的展覽,「望鄉沒事」這麼大的作品在自家狹小的空間進行是促肘碰肩進度極緩,眼看展出的時間一天天逼近,她雖然心裡很著急,但是又不能急,因為「急做不出好作品」。

於是將浮動的情緒沉澱,但隨之而來面臨的是另一個挑戰。「同一個色塊、同一種顏色要同時間把它做出來,這樣材料的變化才有一致性。」在創作天空的色層時,必須控制在兩、三個小時內一氣呵成,但是卻碰巧天公不作美,剛漆下去就突然「啪」來個午後雷陣雨,出現前邊乾了但後面還沒刷的窘境。

「老天為什麼這樣折磨我?」幾次失敗後,她真的生氣了。後來她突然靈機一動,「最近都是午後雷陣雨,不如我早一點起床在中午下雨之前把它做完。」但或許是她的一點抱怨,讓完成的作品又遭逢一場午後雷陣雨,使整個天空的顏色變得深沉暗黑像天災來臨,不得不重新磨掉再上。

「藝術如修行」。經歷數回磨掉再上的過程,最後她一直求菩薩保佑,「光是天空這作品的第一個塊面已經做了七次,折磨了我一個多月,整幅作品後面還有無數次工序啊!懇請菩薩護持。」人家說心誠則靈,她的作品在收件的前一天如期完成。

作品:望鄉沒事。(彭秋燕/大紀元)
作品:青境。(彭秋燕/大紀元)
作品:歡顏。(彭秋燕/大紀元)

結合老舊廢棄物 呈現材質本身

「望鄉沒事」描寫原鄉印記栩栩如生的花朵,花瓣透明明亮而美麗。她的作品不僅表現傳統漆藝的精神,更兼具使用老舊廢棄物呈現的材質美感。張賽青是名實踐環境關懷的藝術家,期望自己在主張環境倫理、循環再生的當下,也善盡社會責任。

她接著表示,「有些東西只是不被主人使用,而不是這個東西已經不具備功能了,所以我把這些東西找來,透過天然漆本身的黏著性、包覆性以及韌性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符合當代社會價值的漆工藝。」

創作時她在不同的時候介入不同的媒材,「戀戀竹蝶」作品中一隻隻仿真的蝴蝶便是由廢棄不用的竹節製作而成。她說,埔里過去曾是蝴蝶王國,但是捕捉回來的蝴蝶都變成藝術品,形成一種生態浩劫,於是她把漆工藝帶到埔里,創作的作品獲得台灣綠工藝產品標章的認證。

一個作品一個故事。她曾經策畫文化資產局的民俗展,在展覽最後一週為展出的媽祖神像獻上的百合花也入畫成為作品。張賽青說,「能在艱困的環境中綻放的野百合,是台灣人的風格象徵。我喜歡它的素樸、隨遇而安的生命力。」蛋殼也能入畫!「光是百合花白色花瓣的部分我就做了八個月,用雞蛋殼壓碎一顆一顆黏上去。」作品「青境」,在2012 年獲得台中市大墩美展工藝類優選。

作品:玉山瑞雪。(彭秋燕/大紀元)
作品:百合四韻。(彭秋燕/大紀元)
作品:戀戀竹蝶。(彭秋燕/大紀元)

忘情創作 車禍後遺症不翼而飛

事實上,張賽青從小家境貧寒,國立南投高中畢業後,便工作存錢,備取考上國立藝術學院,但為了完成父親心願,她很早就走入家庭。在擔任公務員期間,她至雲林科技大學進修取得碩士學位與博士結業,因而兼具文化資產保存、修復、文化機構經營管理與設計策略的學識與涵養。

2001年,張賽青的人生發生轉折,遭遇一起重大車禍,在床上躺了七個月,「我的腦部出現問題,走路沒有辦法走一直線,視覺複視很嚴重,明明是五根手指頭伸出來看起來七八根。」車禍後遺症的折磨讓她苦不堪言,遍尋名醫都無法找到問題。

面對人生的轉折,彼時的她已經跟老師學了一年的漆工藝,可惜學完之後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後來,她在一次參加草屯工藝中心的DIY體驗課程,才又再度燃起對漆工藝的熱愛,「一個月當中做了一百多件菓盤漆器作品,不知不覺,車禍的後遺症竟完全消失了。」

「也許老天爺就是用這樣的過程安排我走入漆工藝,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做漆不斷。」不管怎麼忙,從辦公室回到家已經晚上十一、二點,梳洗後還是堅持做一個工序直到天亮四、五點結束。每天生活在一種等待驚奇當中,雖然只睡一、兩個小時,但她都不會覺得累,不知不覺便累積很多的學習。

時光荏苒,2017年退休後,張賽青開始在南投縣社區大學開設漆藝課程,她的課程頻獲南投縣政府的教學評鑑特優獎,並於2023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在社大的教學中,每位學員背景不同,但是透過製作漆器的過程成為學員紓解壓力的出口。對漆藝,張賽青有無法卸下的肩頭擔。

回首來時路,張賽青有感而發地說,這份成就來自於她的「肯吃苦」。因為小時候父母的磨礪,「凡事靠自己」,「沒有不勞而獲」,再加上成長過程在寺廟中生活的培養,使她做漆不動如山。藝術是上天留給人喚醒記憶的奇妙指引,在艱苦的創作路上,如能堅持不懈,保持善良,便能衝破難關,開拓一片新天地。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