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總統府歡送會 蔡英文:盼台灣繼續團結

人氣 1082

【大紀元2024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5月20日將屆,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今天(17日)出席總統府歡送會時表示,盼台灣繼續團結,未來她將以不同角色跟大家並肩前行。

蔡英文出席「總統府歡送會」

中華民國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蔡英文今天出席「總統府歡送會」致詞時表示,今天現場的總統府同仁,不論是從2016年她一上任就在這裡工作的,或是從2020年以後才來到這裡工作的同仁,「平常都已經聽我講了很多的稿子」。最近她很多行程都是最後一次,所以很多人都來跟她合照,留下一起打拚的回憶,今天也是她最後一次在總統府跟大家說話及合照。

2024年5月17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上午出席「總統府歡送會」時向府內同仁致謝。(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說,通常她到很多地方合照完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謝謝總統」,其實,最應該說謝謝的人是她。真的非常謝謝大家,8年前,她擔負起人民的期待和託付,也帶著許多改革信念,走進總統府。這8年來,他們共同經歷無數挑戰和考驗,也見證台灣的進步和改變。

蔡英文提到,有最後一次,就有第一次。像是在總統府召開第一次原轉會,這8年當中,一起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努力,守護公平正義,也展現台灣的民主價值。在大家的努力下,在她第一任就職後4個月,就打開總統府的門,讓民眾在每週一到週五上午都可以來總統府參觀,真正實踐「人民的總統府」,讓更多人感受到民主的珍貴。

她說,大家都記得各種大大小小的專案。像是第一次舉辦「台灣英雄凱旋派對」,整個總統府都動起來,為台灣奧運英雄喝采,共同慶祝榮耀時刻。還有「來去總統府住一晚」,也是破天荒地讓國外網紅入住總統府,向全世界宣傳台灣的美好。這些過去沒有的專案,都是在大家跨部門攜手合作、共同激盪下,為總統府增添許多活潑氣息,也讓這棟建築物真正帶領台灣走向世界。

「總統謝謝大家,一起創造許多第一次、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和台灣人民共同寫下歷史,促進國家整體發展。對比8年前,我們已經留下一個更好的台灣。如果要留下一句話給台灣,我會說,『希望台灣是團結的台灣。』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對國家好的事情,在我們通力合作之下,一定都可以完成。過去8年是如此,未來的日子更是如此。」蔡英文說。

2024年5月17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出席「總統府歡送會」,並致詞。(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表示,再過幾天,站在這個講台的人就不再是她,以後她講話也不用讀稿機了,大家就有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蔡英文。相信未來在總統賴清德和副總統蕭美琴的領導之下,一定會跟大家一起拚到底,成就更多美好且令人驕傲的里程碑。未來,她會繼續在不同的角色上跟大家並肩前行。

賴清德:盼未來帶領新團隊讓台灣在國際舞台更綻放光芒

稍早,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他要代表同仁及台灣社會衷心感謝蔡總統8年來戮力從公,為國為民、功在國家。這段時間大家應該都發現,蔡總統隨時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因為8年的辛苦工作即將結束,能卸下重責大任,重新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賴清德指出,在國際上,面對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中美貿易戰衝擊、俄烏戰爭影響及中共持續打壓等嚴峻情勢,蔡總統領導台灣乘風破浪,不僅讓國際社會看見並肯定台灣,也讓台灣走上國際舞台的中心。

在國內議題方面,賴清德提到,2016年蔡總統上任時,面臨許多燙手山芋般的沉痾,諸如年金改革、性別平權、經濟轉型、能源轉型、轉型正義及軍事改革等,蔡總統都逐一化解,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與支持。

賴清德說,蔡總統任期內,台灣股市大幅增長,年均經濟增長率也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超過3.1%,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名。此外,蔡總統一直認為經濟果實應該全民共享,8年來持續調升勞工基本薪資並為軍公教加薪。他非常榮幸也很感謝蔡總統在執政期間給他一起努力的機會,他從旁學習到很多。蔡總統已點亮台灣,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他期盼未來帶領新團隊一起努力,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更加綻放光芒。

他也感謝林佳龍在去年1月接任總統府祕書長職務,協助蔡總統處理府內事務,表現非常傑出。未來,林祕書長即將到外交部就任部長,面對新的挑戰。他要代表同仁感謝林佳龍過去一年多的服務,也祝福他未來工作順利成功。

2024年5月17日,中華民國副總統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呈贈總統蔡英文台灣香樟木鋼筆及照片集錦。(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最後,賴清德也祝福蔡總統未來的生活自由自在,未來國家仍需要蔡總統繼續關心國政,並協助新的政府,讓國家能走得更穩、更遠,人民過更好的生活。賴清德也呈贈總統台灣香樟木鋼筆及照片集錦,並致贈林祕書長即可拍復古紙相機及照片集錦。

責任編輯:李天琦

相關新聞
蔡英文政府8年執政表現 不同世代滿意度差異大
新西蘭國會跨黨派友台小組訪台 將會蔡英文
蔡英文見新西蘭議員訪團:共同維護印太和平
蔡英文:資安產值邁向80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