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鄧醫談養生】肛門瘻管中藥治療 清熱解毒

文/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對肛門瘻管的看法是溼熱內蘊及瘀血阻塞,中藥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中藥為主。(123RF)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17日訊】肛門瘻管是肛門直腸旁,肛門腺體與肛門周圍皮膚異常相連形成的管狀通道。肛門瘻管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肛門腺體感染,當肛門腺體受到細菌感染,可能會導致膿瘍形成。如果這些膿瘍沒有得到適當治療或反覆感染,就可能發展成肛門瘻管。

除了細菌感染,肛門瘻管的形成還可能與其他次要原因有關:結核菌感染、潰瘍性大腸炎、骨盆腔膿瘍、直腸或肛門癌、手術或外傷、放射線治療、血癌或淋巴癌、克隆氏症,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肛門腺體的異常通道形成,從而形成肛門瘻管。

肛門瘻管的症狀可能包括,肛門周圍紅腫熱痛、倦怠感和發燒、肛門內劇痛、肛門周圍出現膿性瘡口、腫痛和出血等。治療肛門瘻管通常需要口服或局部抗生素來控制感染,並且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避免復發。

手術方法包括廔管切除手術和廔管切開手術等。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使用串線療法,這是一種將縫線沿著廔管纏繞、紮緊的方法,使得廔管上方的肌肉組織因壓力而壞死,因而達到治療目的。

預防肛門瘻管的方法包括調整飲食、固定排便、避免便祕、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炸物、辛辣食物、酒精等。此外,保持正常的作息、心理健康、重視肛門處衛生,並定時運動。

中醫對肛門瘻管的看法是溼熱內蘊及瘀血阻塞,中藥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中藥為主。標準治療應該是先清熱解毒,剩下未痊癒部分再考慮手術治療。

清熱解毒可採用「五味消毒飲」,組成是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消散疔癰。消腫散結可用「真人活命飲」,成分是金銀花、陳皮、當歸防風、白芷、甘草、貝母、天花粉、乳香、沒藥、皂角刺。用好酒煎,用酒以行藥勢,可消腫潰堅。

其中銀花清散癰腫;當歸、乳香、沒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防風、白芷疏散外邪,使熱毒從外透解。陳皮行滯以消腫;貝母、天花清熱散結;皂刺通膿潰堅,甘草清熱解毒,和中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則熱毒清而血瘀去,氣血通而腫痛消,則瘡瘍自癒。活血可再加上丹參、赤芍、丹皮等涼血活血。治療後膿瘍潰散,如尚未收口,再考慮手術將瘻管摘除。◇

責任編輯:黃郁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