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年經濟成長減緩 台灣、南韓恐受波及

標籤:

【大紀元12月24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綜合報導)由於中國大陸設法抑制產業擴張,並極力避免汽車、地產與鋼鐵出現供給過剩窘境,影響所及,經濟成長居全球10大經濟體之冠的中國大陸明年的成長腳步可能放慢,由原先預估的8.6%降到8%。

彭博社調查10名經濟學家預估全球第六大經濟體─中國大陸明年成長率將降至8%,相對今年成長預估為8.6% ,根據調查,中國人行在增加銀行準備金,並限制部份融資借貸以抑制產業擴張後明年授信可能進一步趨嚴。

大陸汽車、冷凍設備與行動電話供給是消費支出與收入增長的二倍之多,中國擔心削價競爭恐導致企業破產及壞帳增至5000億美元,設法為投資降溫的舉動恐波及南韓與台灣等各國經濟,因為中國已是南韓與台灣主要出口市場。

亞洲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Andy Xie表示,「多家公司恐出現虧損,壞帳將將陡增。」

標準普爾11月預估中國大陸國有銀行壞帳比高達45%,比官方報告多出二倍之多。

標準普爾本月稍早表示,中國恐怕出現供給過剩的產業有汽車、消費產品、鋼鐵、製鋁、地產與電信設備,由於存貨遽增37%,中國11月汽車售價下滑4.6%,大陸政府預估明年汽車生產將由今年預估的425萬輛增至500萬輛。

研究機構Automotive Resources Asia Ltd.總裁Michael Dunne指出,「政府若袖手旁觀,汽車公司將毫無利潤可言。」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 AG董事長Bernd Pischetsrieder與投資夥伴日產自動車NissanMotor Co.執行長Carlos Ghosn今年10月即對中國汽車投資過熱表示憂心。

福斯、日產、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rp.與其他國外汽車大廠迄今已砸下將近200億美元與中國本地汽車業者合作生產汽車。

據了解,大陸政府可能直接下令禁止商業銀行對汽車製造商提供融資借貸,以及各地方政府不得興建與擴張廠房。

中國大陸有超過百家汽車製造商,其中四分之三汽車年產量未達一萬輛,據了解,中國不久將推出新辦法以協助小型汽車製造商進行業務重整。

至於眾所矚目的人民幣匯價,美國聯準會 (Fed)主席葛林斯潘上月指出,中國可能必需取消8.3人民幣緊釘1美元匯價以抑制貨幣供給成長與經濟成長「過熱」。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本月接受官方新華社訪問時表示,中短期內有必要進行系列變革,其中包括放寬人民幣交易區間。

彭博社調查7名經濟學家,其中有6人預估中國明年將放寬人民幣波動幅度,允許人民幣升值。香港德意志資深經濟學家Jun Ma在12月15日出爐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明年有超過五成的機會放寬人民幣波動區間,時間可能是在明年中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董建華最新民調僅四十二點七分
吳敬璉稱中國經濟出現過熱
台灣11月外銷訂單歷年第三高 製造業生產指數歷年次高
吳儀坦承中國愛滋病防控形勢嚴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