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性和藝術的本能面前—評電影《英雄》

安魂曲

人氣 38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1日訊】作者來稿。

(這次張藝謀的《英雄》在海內外上映之后,我就一直有一個心愿:那就是也為《英雄》再寫一部高質量的影評,也算不辜負這電影投資商和張藝謀導演、全明星班底的巨大投入。

但初看《英雄》,我本能地對其荒唐說教的主題故事感到厭惡,因此不知不覺就忽略了該電影中很多值得我們仔細欣賞、認真回味的情節、內容尤其是藝術表現手法。好在這以后我被一种說不出的東西所吸引,又回過頭去看了整整三遍(大家千万別笑),每次都有新的心理體驗和感受,到今天為止,終于覺得自己完全看懂了此片,可以提筆完成我寫這篇《英雄》影評的心愿了。:))

一、一次失敗的政治說教嘗試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各界對《英雄》的批評可以說是鋪天蓋地,几乎全部都主要集中在其政治意義,也就是其明顯充滿愚民說教意味的、那段荒誕不經,doesn’t make any sense的“為天下而放棄刺秦”之主題故事上。而另一方面,為《英雄》所做的辯解則紛紛強調這部電影的娛樂性、淡化其政治色彩,這种“究竟是政治電影還是娛樂電影”之爭論本身就很說明一些問題。

張藝謀導演的《英雄》,究竟本身有沒有美化專制帝王、宣揚“天下統一”、鼓吹放棄“刺秦”的政治說教出發點?我相信這是一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張導知觀眾更知”的無須過多說明之問題—-拋開其明顯違反歷史事實、文化背景、人性本能胡編亂造的“英雄放棄”故事情節不談,單單看看在《英雄》首映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扮演“殘劍”的香港英雄梁朝偉,是如何從“英雄放棄”、“天下為重”迅速引申到“六四鎮壓有理”上這一段電影之外的小插曲,我們就不難明白《英雄》的幕后策划影響勢力究竟是想告訴中國人一些什么潛台詞了。

但我在這里卻不想重复目前已經成為《英雄》影評主流的“愚民動机批判”路子—-我希望在這里分析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究竟立意說教、有心愚民的這部《英雄》大片,它本身實現了它本來所希望達到、或者至少是在賺錢的同時順便達到的美化“為天下放棄刺秦”之“英雄”的目的么??

—答案顯然只有一個,這就是:完全沒有!

要弄清楚這一點并不難:只要看看网上网下所有和《英雄》有關的影評、网文、帖子,我們就不難發現:那些為《英雄》辯解的、明顯在數量聲勢上占處于劣勢的評論,几乎都只敢從“別太強調這部娛樂大片的政治性了”這一角度去反擊針對《英雄》的鋪天蓋地政治指責;卻几乎看不到任何敢于理直气壯站出來正面反駁:“為天下統一就應該放棄反抗、張藝謀這故事講得很有意義”的從政治角度和道義層面針鋒相對的相關評論。

—甚至就連張藝謀導演本人,也根本不敢正面堅持他胡編亂造的“放棄刺秦”故事本身是多么地在道義上理直气壯,反而也是在那里百般強調“《英雄》不過是個娛樂片,從這個角度看它顯然成功了”—換言之,想為“放棄刺秦”的“英雄”行為辯護?就連張大導演本身也自覺沒有底气。:)

不僅如此,《英雄》的明顯愚民說教主題,在至少獲得了“注意力經濟”巨大成功的同時,反而產生了同這种愚民說教本意正好背道而馳的反效果—-這就是,在無意間讓“為天下放棄刺秦”這一“英雄”行為和結局本身,反而成為了觀眾不解、遺憾、嘲笑甚至厭惡的對象。其標志就是:几乎每一篇從政治說教角度諷刺“英雄放棄”的幽默文章小品,都會引來网友讀者們會心的一笑。甚至連無名最后和秦王之間無病呻吟的那段長篇“二人轉”,也忽然在一夜之間成了中國電影中的一段幽默對白經典:)

總之,《英雄》企圖告訴觀眾:“放棄才是真英雄”,但結果卻是觀眾紛紛不解:“硬要放棄不是有病么?”《英雄》企圖美化殘劍、美化無名,最終美化秦王,但最后的實際效果卻是丑化了殘劍、愚化了無名、惡化了秦王—-如此結果,當真是張藝謀導演不得不事后面對的一大諷刺。一場精心策划的愚民說教,几乎是從其“見光”首映的一開始就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為什么會這樣??

二、人性心理和觀眾的本能抗拒

因為電影本身的藝術性,因為觀眾的心理本能。要是認為一部電影只要“主題正确”,就肯定會產生相應的的政治宣傳效果的話,那就未免“張導也把一部電影想簡單了”。:)

關于英雄這部故事情節尤其是結局頗有些怪异的電影,我曾經有心用身邊人做了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對象是我老婆,她對這段歷史了解不多,也談不上什么政治傾向性。她看完電影我問她自己的看法,她的回答很有意思:“(刺秦俠客)他們不肯殺秦王,可他們自己卻總共死了三個人!”

—顯然,在我老婆看來,這种“自己死了三個人”的“不殺”結局,似乎有什么地方很不對勁。

另一個實驗對象是我的一位大陸朋友,他平時的政治觀點大概更接近“愛國賊”一些。他看完則撂下一句很典型的話—“我看無名殘劍都是有病!都到身邊了干嘛不殺?”

—看來,即使對那些在政治上很可能認同“天下統一”的中國觀眾來說,《英雄》這部片子最后“不殺”的結局也頗顯得有些突兀、不合情理,因此讓人難以接受。

關鍵還在于《英雄》這部片子全部政治說教的重心,以及全片的故事高潮—無名放棄刺秦這一結局,實在是太不符合人之常情,太容易引起觀眾的本能抗拒了。

—《英雄》這部片子既然叫“英雄”,肯定是希望觀眾去欣賞、學習這些大俠“英雄”,但問題是這些“英雄”們的結局呢?

無名被万箭穿心、殘劍則死在自己的心上人劍下。。。在觀眾看來這無疑是一出悲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沒有一個觀眾是愿意看到他們所欣賞的英雄主角最后悲劇性收場的—-看看美國那些同樣有不少“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宣傳色彩的大片便知:几乎所有這類影片最后的故事結局都是皆大歡喜,因為只有讓“英雄”最后胜利,“英雄”的行為本身和背后所依据的道德价值觀才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所認為有意義嘛。

當然“英雄不死”也不是沒有例外,但在好萊塢電影中,英雄之死,卻一定要換來讓觀眾看得著、覺得值的什么收獲—比如《冰峰搶險隊》中游客的獲救、或者“Terminator 2”中殺人晶片的永久毀滅。。。等等,總之必須要讓觀眾覺得reasonable, make sense。同時,“英雄之死”尤其是那些自我犧牲,也最好在觀眾看來有著明顯的“自己不想死,也曾努力奮斗,但最后非犧牲不可”的邏輯,這樣觀眾原本脆弱的心理才可能接受這种悲劇性的結局。

—假如英雄犧牲了、卻沒換來什么明顯的收獲,同時英雄犧牲自己的理由也很牽強附會,那么這樣的“英雄”最后就一定不會得到觀眾的認同;觀眾甚至反而會覺得“英雄”的行為根本不合常理、難于理解、毫無意義,最后有意無意地得出“這人太傻”、“這樣做毫無必要”的心理結論。到了這步田地,“英雄大片”就几乎注定成為“反面教材”甚至“幽默諷刺劇”,不僅不能突出、反而事實貶低了“英雄”的道德价值觀。

很不幸(其實是很幸運),張藝謀導演的《英雄》這部片子,就恰恰跌入了這种“讓英雄劇毫無必要地成為悲劇”之觀眾心理學陷阱,終于使得其原本希望實現的政治說教适得其反。

看過《英雄》這部片子的人,大概沒有誰會不認為這是一出悲劇的:离成功只差一步的無名被万箭穿身,其最后的厚葬結局与其說是一种安慰,還不如說是他自己悲劇的高潮。而殘劍死在自己的心上人劍下,飛雪則親手殺了自己的心上人。。。看到這里,觀眾的心情,大概決不會有一點欣慰和收獲的感覺的—至于“英雄犧牲自己換來天下統一”這樣導演特意安排出來作為最后歸宿,希望觀眾理解的“喜劇和收獲”成分,很遺憾,在片中卻几乎沒有得到任何直接表現,唯一能讓觀眾留下一點印象的,不過結尾一片悲劇气氛下那一點很蒼白的旁白和字幕罷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其讓觀眾從悲劇和沉重中突然振奮的可能效果几近于零。

何況,即使是這個導演特意安排出來希望觀眾理解的“天下統一”歸宿,在稍微了解一點戰國秦漢史、了解秦始皇統一后焚書坑儒、民不聊生,最終短短37年就天下揭竿而起這种“天下”之專制性、殘酷性、短命性的觀眾面前,也不過是一個充滿諷刺意義的天大笑柄罷了。

—當然有的人會反駁說:《英雄》一片中真正想最后突出的“英雄”其實并非無名殘劍這些大俠,而應該是秦王才對呀!

很可惜,作為一個“英雄”來說,片中的秦王卻几乎毫無任何英雄應該具備的道德人性感染力—連秦王自己都在片中承認“他們三人,還有你,舍身取義,寡人自愧不如!”。如果說無名、殘劍這樣的“英雄”還畢竟有著臨危不懼、犧牲自我、為愛獻身這些容易被觀眾所認同的英雄表現的話,那么秦王則除了在明知自己非死不可的情況下主動交出佩劍這一多少含有“死中求生”計謀意味的大膽舉動外;剩下的,就完全是一個最多不過很有點威嚴的專制君主形象了—-一個人坐在孤獨的大殿里,不敢讓人近身,反映了其內心的怕死膽怯;而最后下令對無名万箭穿心,則是典型的無情無義。。。如此的秦王形象,要說能真被觀眾認同成為《英雄》中的真正“英雄”,那么除非能碰上早就心中崇拜秦皇漢武之統一天下赫赫武功的毛澤東這類人物了。可惜的是,這种人在百姓中從來不會多。

就這樣,一部武俠片《英雄》,最后卻讓所有可能讓觀眾認同為“英雄”、并隨著情節的推進開始慢慢喜歡上的武俠人物紛紛不得好死或者不得好活,而換來的,不過一個空洞的、完全沒有任何說服力的“天下統一”字母和旁白!怪不得几乎所有觀眾走出電影院,要么是感覺一頭霧水“看不懂”;要么就心中本能遺憾:“無名最后為什么不殺了秦王呢?”。。。用理由荒唐的悲劇性結尾來企圖向觀眾宣傳“英雄”們“為了天下不殺”的道德价值觀/政治說教,無怪乎絕大部分觀眾要為無名殘劍他們感到不值了。:)

—-這就是觀眾心理本能的必然反應,也是正常人性對“為了空洞政治大義犧牲掉有血有肉的英雄個人”之偽善价值觀最本能的抗拒。《英雄》這場精心策划的愚民說教,首先就栽在這個致命的地方。

三、藝術表現和政治主題唱了反調

就這樣,一部被很多人痛斥為“政治說教”、“愚民鬧劇”的《英雄》大片,由于其故事情節尤其是最后悲劇性結局設計的極不合理,其本來希望達到的政治宣傳效果卻适得其反—-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不以導演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宣傳效果,我們反而很有必要把《英雄》這部電影認真推荐給每一個中國觀眾了,因為一切討厭它故事編造政治動机的人,都大可以對它的宣傳效果具有充分的信心,所謂同結局反而客觀批判了“招安”之《水滸》一樣的“反面教材”也。:)

客觀來說,《英雄》這部片子,拋開其适得其反的政治說教性之外,它的价值也絕不僅僅限于一部娛樂大片那么簡單。我個人認為它還是很有些藝術魅力的,不然,我本人大概也沒有反复看它三遍的興趣。

—有趣的是,《英雄》這部片中,真正值得欣賞的那些藝術表現場景、形式、細節,倒似乎都在不約而同地和它宣揚“為了天下統一宁可放棄反抗”的政治主題在暗暗唱著反調—-

首先我們最容易注意到,也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后最覺得有藝術感染力的地方,就是它貫穿全劇的主題音樂—

無人能否認這段主題音樂的獨特魅力。我建議大家不妨試試不看英雄的畫面,而完全去听它,那么你會從電影的一開頭,就被這段反复重复的動听音樂所帶入一個遙遠蒼茫的環境之中。。。而這樣的環境,真的和《英雄》這部片子的虛构背景結合得很好很好;甚至在這樣動听的音樂下,很多的布景畫面在我看來都是多余。

但這段主題音樂的真正价值,卻在于其旋律中所隱藏不住的那种哀傷無奈和悲憤纏綿,這也恰恰是我最喜歡它的地方。如前所述,《英雄》其實講的是一個doesn’t make any sense的悲劇性故事,但悲劇畢竟是悲劇,這一點連張藝謀導演自己也無法隱藏或利用“天下統一”歸宿沖淡。而對于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電影來說,那樣哀傷無奈、悲憤纏綿甚至經常讓人感到有力無處使、有話無處說、有情無處訴,總讓人不免質問蒼天“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的主題音樂,難道不是它最好的藝術搭配和表現形式么?

我甚至有一种感覺,這樣的音樂,倒真應當是女俠飛雪在殘劍無名先后因“放棄刺秦”慘死后,她自己所一個人回憶時譜寫的—-當然,飛雪是最不情愿、也最不甘心“放棄刺秦”的,莫非,飛雪之心也恰恰是這段主題音樂作曲者的真實之心或至少是潛意識?

除了主題音樂外,《英雄》中最具藝術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攝影和布景—-尤其是對色調的運用,這几乎成了張藝謀導演出道以來的招牌大菜,而在《英雄》這部大片中,我們又再次看到了當年張藝謀拍攝《紅高粱》時,主要利用鮮明對比的主題色調進行直接藝術表現的典型風格。

另外,由于《英雄》此片的投資商財力雄厚、可以讓劇組精益求精,因此該片的攝影和布景确實都几乎達到了一种美侖美央的完美境界,從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和藝術感受。

—但張藝謀最后導演、拍攝出來的《英雄》,其色調布景究竟可能給觀眾帶來一种什么樣的視覺對比和心理暗示呢??

假如讓每一個觀眾回味一下《英雄》這部電影的話,他們的大腦中,几乎都會出現兩套完全不同,甚至形成鮮明對比的“畫面系統”。

—一套是以秦王宮殿、武士為代表的灰色調尤其是黑色調畫面,給人的感覺是威嚴、冷酷、單調,但尤其更讓人感到壓抑和恐懼。面對這樣一套直接代表專制王權的畫面系統,觀眾會不由自主地、本能地感到一种心理上的不快。

很多細節方面的處理就更是這樣,更讓人對專制王權產生本能反感。

比如秦王一個人孤零零坐著的那個大殿,給人的感覺就是無比的陰森恐怖、毫無生气,而秦王身披的甲胄和他面前鬼火一般的燭光,都更突出了這個專制君王的可怕而又可怜—你會喜歡這樣的環境和這樣的“大王”么?你又真的會相信一個整天居住在如此陰森恐怖環境中的君王,會理解“天下”的真正含義么??—-當然不會,但很可惜,中國5000年代的帝王君主,多半恰恰就呆在類似的、故宮一樣的環境里,雖然不至于“百步無人”那么夸張。

再比如最后秦王手下紛紛大喊“大王:殺不殺?殺不殺?!”的那個場面,我們看到秦王身邊,擁擠的都是一些彎腰躬身、目不敢視、(黑色)服飾、姿態、言語、腔調都完全一統的太監一樣典型打扮的角色,給人的感覺完全不是什么“執法必嚴”的堂堂正正、甚至根本不象一個大國的高級官吏,而恰恰都是些整齊划一的奴才—而与這些小丑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恰恰是包圍圈中無名一個人的瀟洒自如和凜然正气。

秦王的軍隊武士就更是這樣,觀眾們看了他們作為一部高效率殺人机器的整齊划一、單調威嚴,可能會本能地感到几分震撼和一絲恐懼,但恐怕不會有什么人會樂于成為這部高喊“風!風!大風!!”殺人机器面前渺小的無名或者趙國師生。對于觀眾來說,還是殘劍、飛雪二人聯手行刺,兩點綠色在3000快黑衣黑甲中來去自如的場面更容易讓他們感到由衷的放松。

—另一套畫面系統呢?則是和前一套代表專制王權的畫面系統形成鮮明對比的“俠客畫面系統”,或者更貼切些,是“自然和民間畫面系統”。

這套畫面系統的自然、瀟洒、輕松,尤其是那种可愛的真實的美,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套畫面系統中,我們看到了大漠的風光、桂林山水的秀麗、琴棋書畫的意境。。。還有大俠甚至平民們服飾的輕盈瀟洒。。。它們都是那么地色彩丰富,那么地隨意自然,那么地。。。自由。

我甚至不需要舉出很多的細節做例子,因為它們簡直就是我們尋常百姓所處、所愛的大好河山本身;也是每一個武俠小說愛好者心中理想的“俠之天下’。因此每一個觀眾的內心深處,應該都會本能地覺得它們都要比上面那套代表“專制王權”的畫面系統更親切、更可愛得多。

—《英雄》這樣的“王權–民間’畫面系統典型分割,無疑是十分恰當并且貼近歷史的。但這卻給這部顯然負有政治說教任務的片子反過來出了一個難題:這值得讓大俠們犧牲自己放棄刺秦的“天下”,究竟是前面那一個威嚴、冷酷、單調,讓人感到壓抑和恐懼的“天下”?還是后面那一個自然、瀟洒、輕松、寫意、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天下”呢??!!

假如單單從這部片子中張藝謀導演最擅長的攝影、布景藝術表現形式來看,無疑,觀眾們會本能抗拒著后一种更貼近自然人性的“天下”被前一种讓人感到壓抑恐懼的“天下”所征服、所“統一”的。

顯然,這樣的藝術效果,再次走上了《英雄》這部片子政治愚民說教用意的反面。

四、万箭齊發的場景和“天下”主題的反動

不僅如此,在《英雄》此片中,甚至還真的出現了“專制王權”之“天下”和“自然民間”之“天下”兩者直接激烈沖突的一段情節尤其是場景,而在這段情節的表現手法上,導演几乎是在親手摧毀自己這整部《英雄》多希望讓觀眾最后相信的那個“天下”謊言—在這里,藝術家的反專制本能終于不經意地戰胜了。

—這段情節,就是片中秦國大軍兵臨趙國陘城城下,万箭齊發的那一幕。這段情節本身特別耐人尋味,就在于它不僅直接揭穿了秦王和殘劍“天下”的“和平”謊言,而且更直接讓民間發出了不屈不撓的吶喊。

試看:當那明顯從“專制王權”畫面系統中走出來、統一黑色調的秦國軍隊兵臨陘城城外,進入本來屬于“自然民間畫面系統”的大漠風光的時候,這股代表著“天下統一”的強大勢力,究竟對“天下蒼生”都做了些什么?!

—是侵人國土、在沒有受到任何反抗情況下針對几乎不設防平民目標的万箭齊發!
—是讓那些可怕的箭支,一個個穿透房頂,射入本來和平宁靜的書法教室,讓男女學生紛紛中箭倒地的赤裸裸殺戮!!

面對這樣的“天下統一”,即使拋開對兩套“畫面系統”的优劣之爭,難道我們還不能起碼認識到:這樣的“天下統一”,其實完全是以侵略和屠殺平民為代价的,更根本談不上什么“結束戰亂”,因為恰恰是秦國式的“統一”在那里主動打亂著天下百姓和平宁靜的生活么!

面對這樣的“天下統一”,大俠們可以選擇“放棄”、選擇“不殺”,但我們听听那些被分分鐘万箭穿心的趙國老百姓都在說些什么—

“你們記住:秦國的箭再強,可以破我們的城,滅我們的國;可亡不了趙國的字!”(片中的書法老師對被万箭嚇得蜂擁逃出教室的學生講)

—多么慷慨激昂、然而又讓人傷感同情的一段話!這段話配上那位白發蒼蒼趙國書法老師的凜然面孔,加再上那段悲劇性主題音樂不斷在背景重复,在這一瞬間,《英雄》這部片子的藝術感染力就達到了一個小小的高潮—而這樣的高潮,難道不是恰恰和這個片子本身想灌輸給大家的“天下”大道理相反的么?即使我們不計算這樣的“天下統一”,將可能多增加多少万箭穿身的普通學生;難道我們就不擔心:万一這位書法老師被秦國大軍這种針對平民的万箭齊發所射殺,或者更多的書法學生在教室中倒下,那么連所謂“趙國的字”,也就是六國文化的代表,也就可能真的被摧毀了么?(歷史确實如此,秦朝統一后,書同文,六國原有的文字和書法文化就從此絕种)

這就是專制王權和自然民間兩大畫面系統直接沖突的典型場景:“統一”大軍万箭齊發,而“天下”百姓紛紛倒地—在這樣的一幕畫面、以及我們雖然從片中看不到、但完全可以以此類推的“統一”畫面面前,難道我們不會覺得殘劍所謂的“為了天下秦王不能殺”理由根本站不住腳么?難道我們還會相信那位在他的大軍差點毀滅的趙國書法文化面前,裝腔作勢地高喊“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殺、便是和平”之秦王的鬼話么??

—《英雄》這一部故事本意在于政治說教的大片,其荒謬矛盾不能自圓其說之處,就這樣終于通過張藝謀導演自己的手,在上述“万箭齊發”情節中達到了高潮。這真的很有意思,看來張藝謀導演自己在拍這部片子時,也存在著很多內心深處矛盾的潛意識,也許他自己都真的不知道他自己究竟想告訴觀眾些什么。

怪不得几乎沒有什么觀眾看完此片,會對“為了天下放棄刺秦”這樣的故事結局和政治灌輸有什么認同感呢,原來《英雄》這部片子除了那段胡編亂造的故事主線之外,剩下的,無論是整體悲劇性气氛、主題音樂、畫面和場景處理,還是一些具體的情節、細節處理,都無一不在暗中提示觀眾:“為天下放棄刺秦,悲劇呀!不值呀!”—-在《英雄》這部片中,故事主題似乎和具體的藝術表現完全分裂了,這种情況在中外電影中倒真的不多見。

顯然,對那些有心把《英雄》當做一部政治說教片的人來說,《英雄》簡直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是個笑話”。或者,通過娛樂性電影手段來進行愚民宣傳,這從來不是一個好主意?

但對一般觀眾,甚至象本人一樣從來討厭所謂“為天下而放棄反抗”愚民主題的知識分子來說,我們更應該對《英雄》感到無比的欣慰甚至由衷的欣賞才是—拋開它那個几乎沒有什么觀眾會認同的“放棄”故事來談,該片其他的地方都在時刻展現藝術頑強的生命力、展現真正的藝術和自由主義、反專制思想之間的本能結合,從這個角度看,《英雄》不僅不該被貶為“政治說教片”而不屑一看,甚至反而應該作為一部相當不錯的藝術片、娛樂片去欣賞、去體會,去思考,去。。會心的一笑:)

對張藝謀導演本人來說,《英雄》中那些同其說教主題明顯矛盾的藝術表現形式手法,究竟代表著他這個導演無能讓一部真正大片形式和主題完美結合的可恥失敗?還是暗示了他本人作為一個尚未完全被專制勢力所同化的藝術家,隨時隨地表現出來的對專制和自由的本能認識?或者,莫非張藝謀導演本人,其實是巧妙地用了他自己最擅長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暗中抵制了他被迫領旨的那种企圖通過他的努力來進行“与時俱進”政治說教的嘗試?

不管怎樣,在人性和藝術的本能面前,《英雄》這部電影終于象《水滸》一樣成功了。正如極少讀者看了《水滸》之后會欣賞梁山好漢被招安后大半折損的悲慘結局一樣;《英雄》這部片子的實際政治宣傳效果,也只能是讓“天下人”更加覺得“為天下統一而放棄抵抗”的拙劣和荒唐—《水滸》并沒有因為它本意是歌頌“招安”就喪失其成為四大名著的藝術資格;同樣,《英雄》這部大片也絕不應該因為其導演本人或者背后什么政治勢力的政治說教動机而讓其藝術魅力和欣賞价值被大大低估。

總之我喜歡《英雄》,這是一部很好的娛樂片、一部不錯的藝術片,也許還算一部有趣的、好玩的、值得認真回味的政治片。

2003年2月8日于加拿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雄》影評﹕為何喝起倒彩聲﹖(二)
《英雄》影評﹕為何喝起倒彩聲﹖(三)
胡平:《英雄》只是娛樂片嗎?
余英時:談新影片《英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