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傅國湧:侯選人開始演說了

傅國湧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日訊】來自廣州的消息說,3月28日上午,在廣州市人大換屆選舉前夕,從市長候選人到其他侯選人都紛紛登臺,面對人大代表發表演說,介紹自己。“市長這個職位的內涵究竟是什麽?我認爲,‘市長’既是權力更是責任。市長的權力是人民給予的,你就應該給人民謀福利。我想用雷鋒的一句話來自勉:‘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大陸報紙以充滿讚譽的口吻稱——“這不是影視劇裏的鏡頭,也不是文學作品中的臺詞,而是在莊嚴的廣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會場上,廣州市市長候選人張廣甯發表的正式演說。”

實際上,演說在常態社會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但在一個變態社會卻成了稀罕事。這條新聞引起舉國的重視不是偶然的。我至今難忘十幾年前在李澤厚文章中讀到過的一番話:“正因爲中國不是資本主義的近代社會,中國沒有近代民主制度和民主觀念,在實踐上成功的中國政治領袖不是靠演說、靠文章、靠選票,而是靠實力、權術、政治上的‘得人心’、組織上‘三教九流’和五湖四海。”然而,這正是中國的可悲與不幸,是古老民族長期徘徊于現代文明門檻之外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國官場講究的是權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是一切策劃于黑幕之中,由此産生 “中國特色”的選舉文化,侯選人是唯一的(至多副職中有個別差額),候選人不需要向選民或代表宣佈自己的政見,投票完全建立在對候選人毫不瞭解的基礎上,等等,這些都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一位副市長候選人說:“演講是很正常的事,因爲人家要投你的票,當然要向他們做自我介紹。”可見中國的官員也能接受這樣的形式。哪怕市長民選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在城市實行直接選舉的條件早已爛熟。現在的問題是制度的障礙,只要修改《選舉法》、《組織法》,像村民自治一樣推行市民自治,市長公開競選完全是可行的。退一步說,比如先在深圳、廣州這樣的城市搞試點,然後逐步在全國推廣,也未嘗不可。

但願廣州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候選人向人大代表或選民發表演說能從此成爲慣例,進而載入法律。使選舉者在投票之前對侯選人有所瞭解,同時也便於將來的監督,候選人當選後是否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當然,僅有候選人演講是不夠的,要改進中國選舉的現狀,還得從候選人的提名、産生,從等額到差額等方面做起,從開放縣級、市級的直接選舉做起。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可能逐漸從一個變態社會跨入常態社會。但無論如何,候選人開始演說了,演說總比不演說好,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指望一步登天,從這個意義上,2003年3月28日,廣州正是向選舉文明邁出了第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車臣憲法公投獲得超過百分之八十民眾支持
嚴家祺:中國腦癌的放射療法
宋楚瑜明完成黨內登記正式參與正副總統大選
法國正積極成立國際電視新聞網|法國的CN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