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郁杰:圓了「世界第一高樓」的夢,然後呢?

陳郁杰

【大紀元7月9日訊】日昨經由報導得知,位於台北市信義計划區內、世貿大樓旁的「台北一○一」大樓,即將成為全球第一高樓。這消息傳來,著實使人惊艷、可喜可賀且感到「於有榮焉」。然而,身在德國修習卻心系台灣的筆者,似乎小腦袋瓜里的思緒,這几天被這座超高大樓的新聞『激蕩』到有些收不回來!為什麼呢?筆者深覺台灣當前國內外局勢比蓋個「台北一○一」大樓棘手的事─還多著哩(無意冒犯締造紀錄的勞苦功高人員)!

當然,在硬體建設上,台灣自經濟發達以來,一向不遺餘力地盡情開發、屢創佳績!正如同這次蓋「世界最高樓」,以及最快速電梯、最大百貨公司、遠東最大抽水机等等一般,加上机動車輛密度「世界第一」、手机普及率「全球最高」──,另外,就是和台灣產業生態、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單位面積內「核電厂」密度最高(核一加核二加核三、再加『核四』電厂?)、「投資中國」比率居各國之冠而且遙遙領先!

試想:以上林林總總這些「實力」、「奇跡」和「榮耀」,真的在過去、或者不久將來會為台灣帶來無限便利、提升人們生活品質、成為招(外)商之必要條件、為台灣掙得應有尊榮或者國際尊嚴、并和他國平起平坐了嗎?或許吧─台灣(Taiwan)在世人的印象里是所謂亞洲四小龍,是個錢多多的寶島!然而,我們看看國內從家庭單位、鄰里、社區、學校、社會、教育、文化、生態、交通、觀光等等民生狀況与指數,和美、日、英、德等等「已開發國家」相比較,是不是真有凌駕其上之勢呢?

筆者無意「長他人志气、滅自己威風」。然而,放眼歐盟、美、加諸國、環顧日、韓、新等國蓬勃地在內政上使力、沖刺,外交上則努力在國際社會游走并貢獻心力、交流合作。台灣,卻還在為最基本的「拚正名」、「公民投票」煩惱著,同時亦聞有些人不顧國格、國家安全地飛蛾扑火、大膽西進、說什麼對岸中國是台灣的寄托、唯一希望──。真讓筆者感覺懮心而替台灣國人捏了一把冷汗!

殊不知,人家可以這麼昂首闊步地在國際社會來去自如、平等互惠,全都是因他們在意的并不只是「經濟發達」使然。最根本的,他們要該國百姓清楚「認同」自己國家,體認身為國家一份子的權利与義務,積極參与社會(公共)議題的探討等(培養民主素養),不論是科技、文化、教育、媒體、交通、金融、環境,還是政治議題等等,他們好像不會使勁把力量集中在「拚經濟」這一項耶!

就像有人(此處表『國家』)造就出最為整洁的市容、有人重視待人接物的禮節、有人極力發展觀光事業、有人奉公守法─遵守秩序、有人積極醞釀人們「喜愛閱讀」的風气、有人努力使其國人近視率降低、有人以特別預算維護古跡和文化資產、有人致力環境和生態保育─拚了命地回收資源再利用、有人謹守誠實美德以清廉治國、有人則乾脆立法讓「香煙」這玩意儿在其國內消失──

吾人無從評估并指出超高大樓對台灣的綜合影響力是好或不好?筆者只是覺得,當有机會觀察以及從「心」感受這些歐洲國家和日本等國的「軟體」表現後,讓筆者有些話想對一心「向錢沖」、「往上長」、「往大擴」的朋友說:企業財務狀況佳、國家有盈餘當然可以發揮的地方很多!然而,蓋一座「气宇非凡」、但有可能因此勞民傷財的硬體設施─是否真的急需要?抑或它得排在前面「順位」以圖振興經濟?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想想台灣人的「國家認同」与命運共同體意識、國會改造、農漁會(金融)體制或教育改革、守法觀念、社會參与感、公德心与同理心陶冶、文化古跡保存、環境資源珍愛、衛生醫療品質重視等等看不見的國家競爭力以及永續生命力,再試著看看日本、德國、荷蘭、芬蘭等「外國人」的整體表現,使我由衷地感沛─文明社會的形成,國家的強盛、受人尊敬与否,絕不是以區區「金錢」可以輕易造就或買通的。

台灣,筆者相信不缺錢的!然而,缺的正是那些已開發國家持之以恒、戮力經營的人力素質、環境气質、「歸屬感」和健全秩度的建立。其讓百姓有自信、有意愿、有榮辱与共的使命感并無後顧之懮地來為自己國家社會效力。就因為您我小老百姓踏踏實實地參与其中,就因為國家是您我共同的資產,就因為您我努力掙得了民主、自由的果實,不容倒退!

(陳郁杰/德國埃森大學 設計博士研究)@(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北101 世界第一高樓上樑典禮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