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財政惡化 縣市政府92年度舉債破千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楊久瑩、曾德峰、侯承旭╱連線報導〕縣市政府習於輕易舉債已使得地方財政逐年惡化,以首善之區的台北市為例,每位市民今年可分配的預算為五點五八萬元,遠高於高雄市的四點八七萬元及台北縣的二點二六萬元,可是台北市府今年舉債額度高達一百九十一億元,舉債額高居全國廿五縣市之冠,財政部呼籲地方首長施政應本於良知,不要債留子孫。

  舉債額年年增

 根據財政部統計指出,九十二年台北市、高雄市及二十三個縣市政府預算編列以發行公債及賒借進行舉債的額度,已經突破千億元關卡,來到一千一百七十八點零六億元,較九十一年度的七百四十八點四八億元增加五成以上,甚至較九十年度高出一倍以上。以「債台高築」形容各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一點也不為過。

 稅收少北市苦

 財政部預測九十三年度各地方政府舉債額度預算數將繼續攀升,財政惡化的程度也將越來越嚴重。

 台北市府說,這幾年北市的財政雪上加霜,使得舉債額度居高不下,除了大環境景氣不佳使得歲入銳減,扁政府上任後,修法減稅,調降北市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又公布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都使得北市首當其衝。

 資源分配失衡

 台北市今年歲出預算為一千四百六十八億元,以目前兩百六十三萬的人口計算,平均每位市民今年可分配到五點五八萬元的預算;一水之隔的台北縣有三百六十五萬人,今年歲出預算只有八百廿三億元,平均每位住民今年可分配預算為二點二六萬元,還不到台北市的一半,政府資源分配明顯失衡。

 台北縣財政局說,地方政府主要歲收以土增稅為主,但受到景氣不佳的影響,歲收銳減,但如人事、持續性的公共建設等法定支出仍得支應,造成每年的短差逐年增加,這也是目前各縣市政府普遍面臨的困境,唯有調整不合理的財政架構,地方政府的稅收不再只倚賴像土增稅這種機會稅,才能徹底解決。

 高雄市府則說舉債原因為利率長期走低,發行公債大多用來借新還舊,以降低市府財政負擔。

 財政部國庫署近日公布地方政府近三年來的歲入、歲出結構概況,依據九十年度的決算數,包含台北市、高雄市等兩個直轄市及二十三個縣市地方政府,以發行公債及賒借籌措財源的狀況仍不嚴重,總計舉債額度約五百七十二點零四億元,以台北市、高雄市兩個直轄市的舉債額度最大,分別為兩百億元及一百零六億元。

 91年後財政差

 進入九十一年度之後,地方政府財務狀況開始惡化。台北市、高雄市年度發行公債及賒借的額度仍達百億元,各為一百六十五點三億元、一百二十二點零九億元,而桃園縣、台南縣也大舉發行公債及賒借舉債,使得全國二十五個地方政府以發行公債及賒借舉債的額度達七百四十八點四八億元,年增率為三十點八四%。

 若以縣市別分析,台北縣也在九十二年度加入以發行公債及賒借作為籌財源的方式,編列的額度達一百一十二點五九億元,與台北市、高雄市並列全國舉債額度最高的三個縣市。

 鑑於地方政府需錢孔急,開源之道難尋,舉債額度又面臨上限,九十三年度地方政府預算幾乎編列不出來,為此,近期財政部已經修正公債法因應,排除台北市、高雄市之後,全國二十三個縣市政府預計可增加一千五百億元的舉債空間。可以預見的是,九十三年度各地方政府舉債額度預算數合計將再度創下新高紀錄。

 舉債額度的增加,若善加利用將可加速公共建設、帶動經濟發展,但毫無節制地增加歲出及發行公債將是債留子孫,地方政府應量入為出,以有限的預算作最有效率的使用,同時嚴格執行革除浪費積習,如此才是全民之福,民意機關也應善盡監督職責,共同為改善地方財政結構努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