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批示:她改變了8000万知青的命運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23日訊】1982年10月,一名普通的女知青蕭芸﹐斗膽上書請求把下鄉知青的農齡改為工齡。當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對這封信作了重要批示。從此8000万知青的農齡全部變成了工齡。蕭芸頗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也開始為人所知……   

  人民网9月22日報導﹐1965年7月,蕭芸与千百萬知青一樣下放到湖南省湘潭縣姜番鎮知青茶場。知青茶場解散后,蕭芸被分在湘潭縣姜番鄉老虎岩生產隊落戶。后來她嫁給了大隊支書的弟弟李開彥並生有一女。知青大返城開始後﹐1979年7月﹐經過令人心碎的努力和等待,蕭芸和女儿的農業戶口轉成了城市戶口﹐蕭芸被招工到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南華幼儿園當老師。

  當時大部分回城知青雖然有了一份工作,但在工資級別、住房分配、福利待遇方面都得從頭開始。難道知青在農村勞動的成果就這樣輕易地被一筆勾銷? 知青們聊天時,有人對蕭芸說:“你有見識,文筆也好,你代表我們寫一封信,要求把我們下鄉的農齡改為工齡。我們都在信上簽名,如果闖了禍,你坐了牢,你的孩子由我們大伙照看。”蕭芸顧慮過后還是同意了。1982年國慶節當晚,她几易其稿,終于寫好了這封被后來人們稱之為“知青福音書”的信。

  信中寫到:在國家机构几乎癱瘓,生產停頓的動亂時期,我們8000万知青在農村,在邊疆,自食其力(不与城里同胞爭飯吃,爭穿用),身居茅棚(不与城里同胞爭房住),荷鋤擔(不与城里同胞爭飯碗)。糧棉油里,我們曾經洒下了多少汗水?……

  令人費解的是:在城里,复員軍人的軍齡算工齡,家屬、閑散勞力轉正前的合同期、臨時期算工齡,而作為有組織、有號召、有計划的上山下鄉運動的積極參加者——下鄉知識青年的“農齡”卻被一筆勾銷了,這點我們無法理解……

  信的落款本是“湖南省湘潭株洲部分老知青”,但簽名時,有人卻露出了遲疑之態。蕭芸看著繞了一圈一個名字也沒簽上的長達4頁紙的信,一下子傻了眼。她知道,當時“文革”遺風尚存,大家擔心惹禍上身啊!她決定就由自己冒一回險。她把信的落款改為“湖南省部分老知青”,加上“執筆人: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南華幼儿園蕭芸”。

  蕭芸決定將這封信寄給湖南人民出版社《美育》雜志社當編輯部主任的潘運告,他是蕭芸當時認識的最大的一個官。寄之前,她對丈夫坦言,如果出事了,由他提出离婚,以免受到株連。

  這封信几經輾轉終於呈現在胡耀邦總書記的案頭,成了胡耀邦落實政策“六年兩千件”中的一件。這封信也改變了蕭芸的命運,她因此被調入中國南方航空動力机械公司机關党委辦任新聞干事。1996年初,蕭芸下海与人合伙成立了湖南儒師科貿開發公司。1999年因為在經營策略上与董事會產生矛盾,她毅然辭去了職務,這時候磕磕絆絆20多年的婚姻也出現了斷裂。這年3月,已近50歲的蕭芸舍棄全部所有,在《合肥晚報》當了一名編輯。

  在編輯工作之余,蕭芸開始關于女性命運問題的寫作。3年中,她采訪了上千個個案,寫出了長達30万字的書《“更新期”,還你生命尊嚴》。

  蕭芸每天都會接到大量的讀者來信。來信人中有一個叫葉小平的中年警官,因在女儿很小時离婚,造成女儿葉枝性格封閉,一度患上了“抑郁失憶症”。蕭芸從心底里同情這一對父女。他們逐漸由關心到相愛。2002年6月,蕭芸和葉小平結婚。2003年1月,以她和葉小平20万字的网上通信及葉枝的10多万字日記為素材的長篇紀實文學《瘋狂鐵漢流浪妻》和《沼澤天使》由《經濟日報》出版社推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少演員因苦毀約 濮存昕《破天荒》要演自己
《美人草》殺青 舒淇演知青:第一次全身心傾注
中秋周末,去和關貴敏聊聊
陳永苗:我眼中的八二屆畢業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