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模:幾點免不了的疑惑

──我們果真「和平崛起」了嗎?(3之1)——

田建模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和平崛起”在中國叫響,已經很有一段時日了。

“崛起”,相對於“匍伏”而言,是指一種雄勃的態勢。崛起者,迅猛且突兀,強勁不可遏也。由政治、軍事、到經濟、文化,報刊列舉了許許多多的資料,國內、外名人學者也衆口滔滔,頗有贊溢之詞。似乎,“崛起”已經成了事實,不容不信。然而,我心存疑惑,仍然想要問幾個爲什麽。

疑惑之一:在“崛起”之上冠以“和平”一詞,十分地引人注目。這是否想暗示什麽──伸出橄欖枝,表示不稱霸、不擴張、只做一個於四鄰無害的經濟、政治大國而已?還是一面敲打、一面又安撫?(因爲中國與衆多鄰國時不時鬧些海域或國界糾紛,而後者對中國20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軍費迅增、軍演頻繁很有一些惶恐不安。)古往今來,“崛起”總是和霸權、侵略、戰爭攪在一起,顯得鮮血淋漓。現今卻以“和平”冠之,是否另有什麽深意?

疑惑之二:當今的中國果真已經崛起了嗎?“崛起”要有雄厚實力,也須有強韌的後勁。它意味著利益的重新分配,也意味著嫉恨衝突、四面受敵。我們硬充“出頭櫞子”,能承受得了如此之壓力嗎?我們有何憑藉什麽敢於口出此言?

疑惑之三:我們這樣向世界“宣告”,是否有點過於心急了?是否讓自己背上了兩難的重負、捆綁了自己的手腳?“崛起”且不說,“和平”的承諾就不甚明智(尤其是從主席、總理口中說出),猶如“立此存照”,一旦不得不渡海犯台,試問將如何自圓其說?一個小小的“臺灣”就夠讓我們的高層領導犯愁的了(統已不能,戰也躊躇)──“和平”這只小舟,還不曾揚帆,便有可能撞上礁石。

國外報導我國改革開放的文章,其中不乏讚譽之詞。老外們從對比中看到了變化,看到了興旺的市場和嶄新的城鎮,感到驚奇和詫異。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人應有自知之明,自個家裏的事情,自已最切身也最瞭解,比起老外們的走馬看花,我們只要不是心有城府、閉目塞耳,總是可以看到或聽到一些真真切切的東西。學者和專家們,依靠資料和論證說話(更多的是按照官方統一口徑來發言著文),而小老百姓卻是憑著切身的感受,從自己的喜怒哀樂中認識和對待周圍的一切。他們沒有高深的理論和邏輯推理。但他們有準確的直覺,有是非分明的愛憎之心。他們不懂“金融”、“壞帳”、“呆帳”、“擠兌”這樣的字眼。但他們卻說:“看來國家的日子也不好過,要不,幹嘛發的公債1年比1年多,那是政府向老百姓借錢呀!”他們不懂政治,不會高談闊論、剖析形勢。但他們從親朋好友、從網上BBS、從境外電臺、從小道消息,一樣能瞭解當局所一手遮掩、秘而不宣的種種“百姓不宜”的事情。

有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看報時一語道破:“過去老毛時,口口聲聲‘形勢大好’。這詞兒現在不用了,叫起了什麽‘和平崛起’了。我看嘛,也沒有啥兩樣。”(2004.9.4)

──轉自《民主論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田建模:我們何以走不出這一怪圈?(3之1)
田建模:我們何以走不出這一怪圈?(3之2)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