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弊案反映投資中國企業的潛在風險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訊】被喻為第二起“霸菱事件” 中國航油集團公司下屬新加坡控股子公司中國航油出現的巨額虧損事件,目前已由新加坡商業事務調查局展開調查。此事件暴露了大陸有關部門對國有企業的境外子公司從事境外期貨交易缺乏監管,亦已再次引起國際金融市場關注,投資中國企業的潛在風險。

*「中國航油事件」是否是「霸菱事件」的翻版?

據工商時報報道,「中國航油事件」是自1995年「霸菱事件」後,新加坡最嚴重的跨國經濟弊案。據悉,目前調查方向由中國航油如何發生高達5.5億美元的虧損,轉向中國航油如何試圖向投資人隱瞞公司的鉅額虧損。

同樣因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失當而發生鉅額虧損的中國航油,讓人們不禁聯想到9年前的「霸菱事件」。

1995年,年僅28歲的英國霸菱銀行(Barings Bank)新加坡分行期貨交易員李森(Nick Lesson),違規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使擁有232年歷史的英國霸菱銀行倒閉。這一事件引起以身為區域金融中心自豪的新加坡當局高度重視,並祭出鐵腕將潛逃的李森引渡回新加坡受審與服刑。

中國航油母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今年十月廿日出售中國航油15%持股時,應當已經清楚中國航油鉅額虧損的事實。包括新加坡官方的淡馬錫控股等多家外資機構,卻在不知情下承接中國航油的股票。

*銀行貸款審查首揭中航油巨虧“面紗”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傳言這家承擔著中國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燃料油採購任務的公司,之所以東窗事發是由於銀行的貸款審查。

據新加坡一位期貨經紀人透露,法國興業銀行在對中航油一筆約500萬美元的貸款審查中,最早發現了該公司在倫敦石油交易所以及紐約石油交易所從事期權交易的大量虧損頭寸。這些頭寸分布在多家銀行。該消息還未得到法國興業銀行的証實。

另外,這位經紀人指出,中航油是通過多家經紀公司從事原油期貨期權交易的。作為現貨商,中航油在30美元左右建立了大量的賣出期權,從而導致在本輪上漲過程中的滅頂之災。

從套期保值的角度來看,負責為航空公司提供燃料油的中國航油集團如果從事期貨交易,隻可能買多,而不是賣空。

但事實上,不論是從交易規模,還是交易的方向來看,中航油都是在進行巨大的投機活動。據中航油的公告,自2003年以來,公司的利潤結構中,原先的核心業務如中國進口航油採購和國際石油貿易僅僅分別佔到總利潤的16%,而公司依靠投資獲得的回報則已經佔到公司稅前盈利的68%。

由於中航油屬於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並不在有關條例的監管範圍之內。但問題是,如果國有企業為了逃避監管,在境外注冊一家公司從事期貨交易,那麼如何來防範這種危險?這正是中航油事件給予人們的警示。

正如香港政經風險機構董事經理Bob Broadfoot所表示,事件反映許多中國公司的責任心和透明度太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油價上漲 影響擴及海陸航運
中航油鉅額虧損  影響在星上市中資股價下挫
中國航油公司蒙受期貨交易巨額損失
中航油鉅額虧損  貸款銀行紛紛追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