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衛生局:乳牙齲齒須早治療 否則將有後遺症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十九日電)
根據台灣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去年的調查,在一千四百四十六位五至六歲學童中,罹患齲齒者達百分之七十三,佔縣內兒童異常疾病首位。

台灣衛生局呼籲,乳牙齲齒須早治療,否則未來將造成營養不良、恆牙齒列萌發異常等現象,並影響臉型整體美。

為關懷托兒所、幼稚園幼童的口腔及健康情況,台灣宜蘭縣政府衛生局今明兩天,在宜蘭縣社會福利館,辦理「優質蘭陽健康學園教學觀摩暨學齡前兒童健康促進種籽教師研習會」,針對全縣托兒所、幼稚園的幼教者,及各鄉鎮市衛生所兒童保健相關人員做兩梯次訓練,預計共二百五十人參加。

台灣衛生局表示,齲齒已成為台灣地區現代兒童最常見的一種健康問題,為加強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應先強化縣內托兒所、幼稚園相關幼教人員及衛生所護理人員對口腔保健的觀念,以利推展及落實學童口腔保健潔牙的行為,並延伸至全家、社區民眾對潔牙的重視,以降低全民齲齒的發生率。

台灣衛生局指出,依據九十二年資料分析,在縣內五至六歲學童一千四百四十六人中,齲齒罹患率達百分之七十三,即每十位小朋友中有七位以上有齲齒,佔縣內兒童異常疾病的首位。而二十顆乳牙中,平均每位小朋友就有四至五顆牙是蛀牙,其中竟有百分之四點五的家長沒有帶學童到牙醫師處填補治療。

台灣衛生局強調,台灣地區兒童齲齒的發生率一直高居不下,正常乳牙約在五、六歲時開始逐漸脫落,到十二歲左右才會完全換牙,而第一顆恆牙的大臼齒,約在六歲時萌出,最易被忽略而齲蝕。

大部分家長對幼童齲齒有錯誤的觀念,均認為如果乳牙壞掉脫落後,以後還會有恆牙產生,所以乳牙齲齒可不必治療、填補,事實上如果沒有治療或填補,孩子將因咀嚼功能不佳,造成身體瘦弱、營養不良、恆牙齒列萌發異常、齒列不整、咬合功能異常及口腔蜂窩組織炎等情況,並影響臉型的整體美。

台灣衛生局說,為重視幼童口腔衛生,父母應負照顧之責,除每半年帶兒童至牙醫師處定期檢查及進行蛀牙的治療與填補外,平時幼童在刷牙時也最好使用含氟牙膏及含氟漱口水加強防蛀,給予乳牙完善的照顧,並隨時督促兒童確實執行「三餐飯後、進食後、睡前潔牙及使用牙線」的口腔衛生習慣和觀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在家自製地中海料理:香草魚配羽衣甘藍和蘑菇
達人教你縮短燉煮時間又入味的「牛肉蓋飯」
【廚娘香Q秀】菠蘿泡芙
【美食天堂】咕嚕肉做法~外酥裏嫩 酸甜美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