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義龍:啟動「繁榮計劃」何需加強黨的領導

杜義龍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從20日的晚間新聞中獲悉,中國教育部將耗資一千五百萬元啟動一個甚麼「繁榮哲學和社會科學」的計劃。對此起初自然格外欣然。可在聽到報導了一大堆啟動此計劃的必要性之後,其落腳點竟然又在加強黨的領導上,不禁為之蹙眉扼腕!

  繁榮和黨的領導之間有甚麼關係呢?遠的和外國的且不說,否則黨自然會搬出自己的特色來予以反駁。就拿我黨自家的家史來證明一下好了。我不得不承認沒有共產黨,就絕對不會有一個這樣的新中國,有了共產黨,才有這樣的新中國,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新中國呢?自然是與土改、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三年人禍災害、文化大革命、八九學生運動、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等等分不開的一個新中國。我們粗略地看看這等歷史,只要是加強黨的領導,就會出現百花凋零,萬馬齊喑的局面,中國的哲學和社會科學落後,不是別的原因造成的,就是因為黨的領導導致的結果。本來中國的文化從五四後逐漸進入了一個啟動、發展和逐漸繁榮的路子上,然而從四九年十月一日始,所有包括哲學在內的社會科學家、文學家,都全部「死亡」,無論他們在「解放前」多麼有成就,在「解放」後均無一例外地不能再創輝煌,其中如郭沫若等不少作家更是寫出許多令人肉麻而招致今人唾棄的文字來。這不能說不是一段令人心酸和痛苦的歷史。在哲學方面,所有的學者都以遵崇並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能事,在中國大陸,所有的哲學思想都被禁錮為一條教條之中——加強黨的領導,所有的哲學研究都為了這一個目的、也只有這一個出發點。

  。哲學在中國大陸已經淪落為一種權術教條,所有的研究都以如何完善這一教條為目的。哲學在中國大陸根本就已經不存在了。其它的社會科學也落到了相同的地步。所以,中國不存在甚麼「繁榮」的問題,而是首先還社會科學以本來面目的問題。「繁榮計劃」也應該更名為「恢復哲學和社會科學本來面目計劃」方是正道。

  學術思想是自由的,它不需要一種權力或是黨派來進行領導。其領導的結果只能是禁錮和限制,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領域的凋弊局面,就是因為不斷地加強黨的領導形成的惡果,當黨的領導處於絕對領導之時,在中國的社會科學領域就根本沒有任何社會科學可言,只有黨權教條思想一種理論橫行。而當八十年代黨的領導略微鬆動,社會科學領域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強勁的發展勢頭,雖然在八九遭到了一次打擊,但是這種勢頭頭一直與權術思想針鋒相對地鬥爭,在十分艱難的夾縫中得以發展,與黨的領導做著艱苦卓絕地鬥爭,當然,這一點點發展,也是黨的領導在這一領域較之以前有所削弱的結果。

  從這段不長的歷史來看,只要黨的領導一加強,社會科學就必然凋零,只要黨的領導一削弱,社會科學、哲學、文學等就迅速繁榮起來。

  因此,啟動所謂的「繁榮計劃」,根本就是一個違背社會科學等文化領域發展規律的計劃,是一個勞民傷財的計劃。其實,要想使中國的社會科學繁榮起來,使哲學研究繁榮起來,只要逐步地削弱黨的領導直到完全取消黨的領導,就足以達到繁榮的目的。在這教育部的這項計劃當中,被著重提到的是加強黨的領導,如果真的如其所說,黨的領導最終還被加強了,那麼所有的投資的產出只能是一些與當年「毛主席語錄」之類的垃圾相同的東西。所謂的繁榮也只能是到處熱火朝天地學習三個代表之類的荒唐局面而已,這樣只會使中國的社會科學和哲學等的研究和發展距離世界越來越遠,而絕對不會有甚麼繁榮!@(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杜義龍:應城公安局應受法律的嚴厲懲處
楊銀波:杜義龍訪談錄
杜義龍:「雷鋒」是如何敗坏中華民族的道德風尚的?
杜義龍:香港民眾缺乏對祖國的「認同感」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