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二○○四年兩會議政 官方兩會與弱勢群體

楊銀波

標籤:

【大紀元4月17日訊】
┌────────────────────────────┐
│ 3月9日23時~3月10日1時,我接受自由亞洲電臺《不同的聲 │
│ 音》節目記者成功兩個小時的專訪,今回憶所談內容之一部 │
│ 分(另一部分《2004年兩會議政:上海幫與弱勢群體》已寄 │
│ 《議報》),記錄如下,權當兩會民間議政之一。     │
└────────────────────────────┘

一、官方兩會

整體而論,官方兩會所議水平不高,政治次於經濟,反腐次於三農,
但透明度有所增加,某些提案有一定價值。“三個代表”入憲、把
“戒嚴”改爲“緊急狀態”仍系保權、愚民之舉,反對;增加尊重保
障人權規定、完善土地徵用制度很實在,支援。如下10個提案非常及
時,值得重視:農民工子女上學;農村教育;圈地開發多年減産;糧
食安全;性別歧視;家庭暴力;增強財政對農業的支援保護;公務員
應有引咎辭職制度;建議政府向社會公開財政預算;扶持平價藥店,
祛除藥價“虛火”。另外,我特別關注中國民政部2004年10個工作重
點,其中4點值得重視:農村村民自治工作;城市社區建設工作;社
會福利工作;救災救濟工作。民政部其餘6個工作重點意義一般,甚
至有嚴重的強勢立場。兩會期間,真正的議政亮點在民間,試舉4
例:蔣彥永提案──爲“6.4”正名;鄭貽春提案──反對“三個代
表”入憲;鄭貽春提案──取締《刑法》第105條;餘樟法提案──
撤消中宣部。

二、弱勢群體

(一)就業──未來幾年,相對較低層次的就業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致使本身處於資源短缺和發展潛能有限的弱勢群體的就業將更
   加困難。弱勢群體在沒有應對好國內競爭的情況下,就被迫參
   與到全球性的競爭環境中去。弱勢群體由於缺乏資金、權力、
   能力和關係等資源優勢,僅僅依靠自身的努力難以擺脫劣勢地
   位,而社會支援不足,個人受挫情緒強烈,容易悲觀失望,有
   些發展成爲對社會的仇視、對抗心理,並引發越軌犯罪行爲。
   在全球化進程中,那些接近資本、接近權力或者受過良好教育
   的強勢群體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勞動者不僅獲利
   機會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爲全球化成本的承擔者。

(二)農村──由於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推進,農村已經被極
   大地分化。大多數農業生産和全球市場已結合在一起。內地、
   港臺以及跨國的農業公司進駐中國農業市場,而這類公司多半
   是“農商貿公司”,這些公司購買大量的土地,並雇傭大量農
   民來播種、除草、採摘和包裝農產品,從而把這大面積的土地
   轉變爲許多“田園工廠”,農民被逼到絕境,或者只能夠靠爲
   這些大公司幹零活來維持生計。農民所承受的這種巨大壓力致
   使許多人陷入絕望中──一貧如洗,或失去土地。他們在越來
   越貧瘠的土地上苦苦掙扎著,過著悲慘的生活,或者無可奈何
   地成爲無土地的勞動者,飄泊到大城市周圍的貧民窟,從事
   髒、苦、累的繁重勞動。

(三)城市──城市無業者、新移民、貧民的數量在短期內將有進一
   步上升的可能。這些新來的城市移民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和活
   動,與城市原有的居民競爭本來就不多的發展資源,其結果是
   他們共同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成爲城市新的弱勢群體。社
   會兩極分化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與高技術快速發展形成對比
   的是,血汗工廠的增加和城市貧困的惡化。

三、特別提出三農問題

(一)農村──基層政權腐敗及其垮掉。

(二)農村──財政緊張,局部地區的村級政府債務沈重,甚至僅靠
   農民的農業稅來支付工資。

(三)農村──教育成爲沈重負擔,偏遠山區小學三年級的學費竟達
   500多元/學期(比如我9歲的弟弟楊豐榮便是如此),國家9年
   義務制教育是個巨大的騙局。

(四)農村──家庭暴力、自殺及報復社會現象(尤其是由性缺乏而
   導致的自殺與犯罪)。

(五)農民──維權難,地方政府及其警力甚至非法鎮壓農民的依法
   維權。

(六)農民──失地農民與拆遷農戶的困境。

(七)農民──勞動力甚至非勞動力瘋狂轉移城市,在城市遭受不平
   等待遇。

(八)農民──“害不起病”,一生重病就會返貧。

(九)農業──國家糧食生産不夠,2003年糧食缺口0.5億噸;糧食
   效益低,谷賤傷農,農業空間緊縮。

(十)農業──荒地大量增加;剩餘土地越種越薄,肥力下降。

──轉自《民生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銀波:意識與奮鬥
楊銀波:2004年兩會議政 上海幫與弱勢群體
楊銀波:六四‧法輪功‧蔣提案與丁提案
大陸民間輿論:關於《南方都市報》「程喻李」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