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師家長嗆聲 杜正勝願聞其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杜部長,加油!」新任教育部長杜正勝還未走馬上任,基層教師與家長昨日就已先到教育部嗆聲,要求杜正勝先完成「十年教改檢討報告書」,再提出教育政策白皮書,並應以不惜丟官的魄力向中央「爭取具體的教育經費」,明確宣示拒絕教育商品化。

樂學連等教改團體代表昨日更質疑,行政院調一個「新手」來處理複雜的教育問題,根本就是拿新部長當「砲灰」,呼籲杜正勝不要以個人的意識形態認同,影響教育決策。

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與快樂學習教改連線昨日下午帶領部分學生與家長,到教育部門口演出行動劇,一方面對教育部上週公布的「教育政策白皮書」草案內容提出抗議,質疑教育部對過去教改缺失未見徹底檢討與反省,就草率提出未來教育發展的藍圖,另一方面則呼籲即將上任的新部長,必須「先面對教改歷史、再規劃教育未來」,更要提出教育經費保障,不能任由教育商品化。

基層教師協會理事長李文英指出,新任部長杜正勝應該承諾,「先面對歷史、再規劃未來」,上任後應先針對過去十年教改進行總檢討,完成檢討報告書之後,再提出政策白皮書,同時抱著不怕丟官的態度,對教育經費明確提出應該增加多少錢的立場,並且拒絕自由競爭的市場邏輯運用在教育政策上,以免帶來第二個十年教改浩劫。

樂學連秘書長江美誼更呼籲,杜正勝應避免以個人的本土意識形態影響教育決策,宜聽取基層教師、教育工作者、勞工家長、學生的聲音,再發揮個人魄力,勿重蹈過去由上而下、強行推動教改政策的覆轍,成為行政院的「砲灰」。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針對基層教師等民間團體心存疑慮,也面對過去教改千端萬緒,據指出,內定新任教育部長杜正勝已開始私下進行教育政策「補習」,他昨日面對媒體詢問時則指出,上任後,將隨即拜會歷任教育部長及全國教師會、家長團體聯盟等民間團體,希望能儘速了解教育施政現況並聽取各界意見﹔他並強調,會儘速深入了解教育狀況並找出核心問題所在,而面對問題也絕對不會妥協。

聽取建言 杜正勝晤基層教師

〔記者吳俊鋒╱南縣報導〕即將出任教育部長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昨天在南台科大演講「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維」時指出,以中國為軸心是目前台灣歷史學架構的問題所在。他認為台灣要找回自己的立足點,並以亞洲格局的思維重新認識中國,以世界觀點看待台灣未來。他強調,備受外界關注的「同心圓史觀」,純粹是他個人專業學術論述,和教育政策沒有關連,更談不上影響。

杜正勝的演講重點在於以台灣為主體核心價值,他認為台灣文化的定位模糊,是因自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對過去政治版圖所含括的範圍,與現今的實際環境有很大的落差,造成過去五十年「台灣文化的民族主義」無法彰顯。

杜正勝勉勵學生,以歷史事實與現今既存價值來省思,從世界的角度及海洋文化的大視野來看台灣,唯有超越過去大中國文化民族主義,台灣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並參與世界文明,在世界體系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杜正勝抵達南台科大前,先與民國五十二年畢業的台南師範同學餐敘。杜正勝說,剛退休的教職員,由於已經沒有包袱,比較敢直言,因此未來這些人都是徵詢的重點;他還提到了國中小學的教師,也可比照高等教育,實施分級制,有鼓舞士氣、提升教學品質之效。

至於教科書的部分,杜正勝與基層教師會晤後認為,或許可恢復國立編譯館的部編版本,與民間版本多元並行,而部編版本也必須周延到學校、老師都能信服,才能真正落實在教育工作上。

杜正勝還談到幼托合一、常態編班或能力分班的議題,他強調,就他觀察,教育問題牽扯了制度面和文化面,並非制度改變就能解決一切,有時涉及的是心態調整,未來只要有機會,將深入地方,廣納各界建言。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