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全國退贓帳號」建議

標籤:

【大紀元6月24日訊】(據自由亞洲電臺申華報導) 自從湖南省有關科研機構向中央政府提出反腐敗的「一二三工程」建議被媒體披露出來以後,遭到很多網民和一些專家的反對。這個建議主要包括設立一個「全國退贓帳號」,只要貪官在規定期限內主動並如數退贓者,一律不給處罰。據「四川線上」的網上調查,有超過80%的網民反對這項建議。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申華,邀請了旅美的中國知名社會學家-《中國的陷阱》作者何清漣,以及現在北京的獨立分析人士任不寐來談一談他們的看法。

記者:首先請問一下任不寐先生,您怎麼看待這個建議?

任不寐:這確實說明目前中共腐敗問題是非常嚴重的,但是拿不出一個很像樣的辦法來。這建議其實可能不是第一次,在90年代就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方案,就是說能否通過腐敗進行零處理,使一些腐敗資金能夠轉為有效的投資,因為腐敗的嚴打,導致很多資金隱藏下來,或者有些資金就逃到了國外,所以就有人提出類似的建議。

記者:據報導在兩年前,中國一些地方的紀檢監察部門也推出過廉政帳戶,讓受賄的官員把賄款存入這個帳戶,可以免於處分,但是收效甚微,結果,例如福建省2002年就宣佈撤銷了全部的廉政帳號。

任不寐:是的,所以它現在有兩個問題。第一,在法理方面它肯定存在很多問題。另外,在實際效果來講,這樣做實際上收效仍然不會有保障。這些腐敗的人員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會主動的做出這樣一個交代。另外,我想補充一點,就是中國反腐敗,永遠是一群腐敗人員反對另外一批腐敗人員。這種大背景就導致了這種反腐敗的運動最後都不會回到它的本意上來,只會變成權利上的新的鬥爭。

記者:那麼何清漣女士,是你怎麼看待「退贓帳號」?

何清漣:第一,「退贓帳號」5、6年前就在深圳開始設立了一個「廉政帳戶」,全國首創的大概就是深圳,設立了半年之後只收到兩筆,一筆是三百五十,一筆是兩百多。你想想真正的貪汙腐敗是這麼一個狀況嗎?所以這個廉政帳戶後來就無疾而終了。第二,「退贓帳號」其實根本沒有考慮貪官多年來已經累積了深厚的反偵查經驗。我覺得政府設立這個「退贓帳號」的目的不在於反腐敗,他講的目的是反腐敗,但是實際上,說的難聽一點,就是政府要分贓。就是乾隆的東西,因為當時皇宮內部銀子已經比較少了,乾隆又好享受,當時就跟和珅共同想出「議罪銀」制度。「議罪銀」制度前提是假設每個地方官員都貪汙,那麼你們交錢來,少的是幾萬兩,多的是幾十萬兩。所以我覺得這個「退贓制度」是從「議罪銀」制度來的。當時是皇帝看見貪官汙吏拿多少錢,想分贓,用中國一句老話來說,叫做「竊賊手裡強盜打劫」。

記者:您剛才說乾隆這個制度叫什麼?

何清漣:「議罪銀」就是免了罪嘛,等於你交了錢以後就不撤你的職,跟這個本意是一樣,所以我把官員退贓叫「官位保險金」。

記者:這麼說來「退贓帳號」這個建議還可以追朔到乾隆年間了。何清漣女士,您剛剛提到「退贓帳號」等於是政府和貪官在分贓,您的意思是不是說,政府需要更多的資金,想辦法要把這個錢從貪官的手裡拿來?

何清漣:這樣的解釋是一種比較往好的方面的解釋。其實是什麼呢?鼓勵貪汙腐敗合法化!從此以後等於不管是貪汙多少,只要上交一點給上級政府,那麼你的貪汙腐敗就合法化了,我也不追究你了。這到底是反貪呢?還是鼓勵貪汙腐敗呢?所以我不覺得一二三工程是一個反腐工程,它是一個讓貪汙腐敗合法化的工程。

記者:剛才任不寐先生您提到「退贓帳號」其實從法理上也講不通,您能不能在這方面多給我們介紹一下?

任不寐:中國政府這個政策,和他自己制定的刑罰是衝突的。就使官員本身是否在法律上願意這樣做,也會帶來疑問。因為他不知道應該根據這個政策,還是應該根據法律來確定自己的行為。今天我注意到在網路上網民對「退贓帳號」這個建議感到很憤怒。我覺得這個憤怒本身非常值得研究。它說明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腐敗問題」成為中國民意關注的焦點中的焦點,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任何關於把腐敗合法化的努力,都會遭受到民眾極大的反彈。這個反彈一方面確實是合理的,它代表了一個社會對公益的追求。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了,這裡面隱含了一種非理性的東西,就是中國社會現在有一種思潮,就是一直希望重新本位建均平富,這種思潮指向的政治後果就比較複雜了。

(以上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退贓帳號」疑涉路線鬥爭
逾八成中國網民反對設置「全國退贓賬號」
評:《本年度全國最大笑話:設立全國「退贓賬號」》
「全國退贓帳號」引起激烈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