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則徐:中國新思想運動的三個進程

顧則徐

標籤:

【大紀元7月28日訊】*兄,好:

六月後甚是麻煩,個人網頁被封,有關機構對我格外關照,言論空間被壓縮。我雖非民運人士,更非任何組織人士,完全是個獨立者,但在中國要說話、思想,終究不得好命運。但又不會不說話,不會不思想,因爲,即使不論爲國、爲民族,也是爲自己人生、靈魂,總要真實地活著。

在中國要做一個跨越時代的思想家,當時總是件很不見好的事情。即使地位如中山先生,他的“三民主義”也是被人玩弄的工具。總是慣例。所以,我尤其提倡新思想運動,就是希望中國要有一批具有運動意識的爲思想犧牲個人利益的人,能夠頑強地創建出各種獨立精神的學說,即使當下不能爲用,也可以讓後人有所選擇、借鑒。所以,我幾乎對各種論說不作批判,也基本不引述(引述則必須加以批判),覺得中國思想總要先有了,才可以說對說錯;連有沒有都成爲問題,輕易說對說錯,就很容易把思想的總體成長在還是幼苗時就折斷。從一般學術的角度說,我這做法並不對。但如果考慮到今天中國還是處在由思想討論、爭論而進爲思想鬥爭,由思想鬥爭而進爲政治鬥爭、經濟鬥爭、人身鬥爭的現實背景,便可以理解爲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就取不好得好一點的方式,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比較可以理解了。

新思想運動跟其他政治性、經濟性的運動不同,它是平靜的、淡泊的。在中國,它應該有三個進程:

第一個進程是學習,這學習的過程也是啓蒙,就是引進各種外國的思想,按魯迅說的,不論其好壞,先拿來,這一過程自然也應該包括中國各種固有學說的重新活躍。現在很多人把啓蒙理解爲用某一種“好”的或“先進”的思想佔領人們的頭腦,這是很不對的。對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啓蒙首先是各種思想的百家齊鳴,有了百家齊鳴,人們自己本有多少判斷力,自然會聰明起來。只有一種思想,不管這是一種什麽思想,終究還是愚蠢、蒙昧。“五四”至今,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進程,但這一進程還遠沒有完成。

第二個進程是創造。創造就是要有一批你我這樣一些具有獨立思想意志的人,對原有的各種思想進行嚴肅的研究、改造,不一定能夠精細、完整,立場更不必一致,個性不受限制,無所謂幼稚、成熟,大膽地思想,大膽地提各種主張、體系,形式不拘,可以說是越“亂”越好,越“狂妄”越好。最起碼的,是要誕生出各種新的思想火花、苗子。理想的狀態,是在中國能出現幾種具有哲學意義的思想體系。今天,我們已經開始步入了這樣一個進程。

第三個進程是梳理,就像春秋-戰國時那樣,經過互相的爭論,逐漸地使各種新思想清晰起來,形成成熟的各家、各派。

你提到現在庸俗的學術體制。這當然是很不好的事情。但也是好事情,它的越強大,對新思想的磨礪也就越深刻,會要求思想者們更有頑強的精神,更能夠刺激思想的力量成長。這就象一支軍隊,當面臨的對方特別強大時,當然有著時刻被消滅的危險,當也因爲對方強大,就更能夠把自己磨練得特別有戰鬥力,一當獲得決戰勝利,自己就可以從一支很弱小的隊伍,一下子壯大爲很壯大的隊伍。這當中,只要不被消滅、不死,就永遠有著獲得決定性勝利的前途。本是太強大的,一敗,則是毀滅。項羽以數千江東子弟弱旅而能成長爲橫掃中國,以強軍受垓下之敗則只能自刎了結。

說句共勉的話:我們思想,是因爲我們愛思想、能思想、決心思想,是我要思想,民族要思想,人要思想。

2004/6/25

轉載自《新世紀》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顧則徐:子夜
顧則徐:偉大的創造——河山電視臺
顧則徐:是依法判決還是篡法判決?
顧則徐:中國是不在地球上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