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方:放棄上訪,嚐試訴訟

韓東方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信訪制度是一個大騙局」

陝西省銅川礦務局一名家屬工曾經跟我談過,她們全礦務局2000多家屬工在為企業工作了十幾、幾十年後,到老了落得既沒有養老保障又沒有醫療保障的情況,以及,5年來這些家屬工們為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從礦務局到銅川市,從陝西省到北京不斷上訪的經歷。這些被稱為家屬工職工,其實就是礦工們的妻子,她們響應黨組織當時的號召組織起來,在企業內部做一些清洗工作服,掃地清潔,食堂做飯等服務工作,當時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但工資只有幾毛錢。就是這幾毛錢的一天的工資,工資單上還顯示著繳納養老金的扣款項目。到了1980年代之後,政府為了解決大批新畢業學生的就業問題,讓各企業成立服務公司吸納失業青年,於是,這些被稱為家屬工的女工們便成了政府安置年輕人就業的犧牲品,大批女工被強迫回家,而且,企業並沒有為她們安排任何養老和醫療待遇。直到2000年,一個偶然機會女工們發現少數礦領導的妻子享受著退休金待遇,而2000多名沒有關係後門的女工們則甚麼都沒有。於是,大家開始為自己的退休待遇上訪。記得兩千多名家屬工的一名代表曾經給我們講述,她們在過去五年中不知多少次派代表到銅川礦務局、銅川市政府、陝西省政府和北京上訪,但是,5年間,上訪代表們在飽經被堵、被打、被抓、被羞辱之後,她們依法應該享有的退休待遇仍然沒有結果。那位家屬工代表在電話感歎地對我說:「對上訪制度我們算是看透了,其實就是一場大騙局。」

算一算,上訪絕不划算

有時候我勸一些打來電話的工人不要上訪了,尤其是那些集體上訪者,我跟他們說,與其花錢費力上訪,既解決不了問題又遭羞辱,何不大伙湊錢請律師,拿著證據告那些違法亂紀的政府部門和企業官僚呢?不過,大家通常會感歎,一是沒錢請律師,二是就算是請了律師,法院不受理你又能如何呢?請律師需要錢沒錯,各地法院受行政干預不受理告政府的案子也的確是普遍存在的現實,不過,我還是想進一步給大家算一筆帳。讓我們先假設,對於受害者來說上訪和請律師打官司的結果都一樣,那就是,花錢費力上訪找不到公義,請律師告政府也會由於法院不受理或其他原因而花錢輸官司。就算是基於這個假設,請律師訴訟還是值得嚐試的。一來,每年多次來回省城和北京的花費,不一定比請一名律師少,很可能總的算下來,請律師要比上訪花的錢還少;二來,如果能夠請到不畏權勢敢說話的律師,會彌補上訪代表法律知識欠缺的不足,使工人們對堅持下去更具信心;再有,上訪通常是到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對於國有企業買斷工齡的集體上訪職工們來說,到上級主管部門找說法,其實就是到迫害自己的幕後黑手那裏去告前台打手的狀,對於上級主管部門來說,無論是出於現實制度的官官相護慣性,還是就具體個案的利益相關關係,上級都得站在下屬企業官僚一邊。工人到上級主管部門那裏找不到說法也就不奇怪了。而請律師到法庭起訴則不同,法庭既不是企業的上級單位,也不是企業侵害職工的直接參與者,法庭的程序規範更清晰,不像信訪可以沒完沒了地拖著不辦。當然,有些情況是工人對法庭在政府部門授意下頒發破產令對工人權利造成的侵害不滿,就算是遇到這種情況法院拒絕受理,還可以馬上提起上訴。畢竟,上訴法院與具體上訴案件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機會,要比企業上級主管部門與企業有利益關係的機會要小的多。訴訟爭權利,找回正常生活和尊嚴

總之,通過法庭程序,工人最少知道自己訴訟的法律依據是甚麼,案子到了那裏了,法庭受理、開庭、判決和上訴的程序期限,就算是法庭違反程序,工人們也知道違反在那裏,律師也會建議通過相關程序糾正法庭的不當做法。另外,工人集體籌錢請律師對侵害自己權利的企業依法提起訴訟,數百甚至數千職工只需要授權幾名訴訟代表在律師需要的時候配合律師取證和出庭,其他工人則可以找機會打工,將爭取權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減到最低,這反過來更會起到長期凝聚人心增強信心的作用。令人欣慰的是,前面提到的陝西銅川礦務局近2000名家屬工們在經歷了5年上訪的失望和絕望之後,已經決定嚐試請律師提起訴訟的方法,她們已經收集到了自己當初工作時曾經繳納養老保險金的證據,並且正在湊錢,一旦錢湊夠了便請律師,到時候,既可以起訴礦務局違法挪用職工養老保險金,又可以起訴對養老保險監管不力的社保局。

*檢舉企業官僚,全員被強迫買斷工齡

七月初收到遼寧棉麻公司804職工共同簽署的一封信,控訴單位領導貪污腐敗、以權謀私,並用強迫買斷工齡的手段打擊報復揭發檢舉他們罪行的職工的行為。職工們在信中說,2001年初,多名職工向市、省、中央有關部門舉報本單位領導10年來揮霍公款、貪污腐敗等行為,舉報信發出後不到三個月,四月初,省棉麻公司便派人到804單位開全體職工大會,現場評議領導,結果以34票對4票當場通過了罷免決議。可讓職工們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天,省棉麻公司又派人來召開全體職工大會,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來的人除省棉麻公司的人之外,還有3名警察。會上,省公司的人宣佈了省棉麻公司17號文件,內容是把全體職工賣斷工齡,念完後便宣佈散會。隨後,省棉麻公司的人便拿著一份事先打印好的協議書,帶著警察挨個找職工個別談話,讓職工在買斷協議上簽名。省公司的人對職工們說:有意見或不同意簽名的賣斷費一分錢都別想拿,然後你也得下崗,而且算自動離職,以後就跟單位沒關係了。就這樣,804單位全體38名職工便在「協議書」上簽了字。當時,省棉麻一名付經理聲言:要不是你們瞎告,瞎鬧,也不會有今天的結果。

*上訪的路走到了盡頭

職工們在信中說:我們被強行賣斷後,單位並沒有給我們發下崗證,只有一份強迫職工簽署的買斷協議書和每年平均900元的買斷費。但奇怪的是,賣斷後我們去保險公司交養老保險金,保險公司卻不收。於是,我們到處詢問,終於在2002年見到了省供銷社人事處孫處長,孫處長的說法是:你們單位買斷的事我們省供銷社沒有批准。原來,單位領導居然以非法買斷工齡打擊報復舉報他們貪污腐敗的職工。隨後得知,我們屬事業單位,國家對事業單位下崗人員只能搞內退,不允許賣斷。從那以後我們便開始聯名,或去人去信向有關部門上訪反應情況,但各級信訪部門推來推去,誰都不願管,最後甚至乾脆對我們說:你們想到哪告就到哪告吧。我們真是上告無門。7月底,我收到遼寧省棉麻公司804倉庫職工代表吳光軍從北京打來的電話,他說,他受全體38名職工的委託到北京上訪,反映單位領導2001年以強迫買斷工齡的手段,打擊報復揭發舉報他們貪污腐敗行為職工,但到了北京卻不知道找甚麼地方纔好。我告訴他可以去南禮士路找總工會。第二天,吳關軍又打來電話說,他在全國總工會信訪辦門前看到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訪工人,都是一個單位幾十人上百人一起來的,這些人在那兒拿了號等上幾個小時,有的要等一整天,最多就是跟接訪員談5分鐘話,有的甚至連5分鐘都談不上,就讓你放下材料回去等消息,而那些稍微來晚一點兒沒拿著號的則連接訪員的面兒都見不上,就別說解決問題了。本來以為到北京上訪能引起中央政府甚至中央領導人的關注,但實際上誰的注意力都引不起來,到頭來只是自己白白浪費一番感情。鑒於此,他自己連信訪辦的門都沒進就走了。

*信訪制度將人引上絕路

其實,信訪制度對於上訪者來說,根本就是一個耽誤時間浪費金錢精力和感情的過程,對此,上訪者本人最清楚不過了。但是,人一旦被導入信訪程序,就會出現一個怪現象,第一次在上級信訪辦碰釘子之後可能會心灰意冷一陣子,但隨後便會把期望寄托於向再上一級上訪,等到再上一級信訪辦再一次用同樣的方法和甚至更加惡劣的態度令上訪者失望甚至憤怒之後,此時本該看到信訪制度的真實面目了,但是,人是不會輕易接受希望破滅現實的,尤其是多年上訪受盡屈辱的人,已經傾家蕩產一無所有了,便更不會輕言放棄。於是,便再跑到更遠的地方找更上一級政府上訪,一直訪到北京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尤其是當北京的信訪部門把上訪材料轉回到原先迫害上訪者的地方官員手裡,上訪者再經歷一番變本加厲的打擊報復之後,放棄上訪的人還是不多,他們仍然會再重複一遍過去走過的辛酸路程,一直走到北京,然後再遭受更進一步迫害。就這樣,上訪制度殘酷製造出了一個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劇。其實,上訪者心裏比誰都清楚上訪沒用,但是,在這個制度裡,不上訪又有其它路可走嗎?當然沒有。於是便繼續上訪。

*北京拒進信訪辦,回家準備訴訟

像吳光軍那樣經歷了多年上訪和被打擊報復之後,到了北京居然不進信訪辦的人畢竟是少數,吳光軍告訴我,他決定說服大家湊錢起訴原企業非法強迫職工買斷工齡,他準備回去跟另外38名職工商量湊錢的事,如果一個人拿出500塊錢來,湊在一塊兒就是差不多兩萬塊,到北京請個律師也差不多夠了。讓我們祝福遼寧省棉麻公司804單位的38名職工,希望他們能順利籌到錢並能請到一名負責任敢主持正義的律師,也希望更多的上訪者,尤其是集體上訪者願意嚐試上訪以外的訴訟途徑尋求公義。

*三類人進京上訪越來越多

近來,全國各地到北京上訪的人不斷增加,而且,集體進京上訪者更是越來越多。在日益增多的集體上訪者中則以下三類權利受害者居多:一是頭幾年國有企業強迫工人買斷工齡留下的後遺症慢慢顯現了出來,大部份工人對當初被欺騙和脅迫買斷工齡悔恨交加,工人們普遍認為,強迫工人買斷工齡其實是各地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們為了在瓜分國有資產這頓最後晚餐中分一杯羹,合夥欺騙工人的勾當。尤其是工人當初在企業領導的欺騙和脅迫下被迫在買斷協議上簽了字,以至到那兒找都被說成是無理取鬧。吃了虧上了當又有口難辨,白紙黑字簽字畫押的買斷協議攥在人家手裡,到法院起訴也沒有信心,沒辦法只能憑著一股怒火到北京上訪。二是,被強佔土地的農民和被強拆房屋又得不到合理補償的城市居民。近年來,各地政府為了賺錢胡亂發展開發項目,這幾年裡房地產和工業開發區最為熱門,就算是房子和開發區蓋好了沒人租住租用,官員們也能在賣地和工程承包方面大賺一筆。因此,各地政府紛紛親自出馬強行霸佔農民土地和拆毀城市居民房屋,大量農民在30年土地承包期內土地便被非法搶佔,而幾乎在每一個城市,都有成片居民房屋被強行拆遷的情況發生。而且,政府在征地拆房過程中不擇手段,霸地拆房絕無任何商量餘地,尤其是各地政府在強拆居民房屋和霸佔土地過程中,更加動輒同時動用黑社會分子和警察攜手暴力對付依法主張自身權利的農民和居民。

*廢除信訪 建立法制

數千萬國有企業職工在被欺騙和脅迫下買斷了工齡,結果幾年後不但再就業無門,而且連基本生活保障都沒有了;上億農民的土地在30年承包期被非法強佔又得不到合理賠償;數千萬個城市居民家庭房屋被非法強拆也同樣得不到合理補償,這三大類涉及幾億人的公民權利遭到的侵害,都是在過去短短幾年內迅速形成的。當他們面對各地政府的非法行為又有理無處說時,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進京上訪上,於是便引發了集體上訪潮。我認為,買斷工齡工人,被強佔土地的農民和被強拆房屋的居民,如果這三類受到各地政府非法侵害的公民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仍然找不到進京上訪以外的出路的話,而且,我們可以肯定,進京上訪肯定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那麼,中國社會矛盾激化速度將急速加快。令人不安的是,在現實中,一方面,各地政府官員帶著吃最後晚餐的心態,不斷變著花樣的魚肉百姓巧取豪奪社會財富,這些戴著官帽子違法亂紀的地方官員們才是造成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的罪魁禍首。但在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加速激化的社會矛盾,除了信訪之外,我們的制度卻並沒有給消化和解決這些矛盾提供一個有效的機制。而誰都知道,上訪制度除了積累和激化矛盾之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既然信訪制度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製造更大的問題,那麼,廢除誤導國民的上訪制度,代之以引導公民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利,這不但是解決公民權利受侵害問題的當務之急,更是可以讓我們的社會能夠相對安定的完成過渡的必由之路。

(轉載自公民議政:www.chinesecitizen.org)(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韓東方:不擇手段搞國企改革的社會後果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